對於朱允炆被朱棣打敗,你怎麼看?

無名學者


歷史上一般用“成果”來評價一位帝王的得失,例如:某年某月某日干了什麼大事,哪天心情舒爽臨幸了某個妃子,而建文帝朱允炆是非常特殊的一位,為數不多以性格來定性的帝王,他的得失由性格影響大於能力。

樊樹志《國史十六講》中曾評價:

一個英姿勃發的青年,書生氣十足而又溫文爾雅,卻缺少祖父和叔父們雄才大略的草莽氣。

就朱棣通過發動“靖難之役”篡位成功來看,整件事情的主題中《明史》很少圍繞朱允炆的能力和主觀判斷力為主線,反而切入要害的關鍵是六個字:性格決定命運。


我也主要從性格和命運兩個方面來分析朱允炆失敗的原因。

與命運最相關的詞語就是運氣,有人說朱允炆皇位都丟了還算命好?恰恰相反朱允炆的運氣不是一般的好。當朱標意外猝死,按道理明朝的接班人大有人在,朱棣、朱權、朱橚等人都有資格繼承皇位。

偏偏朱元璋劍走偏鋒選中嫡長孫朱允炆,而且為朱允炆上位煞費苦心,甚至他爛殺功臣、根除黨派、鐵腕反腐的過程都包含為朱允炆整頓朝綱,達到中央集權的隱晦目的,而朱允炆被選中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第一,孝必躬親。朱允炆深受儒家典學影響,為人很孝順,朱元璋生病期間都是朱允炆在照顧,吃喝拉撒,不分髒活累活都幹。

第二,愛屋及烏。朱允炆對朱標是非常喜愛,結果朱標意外猝死,朱元璋把對兒子的寵溺過繼到嫡長孫朱允炆身上。

第三,聰慧賢達。單純的個人品質是不能左右一個政治家的傾向,而朱允炆飽受皇家教育,名宿大咖的指點,在治國方面也得到了朱元璋的認可。

朱允炆在得到皇位的過程中,不用費盡心機拉幫結派,也沒有你爭我奪殺父弒兄,所以說他的運氣不是一般的好。而“靖難事件”恰恰驗證了一個真理,好出生不代表真才幹,我們從朱允炆的性格中尋找答案。


朱允炆的最明顯的性格特徵是:優柔寡斷。

這裡的優柔寡斷指的是朱允炆迂腐不知變通,和應試教育中書呆子一樣的治國思想,不是指的他水平平庸,目光短淺。我從整個“靖難事件”的起因,我們可以發現朱允炆早就發現藩王割據的危害。

惠帝為皇太孫時,嘗坐東角門,謂子澄曰子:“諸王尊屬擁兵多不法,奈何?”

《史竊》:“太祖時政治嚴核,中外萬幾,太孫每奉裁決,濟以寬大,中外欣欣愛戴,獨諸王皆挾叔父之尊,多不遜服,太孫常以為憂。

朱允炆一直在糾結削藩這個事該怎麼辦,雖然當皇太孫的時候信誓旦旦的和朱元璋說過,削藩小事而已,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事到臨頭反而抓瞎了,然後朱允炆又讓其優柔寡斷的性格特點在整啟事件中發酵。


  • 沒有自己的判斷力。一直在黃子澄、齊泰、高巍等人的進諫中徘徊不斷,最後卻任人唯親,輕信黃子澄的治國理論,而整個削藩過程中自己受儒生紙上談兵的理論影響最多。
  • 行動不果斷。靖難事件開始後,並不是一方面倒戈,反而朱允炆持之帝師,讓朱棣處處受制,他卻莫名其妙的下旨:“無使負殺叔父名”,為了一個好名聲處處捉襟見肘。
  • 用人不善。李景隆接替老將耿文炳後連續戰敗,朱允炆卻堅持己見,不顧御史大夫練子寧、宗人府經歷宋徵、御史葉希賢的上疏繼續任用敗將李景隆。
  • 人心盡失。在削藩開始朱允炆的手段過於暴戾:“於是廢棣及岷王楩為庶人,幽代王桂於大同,囚齊王榑於京師,湘王柏自焚死。下燕議周王罪。”搞得他叔叔們人人自危,關鍵時刻全部倒戈。


結果顯而易見,朱棣登上皇位,朱允炆在點燃皇宮的最後一把大火後下落不明。我在這裡僅僅是片面的用性格來分析朱允炆的成敗,並不是完全否定建文帝是否具備一個合格皇帝的基本品行。

當然歷史的結局都是有所根據,朱允炆的失敗歸根到底還的怨他爺爺,朱元璋的專橫獨斷讓他忽視了身後之事,朱棣的能力明明已經放那了卻選擇棄之不用,那麼朱棣造反也就事出有因。

最後總結一下,性格決定命運這句名言我們都知道,但我更深信與之匹配的另一句話:成功絕非偶然。朱棣為了當皇帝雖然不擇手段。但是再想想他裝瘋賣傻,逆境不服輸的堅韌,我確定他更適合雄姿英發的大明。


我不是易中天


大家好,我是詩涵果果解史。

建文帝朱允炆是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孫子,實際上是明朝的第二任皇帝,但是由於在位時間太短,就被自己的親叔叔朱棣奪走了皇位,不知所蹤,自己的兩個兒子一個被殺,一個被囚禁了幾十年,所以很多人對朱允炆的印象並不深刻!



史書對於建文帝的描述大多都是寫他寬仁賢明,心腸不錯,但是對於一個皇帝來說,不會腹黑和權謀,那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帝王,從側面去看,建文帝朱允炆作為一個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其實是達不到要求的!

明朝是由朱元璋率領的起義軍建立起來的,這個放牛娃出身的開國皇帝本身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腹黑和權謀之術卻相當高明。在明朝政權穩定後,朱元璋出於對武將的猜疑,將他的兒子大多數都封到了邊疆重地,軍政一把抓,整個明朝的風吹草動都會在第一時間被老朱家知道!



朱棣就是這麼一位王爺,因為他的勇武,被朱元璋封為燕王,領地就在北平,直接和蒙古的勢力接壤,處在了對抗遊牧民族的第一線,在戰火中成長起來的燕軍,戰鬥力可謂十分強悍,在所有的王爺中,除了寧王朱權,就只有燕王朱棣的實力最為強大!

朱允炆貴為皇帝,手握天下兵權,糧倉和財富,是怎麼被朱棣打敗的,對此小果有三個看法:

一、朱允炆對自身的瞭解

朱允炆雖然繼承了皇位,得到了大多數朝臣的認可,但是他的性格優柔寡斷,又沒有在皇位的繼承過程中得到鍛鍊,對於軍事和政治就是一個小白。在自身實力還沒有徹底穩固的時候,就聽信讒言,急於想要消除叔叔們的勢力,最終為自己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

可以說朱允炆的後果是自己帶來的,對自身沒有清醒的認識,對政治沒有敏銳的洞察能力,對軍事一竅不通,最後被朱棣打敗也在情理之中!

二、朱元璋對開國將領的屠殺

前面說了,朱元璋雖然文化不高,但是他的腹黑和權謀之術非常高明。在明朝建國以後,朱元璋對跟隨自己打天下的開國將領進行了血腥的屠殺,導致了可以為朱允炆撐腰的軍事人才幾乎沒有,在兵力和資源都佔據優勢的情況下,被朱棣處於劣勢的燕軍打得大敗!

如果沒有朱元璋對那些開國將領的屠殺,至少可以為建文帝在軍事力量上多一份保證,對朱棣的燕軍也可以起到震懾的作用!


三、朱允炆的天真

第一條的時候,說了朱允炆對自身的瞭解太少,是政治和軍事上的小白。這一條為什麼說朱允炆天真呢?

靖難之役前,朱棣所率領的燕軍在和朱允炆的明軍對抗的時候,朱允炆天真的對前線作戰的將領下達了一份命令,“不允許傷害朱棣”!至此,朱棣的燕軍在和明軍的戰鬥中,常常由朱棣殿後,保證了燕軍的軍事力量的完善,也對明軍的將領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負擔!

由此可以看出,朱允炆的天真和愚蠢,對一個想要奪取自己皇位的親叔叔竟然猶猶豫豫,心懷同情!


總結:朱允炆的一生短暫和可笑,後人談到建文帝的時候,第一是同情,第二是憤怒。朱元璋錯誤的估計了朱允炆的能力,也低估了他的兒子們擁有的野心。

朱元璋在死的時候曾經給他的兒子們說,如果建文帝遇到麻煩,你們這些叔叔就可以進京勤王,也正是他的囑託,給了燕王朱棣起兵的藉口!


詩涵果果解史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次子,十五歲被立為太子,二十一歲登上皇位,二十五歲被叔叔朱棣奪了皇位後不知所終。對於他來說,一切猶如煙火,極絢爛,又極短暫。


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朱允炆被朱棣打敗呢?

其一是操之過急

他登基才一個月,就開始了削藩。根本顧不了自己當初的想法:如果叔叔們有異心。 首先,用德來爭取他們的心,然後用禮來約束他們的行為,再不行就削減他們的屬地,下一步就是改封地,實在沒有辦法,那就只好拔刀相向了。 德與禮還未來得及登臺表演,劇情直接跳到了第三幕:製造恐怖氣氛。以各種莫須有的罪名把幾個叔叔不是貶為庶人就是逼得閉宮自焚。本來就覬覦皇位,本來就心存不甘的燕王朱棣此時不反,更待何時?一生抱負,一腔熱血,難道就讓它默默消散了吧? 建文帝,自己根基未穩,羽翼未豐,水是深是淺,尚未可知。 貿然出手,看似凌厲,卻擊不中要害,反而被人看出破綻。

其二是識人不當。

朱元璋駕崩後,給建文帝留下三位重臣:方孝孺、齊泰、黃子澄。三位飽讀詩書,滿懷修身齊家平天下之志。 方孝孺是經過打壓、磨練之後選拔出來的,齊泰是經過朱元璋親自考核選拔出來的,黃子澄是經過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不難看出黃子澄是三位重臣中最脫離實際的人。 來到建文帝身邊時,黃子澄的優勢得天獨厚,當建文帝還是太子時,他就是東宮伴讀,在那種“風刀霜劍嚴相逼”的深宮之中,他們倆在生活和學習中結下了革命的友誼。 正是這種革命的友誼,在後來建文帝的決策中屢屢發揮作用,使得建文帝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其三是婦人之仁

建文帝還是太子時,有一次,叔叔朱棣用手拍他的後背,說道:“不意兒乃有今日。”意思是,沒想到你小子也有今天。 朱棣的這種行為在封建社會是大不敬。輕則殺頭,重則誅九族。正巧,朱元璋過來了,見此情景,勃然大怒。 朱允炆不但沒有告狀,反而替叔叔開脫。雖是寬容,確是禍根。 朱棣在建文帝登基朝拜新君時,居然在眾目睽睽之下“行黃道入,登陛不拜”。朱棣的無禮舉動引起了群臣的憤怒,大臣要求就地解決朱棣,建文帝以燕王是自己的至親為由拒絕了這個建議,把仁愛發揮到極致。 當朱棣打著“靖難”的旗幟向建文帝寶座發起進攻時,建文帝派大將耿炳文平叛,臨行前,語重心長地對耿將軍說,“勿傷吾叔”“毋使負殺叔父名”。 此時的建文帝倒有些自以為是,應該估算過雙方的力量懸殊,自以為勝券在握,繼續發揮一下自己的仁慈之心。沒想到,這份叮嚀(也有史書說成詔書)成了一道護身符,被朱棣無不用之極。


廣慷Talk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大明王朝,年號洪武。朱元璋子孫眾多,當大明一統江山之後,朱元璋先後將他25個兒子和一個孫子封為藩王,來保衛京師要地。將大兒子朱標封為太子,可沒想到朱標是個短命鬼,在洪武二十五年因風寒病逝。按常理來說,太子死了,朱元璋應該在其他的兒子中再選一個做太子。

可是誰也不知道“老朱頭”怎麼想的?他立朱標的次子朱允炆為皇太孫,來繼承大統。他曾有一次站在城樓上,不無得意的拍著朱允炆的頭和他說“孫子,爺爺已經把那些可能造反的人都宰了,等你當了皇上以後,如果有人造反,你的這些叔叔們就會保護你,保衛咱大明的江山”年幼無知的朱允炆,抬起頭看著他,隨口問了一句“那如果是我叔叔們造反,誰來保護我呢?”這下把朱元璋問住了,到死那一天都沒想出來對策。

這個問題也成了朱允炆心裡,始終揮之不去的難題。他與齊泰、黃子澄等密議,研究的結果是:加強中央集權的直接手段就是削藩。將所有藩王的領地和部隊都收歸中央,而且先要從力量弱小的藩王開始。這時年輕氣盛的朱允炆,意氣風發,立即採納建議,下旨削藩。

他們這個削藩策裡有個致命的問題,本來朱棣那邊沒有造反的打算,一看你已經對其他藩王動手了,那早晚都會輪到自己頭上,那還有了好啊?大明朝自建國以來,就有屠戮功臣的傳統!正好這時候朝廷先對周王、代王、齊王、湘王這些人下手,這就給了朱棣喘息之機。

朱棣造反的另一個原因是他的能力,一個人能耐越大,越不甘心自己的命運掌握在別人手裡。環顧當時所有的皇族,沒有一個可以與之較量,尤其是軍事才能。朱棣11歲就來到幽雲之地,這裡正是漠外蒙古跟大明的接壤之處,雙方戰事從未停歇,從小就鍛鍊了他的軍事能力。

從公元1399年到1402年,3年時間,朱棣大軍所到之處勢如破竹,就把大明天下拿下了。後來又前後經過15年時間,把整個原來明朝的版圖,完全納入明成祖的範疇。朱允炆在後宮裡天天四書五經讀著,學問倒不少,也重用了一些讀書人,可這些人治理國家有一套,真正打天下平息戰亂,沒這個能耐。而朱棣在血雨腥風中經歷過,所有殘酷的事兒在他看來,都是很正常的,最多是做起來如履薄冰而已。


半閒山人


我要是朱棣,我也會反,朱元璋以後朱允炆上臺後用爺爺留給自己的三大顧命大臣齊泰,黃子橙,方孝孺,尤其前兩貨建議削藩(太著急了,時機不到),朱家侄兒就開始削藩,削的朱棣不得不反。


Cat無名之輩


從歷史上看,帝國的第二代皇帝都強悍。仁慈軟弱都失敗。打江山難,守江山一樣難,特別第二代不進則潰。另外就是第一代下來的強人多,需要一個強人管理。所以,基本第二代都是參與了第一代的強者。胡亥,糊里糊塗上位的小二代,亡秦。朱允炆,讀皇帝專科的法定繼承人,弄丟了皇位。我的觀點你評價一個人一定要把他和對手擺在一塊來衡量。許多人給朱允炆找原因,沒有必要。朱允炆朱棣擺在一塊就清楚了。結果是必然的。朱棣有能力有雄心豪情萬丈孜孜以求。朱允炆再怎麼優秀名校畢業,他沒有經歷血與火的洗禮。像他的父親朱標,跟著明太祖打天下,參與決策,朱標的人生經驗是千萬人頭換來的。殺伐決斷的威權和仁慈不矛盾。這是他兒子朱允炆不可以很快具備的。以朱允炆的資質不是遇到朱棣,皇位是穩穩的。有的說不削藩行不行?遇到朱棣削藩都不行。不削藩不知道行不行。但是有一點,譬如朱棣,親身見證自己父親從一個窮光蛋打下萬里江山,而自己也縱橫疆場,能力出眾,那內心的小宇宙超級膨脹,有哥哥在,想著為國為家開疆拓土,固國守邊。哥哥亡了,應該兄弟們之間選儲君,結果傳給孫子。朱棣遇到朱允炆是處心積慮要搶皇位。

有人評論朱允炆叮囑“勿傷吾叔”誤了事,不是朱棣,換個王也就敗了。那小皇帝的仁慈光芒是不是如同日月?足以感化天下。作為皇帝戒殺用仁恩威並施,朱允炆很優秀。

曹操遇到劉備孫權他就統一不了天下。關羽可以威震華夏,但難逃走麥城的悲劇。

本就是高智商的一幫神玩遊戲。吾輩閒扯。


恬然滋味


一副好牌打的最爛,建文之過一在所用非人,黃子澄齊泰之流,坐議立談無人能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而建文倚重之。二在錯誤削藩,忘了歷史教訓,這事急不得。三在優柔寡斷,戰場瞎指揮,還勿使我負殺叔之名,真正的性格決定了命運。


八百里加急


從朱允炆被朱棣打敗,可以看出,有時邪惡,會戰勝正義。


安平144796971


朱允炆被朱棣打敗的原因這裡就不說了,無非是不會用人啊,優柔寡斷啊,沒有經驗啊這種。就聊聊朱棣打敗朱允炆這件事對於當時的影響吧。

藩王造反成功,在古代大一統封建王朝中,朱棣絕對是獨一份,無論朱棣前還是朱棣後再也沒有出現過成功的例子。但是朱棣的成功也給了後代藩王一個念想,比如朱棣的兒子朱高煦就是因為自己老爹的成功先例,才會想自己也造反奪位一把。

要知道朱棣的成功也是有很多偶然因素的。但是後人不會想這麼多。導致明朝後期的皇帝對於宗室的提防更甚於宋朝對於武將,使得宗室除了混吃等死之外基本無事可幹,而由於朱元璋給明朝宗室制定的待遇標準,導致明朝後期完全負擔不起龐大的宗室開支,這也是明朝滅亡的一個原因。

而對明朝正面的影響呢,大概也就是朱棣做皇帝總得來說還是比較成功的,在當時蒙古殘餘勢力抬頭的情況下,一個勇武的皇帝比一個從小接受儒家的皇帝可能更適合一些。也正因為如此,朱棣的成就在歷代帝王中可圈可點的。


楓葉0829


血淋淋的皇權之爭。朱允炆太過庸弱,假如削藩首指朱棣,何有三年"靖難之役"?朱允炆若有雄才大略,何至朱棣入寇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