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購手紙"心理學

“搶購衛生紙”心理學

‘Masks were the first to go. Then, hand sanitizers.

Now, novel coronavirus panic buyers are snatching up … toilet paper?’


看到國外的新冠疫情影響的時候,我們都會冒出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外國人總熱衷於搶購衛生紙呢?

美國和加拿大的零售商限制消費者一次可以購買的衛生紙數量,英國的一些超市已經賣光了衛生紙,澳大利亞的雜貨店僱傭了保安巡邏來管理顧客。

一家澳大利亞的報社甚至在自家的報紙上多印了8頁,還附上了這樣一段文字,:如果澳洲人衛生紙用完了,這報紙就是緊急衛生紙“。

澳大利亞印在報紙上的衛生紙


搶購我們也在疫情的時候經歷過,不過我們買的是口罩、酒精、消毒液、手套這樣的防護用品。衛生紙既不能提供防護,也不像食品、水和藥品這樣是緊急情況下的必需品,那為什麼還要搶購衛生紙呢?

其實早在1973年日本石油危機的時候就出現果衛生紙的搶購,當時的混亂最早出現於大阪。1973年秋季,以傳聞為導火索,超市門前排起長隊,媒體報道後,恐慌擴大至日本全國。在物資短缺的擔憂原本就在擴散的背景下,可以說人們搶購衛生紙絕非偶然。

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曾引起過衛生紙的恐慌性搶購(Kyodo)

既然有過搶購的經歷,而且歷史上看衛生紙根本不是重災中的稀缺物資,日本應該是吸收了當時的教訓吧?沒想到這次在日本還是出現了搶購衛生紙的現象,日本媒體將這種現象總結為“言論病毒”。


著名的行為經濟學家、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席勒指出,有特定模型的言論和經濟現象在歷史上反覆重演。例如“機械奪走人類工作”的言論。就如當下“人工智能(AI)將導致失業”的言論一樣。席勒教授指出,這些言論隨著時代的變遷,如同病毒的突然變異一樣改變細微部分,然後出現大流行。

《流行病心理學》中解釋,人們面對流行病行為時的反應是和本次對新冠病毒的反應是不同的,全球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反應是一種普遍的恐慌。而恐慌下人們在面對不清晰甚至對立的信息下會走向更為極端。實際的搶購是普遍發生的,但新聞畫面中空空如也的貨架和堆滿用品的購物車中,大包裝的衛生紙給人更強烈的衝擊。最初人們感覺衛生紙是缺少的變成了真正的稀缺,這種錯誤的宣傳產生了恐懼傳染效應。


搶購衛生紙的購物車和空空如也的貨架


因此可以說,對衛生紙的搶購是心理恐懼傳染在現代媒體傳播下放大的產物。當然,我們也可以說衛生紙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生存必需品,但卻是現代生活的必需品。那麼衛生紙的搶購就無可厚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