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京風氣:清帝國的市井煙火與生活肌理

1840年之後,來自西方海洋文明的颶風徹底吹掉了老大清帝國的遮羞布,鴉片戰爭的炮火驚醒了統治者的美夢。與此對應,國內變亂四起更是打破了國安民樂的虛幻想象。

帝都北京的市井煙火與生活肌理,顯示了古老帝國最後的傲慢與偏見。


舊京風氣:清帝國的市井煙火與生活肌理

紫禁城

晚清七十年,中國充滿了步履蹣跚與無奈彷徨,最終面對時局,走向大廈之傾覆。辛亥革命不僅是一場政治革命,還是一場社會文化革命。在此進程中,近代城市的發展催生出雅俗共賞的消費文化,京師休閒娛樂的既定格局急劇變遷。實際上,正因為物質的豐盈,才會有豐富的市井生活。同時,雅俗共賞的市井文化也意味著國家與社會之間傳統的二元對立走向了兼容博通的密切互動過程中。

中國近代社會的主體結構仍是皇帝-官僚-士紳的三層體制,其明顯特徵是高度中央集權和對社會的強控制。如果我們回到明清北京的歷史現場,感受市井風物與日常生活帶來的體驗。我相信,與當下開放的城市格局和便捷的生活條件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應該是:懸於城市上空無所不在的皇權陰影。西班牙人馬丁·德·拉達曾如此渲染北京紫禁城皇權的神秘:

中國人把皇帝尊為半個神,還講了些神話,如鳥獸都不在皇宮頂或地上留下糞便等。


舊京風氣:清帝國的市井煙火與生活肌理

俯瞰北京

巍峨的紫禁城,是老百姓與皇帝之間的現實阻隔。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建設京師,皇城的分佈就形成了“裡九外七皇城四”的大致格局,也就是內城有九座城門,外城有七座城門,皇城有四座城門,劃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行政區,在規劃上,北京城市可以說分門別類、章法明確。北京被稱為四九城,淵源於此。

明嘉靖年間(1553年),朝廷疏通與重闢北京周邊水道,大運河航運直達城內,陸路水路交通四通八達。清代北京主要從全國各地輸入產品,以滿足帝都消費的需要。

帝國建立,萬國來朝,天子威撫海內,京師一派繁榮。


舊京風氣:清帝國的市井煙火與生活肌理

北京格局圖

當然,京師乃帝國之輻輳:漕艘挽運,帆檣銜接,歲數百萬,以實京儲。東南貨物,麟萃茲州,輸達都門,物資可謂交匯豐盈。崇文門、正陽門和宣武門一帶,居商貿之衝要:

凡天下各國,中華各省,金銀珠寶、古玩玉器、綢鍛估衣、鐘錶玩物、飯莊飯館、煙館戲園,無不畢集其中。京師之精華盡在於此,熱鬧繁華,亦莫過與此。

明嘉靖年間(1553年),京杭大運河航運直達北京城內,自此陸路交通更加便利,網絡四通八達。不僅全國文人士子云集城南,被京師吸引的各地客商亦云集而至,各自遊玩聚會,“百貨所聚,惟正陽門街、地安門街、東西安門外、東西四牌樓、東西單牌樓暨外城之菜市、花市”,逐步形成了以“西單、東四、鼓樓”為中心的初步商業與人流中心,文化氛圍極為豐厚。星散於大街小巷之中的名人故居、會館、成為京味文化的承載空間。京城漕運的開通,使得人員往來日趨繁密,南人北上,人煙稠密,車馬雲集,行旅絡繹不絕,也給北京帶來南方文化的影響。

晚清民國以來,達官貴人、販夫走卒和新青年群體,共同構成了時代轉型之下的眾生相。


舊京風氣:清帝國的市井煙火與生活肌理

人力車伕

帝都北京確實宏偉,明皇城牆周長18公里多,到清代幾經拓展內城周長已達23公里,外城周長15公里,內外城構成了61平方公里的封閉空間,城牆頂部可供12匹馬並行通過。北京皇城歷經明清兩代五六百年的雨雨風風,數十朝帝王建設經營才達到了今天的規模。

西苑三海建有瓊華島、瀛臺、水雲榭、豐澤園、紫光閣、靜心齋等多處景點,士人階層曾不厭其煩地稱讚為“在京城夙稱名勝”、“風物勝於圓明”。

北京皇城因其龐大的建設規模和高超的建築技藝,成為了中國唯一保存完好的封建皇城,也是全世界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建築群,明清供皇家御覽,民國之後逐步開放至普羅大眾。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內城南池子南口東側的皇史宬,“金匱石室”記錄著帝王將相的佳話與往事。作為明清兩代皇家檔案庫坐北向南,由皇史宬門、皇史宬主殿、東西配殿組成,明清《實錄》、《寶訓》《聖訓》《玉牒》等文獻,隱藏在墳籍浩繁的歷史長河中。


舊京風氣:清帝國的市井煙火與生活肌理

城牆根下

號稱“承天啟運、受命於天”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帝,在官僚科層體制與紅牆黃瓦之內揮斥著帝國的氣象,北京皇城歷經明清兩代五六百年的風風雨雨,塑造了京師的內在秩序。清代之前,匠籍和賤籍子孫世代承襲,不得脫籍改業。順治二年(1645),剛剛入關的清政府下令:“除豁免直省匠籍,免徵京師匠作,前明之例民以籍分,至是除之”,匠戶眷屬婚配受官府管制的現象改變。雍正年間,賤籍制度被廢除,把樂戶、惰民、丐戶、世僕、伴當、疍戶等人群開豁為民,編入正戶。賤籍者男的從事捕蛙、賣湯等;女的做媒婆、賣珠等活計,兼帶賣淫。這些政策性導引既是皇權鬆動的“恩惠”,也是人身依附與等級制度消解之後市井繁榮的前提之一。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清帝國朝廷為了突出祭祀敬天的重要性,按照自然節律實施慶典祭祀活動。

比如,明、清兩朝將月壇設在阜成門南側,每至秋分,宮裡必有人來月壇祭月,場面十分恢弘,亦充滿皇家的神秘感。在祭祀之時,那些穿戴著盔甲的“御用軍”就會沿街排列,杜絕普通百姓圍觀,臨近民眾“萬人空巷”,儘管不一定能看到,但也想遠遠見證盛典。可以說,追逐皇家盛事而來的熙熙攘攘的人流,也在無意間為阜成門一帶增添了更多商機。1912年,祭月活動終止,月壇祭祀功能被廢棄。原來月壇牆外的菜市遷至月壇的外道壇牆內營業,這就是當年北京赫赫有名的五大菜市之一的阜成菜市。


舊京風氣:清帝國的市井煙火與生活肌理

商業繁榮

朝廷在法理上廢除匠籍和賤籍,讓不屬於士、農、工、商四民之列的普通民眾一定程度上擺脫了人身依附和身份等級,諸民之間形式上平等,間接促進了市井商業的發展。民間活力大大增強,市井之間燈花百貨,珠石羅綺,古今異物,貴賤雜沓,“上三教與下九流”之間逐步實現著雅俗的融合與遞進。清代廟會活動的產生與發展和當時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口增長密切相關。原本莊嚴的社會生活不斷分化,更加市井,來華日人的敘述或可見一斑:

隨著歲月的流轉,我對北京的讚美開始遠離王城舊跡,去年遊訪北平時,我眼中的北京魅力已由古建築、古美術、清朝貴族文化轉為他物……反倒喜歡起衚衕深處聚在一塊兒的鄉野村姑,喜歡起書店的書室,加入隆福寺大街和白塔寺等地一個月三四回的、雜鬧的民眾集市,與粗鄙之夫一道,坐在路旁的椅子上,吃著餃子、麵條,和他們交流著淫詞豔語,享受著苦力的腔調。

清代民國熙熙攘攘的廟會,也和皇家有莫大關係。“三山五園”是京城西郊皇家行宮苑囿的總稱,從康熙朝至乾隆朝陸續修建,終成系統。因為寺院眾多,僧侶當然也很多,廟會逐步成為底層民眾的消費中心。廟會可以分為求福祈禱型,比如報國寺、大鐘寺、萬壽寺、潭拓寺、隆福寺、黒寺、東嶽廟、蟠桃宮、娘娘廟、東藥王廟。貿易集市型,比如隆福寺、白塔寺、護國寺、土地廟、火神廟等。娛樂踏青型,比如臥佛寺、潭柘寺、碧雲寺、戒臺寺,位於進郊的白雲觀、蟠桃宮。行業祭祖型,如各地會館定期的集會,有名的有魯班會等。


舊京風氣:清帝國的市井煙火與生活肌理

明代北京圖

北京郊外東嶽廟中的魯班會香火較旺,京師最盛,規模比起西城阜成門外的城隍廟、舊鼓樓大街的要大的多。在這些廟會中屬都城隍廟的廟會最著名,它是北京最早的,也是最熱鬧的廟會之一,廟會中“百貨充集,人生日用所需,以及金珠寶石,布疋綢緞,皮張冠帶、估衣古董,精粗必備”,滿足了北京百姓之所需。不僅如此,號稱“文市”的廠甸地帶,名人、名店、名家、名書、名品“五名薈萃”,各類廟會的日用品和琉璃東西街文化用品構成了雅俗的雙重基調。據1931年春節廠甸大略統計,有商販1000餘戶,其中古玩玉器300餘戶,玩具類200餘戶,用品類100餘戶,其他200餘戶。

總體來說,清朝被推翻後,北京從封建帝都轉變為民國首都。隨著城市功能的轉變和都市近代化的發展,城市空間格局發生了由封閉走向開放的深刻變化。其主要表現是:皇城禁苑被開闢為城市公共空間,近代交通的發展改變了城市封閉結構,新興商業中心的興起改變了城市商業街區的格局。1928年之後,儘管北方士人帶有色眼鏡批判南京“六朝金粉之地”,雙方引經據典,唇槍舌劍,然而北京帝都的位置暫時性步入低落。


舊京風氣:清帝國的市井煙火與生活肌理

老北京戲臺

總而言之,晚清民國北京的風氣,正是帝國瓦解、現代國家形成的縮影。市井煙火和生活肌理的近代演變,正是民智開化、社會轉型的時代投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