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清明時節

本週六就是清明節了。在每年農曆三月初一前後(公曆4月4日~6日),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為清明節氣。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代詩人杜牧一首《清明》,讓這個節氣增添了幾分感傷,也讓人們多了份對親人的思念。

清明風至

“漢武帝時期,《太初曆》第一次把二十四節氣納入曆法,那時清明作為節氣即已出現。”寧夏社科院副研究員張萬靜介紹,《淮南子》中是這樣解釋“清明”二字的:春分加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

張萬靜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春分之後十五天,北斗星指向天干“乙”的方位,會刮清明風,也就是東南風,因而這一節氣叫作“清明”。在我國古代,“二十四節氣”原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轉指向確定,北斗七星循環旋轉,這斗轉星移與二十四節氣有著密切關係。在不同的季節,北斗七星會指向不同的方位,也因此成為上古時代人們判斷季節、節氣變化的依據,即所謂“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規律。

而在傳統文化中,干支時間與方位以及八卦是聯繫在一起的。斗柄是從正東偏北(寅位,後天八卦艮位)起始,繞東、南、西、北旋轉一圈,為一週期,謂之一“歲”。當斗柄指向正東偏南的“乙”位時為清明節氣。清明時萬物皆潔齊、生氣旺盛、吐故納新、氣溫升高,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掃墓)的時節。

清明三候

張萬靜說,作為時令節氣,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候的特點有關。古人根據對大自然的觀察,將清明節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三候虹始見。

一候桐始華。桐,是指白桐花。意為清明來到,白桐花開,清芬怡人。春來萬物復甦,到清明時節,陽氣更盛,各種各樣的花競相開放。或許,在古人心中,白桐花開的日子稍微遲一些,恰好又在清明之時,所以才以此作為清明節到來的標誌。二候田鼠化為鵪。鵪,是指鵪鶉類的小鳥。田鼠因烈陽之氣漸盛而躲回洞穴,喜愛陽氣的鳥兒則開始出來活動了。田鼠為至陰之物,鳥為至陽之物。此語意指陰氣潛藏而

陽氣漸盛。三候虹始見。虹就是天上的彩虹,說明清明時節多雨,故而彩虹出現。《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三候,虹始見。其實虹在這個時節出現,是有一定道理的。春光明媚的春季,有了雨水的洗滌,有了繁茂的植物綠葉對裸土的封遮和對粉塵的吸收,美麗的彩虹才可能出現在雨後的天空。

指導農業

其實除了傳統文化中的清明風至外,清明節的另一源流則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氣候規律。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和民眾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律,比較適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對人們依時安排農耕、蠶桑等活動有不可或缺的指導意義。

到了清明時節,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清明對於古代農業生產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氣。清明節氣在時間和天氣物侯特點上為清明節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

“清明時節雨紛紛”,到了清明,氣溫升高,雨量增多。張萬靜說,清明前後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張萬靜說,寧夏平原自古就是魚米之鄉,千百年來,同樣流傳著許許多多的農諺,比如:清明南風起,一年好收成。清明要清,穀雨要雨;要叫豆兒圓,種在清明前;雨下清明節,豆子角連角;清明對立夏,牛羊不上窪;清明風若從南至,定使農家大豐收;二月清明風向南,收拾種子種秋田;三月清明吹北風,不是旱年便是蟲等等。

節日民俗

清明節由一個節氣演變成傳統人文節日,主要原因就是掃墓祭祖。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體現了人們對祖先和家庭的重視。

在寧夏,從古至今,掃墓祭祖的習俗,一直很受人們重視。《銀川小志》中記載,清明時節,銀川當地世代大姓之家,都要立秋千,放風箏,帶著果品酒食,到郊外掃墓,祭奠先人。並在家門口插上柳枝,有時也把柳枝戴到婦女的頭上,預示美好。

《寧夏民俗大觀》一書中,也有對昔日寧夏清明祭祖習俗的記載。清明時節,家家戶戶掃墓、祭祖、祭奠亡人。另外,在清明節前一天舉行的活動,也極有特色。1949年前,銀川、靈武、中衛、固原等地,在清明節前一日過“寒食節”,舉行盛大的“城隍出府”活動。“城隍出府”十分隆重,前有鼓隊、樂隊,後有牛頭、馬面等邊跳邊舞,類似社火活動,既娛神,也娛人,以期保一方平安。

除了祭祖之外,清明節還有盪鞦韆、放風箏、植樹以及親朋好友、青年男女相邀到郊外春遊踏青的活動。(記者劉旭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