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出錢我出地,搿夥做生意!禹州昌王村集體經濟發展勢頭好


你出錢我出地,搿夥做生意!禹州昌王村集體經濟發展勢頭好

河南日報農村版訊(記者宋廣軍 通訊員劉豔紅)

3月30日,記者在禹州市方崗鎮昌王村東頭的興昌種植專業合作社果蔬大棚裡看到,秀都1號、2號等品種西瓜的藤蔓已有1米多長,並且開花座下了許多指頭肚大小的毛茸茸的西瓜胎兒。“這幾個品種的瓜皮薄、汁水多、非常甜,五一前就能長熟上市!”合作社負責人樊有錄說。

昌王村是一個集體企業薄弱村。2019年,村兩委班子認真經過考察分析,決定依託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等優勢,圍繞農業結構調整,成立股份制合作社,大力發展無公害種植、養殖產業,並把新型農業與休閒娛樂結合起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2019年8月,在村黨支部的領導下,村民陳自軍、樊有錄、劉光軍、王俊超、張彩、樊英傑等6人入股投資150萬元,流轉本村7組、8組群眾土地120餘畝,成立了禹州市興昌種植專業合作,並制定了章程,鼓勵村民以土地、實物或資金入股。

合作社經過多方考察,建起了兩座果蔬大棚,栽種柿樹、棗樹、法蘭西梅、黑西梅、甜杏、油桃、黃金桃、秋豐桃、火龍果、冬桃樹等優質果樹十幾個品種,還從安徽購進優質西瓜苗3000多棵,目前長勢良好。

為了實現全鏈條綠色無公害種植,去年10月,合作社購進5000多隻成年鴛鴦鴨,散養在果園裡,讓它們自由地吃果樹下的雜草,不僅節省了人工成本,鴨糞又成為果樹的上好有機肥。“我們這鴛鴦鴨,鴨蛋大、價格高、銷路好,從去年買回來5個月時間,光賣鴨蛋就收入了20多萬元!”說起這些小生靈,張彩開心得合不攏嘴。

合作社讓村裡群眾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今年60歲的6組貧困戶王世更腿腳走路不靈便,村黨支部安排他到合作社看場,每月固定工資600元。48歲的貧困戶張二峰,手部殘疾,在合作社做些拔草、澆水等力所能及的活兒,每天工資50元。五保戶樊志強、賈銀山、王學仙等都經常到合作社打零工,既照顧家庭,又能增加收入。目前,合作社共安排村裡貧困戶和其他勞動力30餘人。

“下一步,我們將採取“合作社+農戶”的方式,接受更多的農戶加入合作社,打造集生態、娛樂、採摘於一體的農業休閒觀光園,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提升全村群眾的生活水平。”村黨支部書記劉光軍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