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機告急,引發貿易商炒貨

記者 | 金淼

“現在不制止這些小的代理商、(貿易商)賣有問題的貨,那會把中國很多企業辛辛苦苦10年、20年做的中國品牌效應,打上瑕疵品標籤,這是我擔心的。”奧諮達上海CDMO總經理詹金城說。

全球範圍內新冠疫情的暴發,中國製造也迎來出口的熱潮,在口罩、額溫槍、檢測試劑的相繼出口後,近期市場中關於呼吸機的炒貨、出口也明顯升溫。

但是與此同時,部分產品出口也開始受阻。3月27日國內檢測試劑生產企業的檢測試劑被西班牙衛生部決定更換一批後,3月28日荷蘭政府也召回部分從中國進口的口罩。兩起事件引發了部分醫療行業人士對於國內醫療器械產品出口的擔憂。

商務部、海關總署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也於3月31日發佈了《關於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其中明確了“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為有效支持全球抗擊疫情,保證產品質量安全、規範出口秩序,自4月1日起,出口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呼吸機、紅外體溫計的企業向海關報關時,須提供書面或電子聲明(模版見附件1),承諾出口產品已取得我國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相關注冊信息見附件2),符合進口國(地區)的質量標準要求。”

一接近呼吸機經銷商處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近期有部分無創呼吸機制造企業也開始尋求進行歐盟CE認證,以期出口歐盟。

詹金城向界面新聞表示,目前國內部分生產企業、經銷商甚至還不理解國內的需求,就開始進行認證、囤貨,“以為是呼吸機就有需求,可這是錯誤的觀念。”甚至部分家用呼吸機也有人在搶,而這部分呼吸機主要用於治療打鼾。

而眾多炒貨者和貿易經銷商的加入,使得呼吸機價格飛漲。上述經銷商處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部分型號的醫用有創呼吸機已經由平常的兩、三萬元漲至二十七萬。而部分醫用無創呼吸機也有此前的一萬元漲至三萬元左右。

呼吸機可分為醫用呼吸機和家用呼吸機,前者又可繼續分為醫用有創呼吸機和醫用無創呼吸機。由於新冠肺炎患者多數伴有呼吸困難等下呼吸道感染症狀,在缺少特效藥的情況下,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就需要給予及時的呼吸機治療,而有創呼吸機多用於重症不能自主呼吸患者的治療。

東興證券研報根據3月30日全球已感染患者數量及中重度患者的情況估算,全球無創呼吸機、有創呼吸機儲備需求量分別為62.9萬臺和20.5萬臺。

國內部分企業的生產情況方面,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無創呼吸機生產企業魚躍目前呼吸機產能從疫情之前的300臺,提升到了極限日產700臺以上。有創呼吸機方面,邁瑞董秘李文楣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表示,邁瑞的呼吸機月產能已經從去年同期的500-600臺提升至目前2000臺不到3000臺水平。魚躍目前呼吸機訂單已經排到4月底,而邁瑞方面訂單已經排到年底。

上述經銷商處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市場上能夠流出甚至用於炒貨的呼吸機多是從呼吸機經銷商處流出,“如果之前沒有和企業合作過,廠商是不會接你的單子的。”

一無創呼吸機企業工作人員向界面新聞表示公司已經成立了專門的審核團隊,對前來採購的人員和公司進行審查,以確保呼吸機不被用於炒貨。

但是哪怕是目前包括全球範圍內諸如飛利浦、Hamilton的這樣的主要呼吸機廠商都在擴大產能,全球範圍內呼吸機的缺口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被填補。

“醫療器械普遍具有少量多樣的特點。我們和諸多上游配套都是靠人手裝配,而不是自動化流水線。短期內產能提升幾倍已經非常緊張,提升幾十倍難以想象。”李文楣說。

而近期由於下游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產能增加,也直接導致上游部分元部件供應吃緊,同時目前國際物流不通也加大了生產困難。

面對巨大的呼吸機供應缺口,有企業試圖轉產呼吸機。比如特斯拉近期就同美敦力協商如何利用特斯拉現有的生產線,來改造生產呼吸機。美國福特汽車公司也宣佈與通用電氣公司和3M公司合作,加速生產呼吸機、防護裝備等醫療用品。

但是業內人士對轉產跨界存在一定程度的擔憂。“國內的話,大部分呼吸機需要做臨床試驗,(從設計到最終產品獲批)可能需要3-4年才能拿到註冊證。”詹金城表示。

而李文楣對界面新聞表示,有創呼吸機屬於三類醫療器械,研發週期長、製造工藝難、供應鏈複雜,寄希望於短期跨界製造呼吸機是危險的想法。

東興證券研報也表示,從零起步的跨界企業可能要花費18個月才能實現量產。

另一方面,詹金城表示在近期已經有部分國內醫療器械產品出口受阻的情況下,部分呼吸機的炒貨出口也可能遇到被歐美海關卡住的問題,“其實最近這幾天,我們看到很多人已經不敢買了,大家已經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了。”

李文楣在採訪中也表示,擔心目前這麼多公司紛紛出口的情況,“在歐美沒有本地化運營平臺,不能很好地向當地醫療機構提供高質量的安裝、培訓、長期售後服務的公司不要貿然銷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