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引發糧價共振 種植業、農產品逆襲A股領漲

據新華社3月31日報道,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中斷,可能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在官方網站表示,“除非我們快速採取行動,保護最脆弱環節,保證全球糧食供應鏈通暢,緩解疫情蔓延對整個糧食體系的影響,否則我們面臨糧食危機迫近的風險。”

資本市場,卻是先知先覺。自3月20日開始,國內股票、期貨市場農產品出現了一輪階段性上漲行情。

其中,SW種植業、農產品加工板塊分別上漲12.2%、9.8%,金健米業更是大漲73.13%,累計漲幅位居滬深3800餘隻個股第二位。

相比之下,期貨市場表現相對理性,雖然穀物期貨同期也出現一定上漲,但整體漲幅要明顯落後於更具供需關係支撐的大豆、玉米。尤其是在3月31日,粳稻、粳米等穀物期貨出現了集體回落。

多因素促農產品逆襲

3月20日,豆一(國產大豆)期貨2005合約結算價為4327元/噸,而至3月31日盤中曾一度創下4947元/噸的新高,同期豆二(進口大豆)、豆粕價格跟隨上漲。

“相比於進口大豆,國產大豆上漲更為明顯。”中原期貨農產品分析師劉四奎表示。

究其原因有二,首先是期貨國產大豆期貨從2005合約開始,其交割規則進行了調整,“比如提高了交割的質量標準,蛋白含量,以及相關的存儲指標要求,這使得品質較差的國產大豆難以進入到交割環節”。

僅就期貨而言,交割品質的提高也意味著期貨價格的升水。

其次是,中儲糧對國產大豆掛盤價格的上調。據生意社消息,3月25日開始,中儲糧大楊樹直屬庫收購2019年新季國產大豆國標三等及以上,當日入庫價格2.2元/斤,相當於4400元/噸。

“期貨價值的升水、國家收儲價格的抬升、進口到港數量的減少,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升了大豆價格的上行。”劉四奎表示。

生意社農產品分析師李冰還指出,“因疫情影響,前期國產大豆物流成本上升明顯,同時青菜價格的抬升,也促使終端豆製品消費增加。”

與大豆終端存在部分重合的玉米,也受到了下游養殖業“補庫”的帶動。

以各家養殖類上市公司為例,節後原料庫存週期多為40天左右,今年3月上旬開始逐步進入庫存消化的關鍵點。

值得關注的是,大豆、玉米價格的強勢,還引發了國內整個農產品板塊的共振式上行。

3月20日,粳米期貨2009合約結算價為3358元/噸,30日最高價已經漲至3700元/噸。同期粳稻2007合約結算價從2752元/噸,最高升至3039元/噸。

此前受海外疫情擴散等因素影響,已有包括哈薩克斯坦、越南在內的國家宣佈限制農產品出口,譬如越南便暫停了簽署新的大米出口合同。

不過,由於國內市場高度自給,部分國家禁止出口對國內市場的實質影響微乎其微,更多還是受到了農產品漲價的帶動。

“海外市場受疫情影響,貿易流通可能受到明顯影響,帶動國內農產品價格異動,穀物期貨跟隨上行。”劉四奎評價稱。

糧食股炒作邏輯待證偽

農產品漲價的影響,還進一步傳導到了股票市場,並在當前缺乏的熱點的環境下,成為了避風港。

據統計,3月20日至31日,SW食品飲料、農林牧漁兩個行業領漲滬深兩市。進一步細分,糧油加工、糧食種植、種子生產三個子行業漲幅分別達到29.43%、14.17%、13.6%。

其中,又以金健米業表現最為突出。其間累計漲幅達73.13%,僅次於航天長峰的76%,位居滬深兩市漲幅榜的第二位。

公開資料顯示,金健米業是首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主營產品為大米、麵粉、麵條、植物油、米粉等。

雖然前述粳米、秈米期貨價格有所上漲,但反映到上市公司層面,二級市場資金炒作公司產品漲價,進而帶動公司盈利能力抬升的邏輯,並不成立。

首先,公司糧油食品收入佔比約為57.54%,其他收入還包括了農產品貿易、藥品、乳品等,業務集中度有限。

“主要收入以米、油為主,面的收入佔比較少。”金健米業證券部人士31日反饋稱。

其次,公司食用油價格與期貨價格掛鉤密切,但是稻穀屬於重要民生物資,終端市場價格不會過分上漲。

“從疫情開始到現在,公司產品始終沒有漲價,公司發佈的風險提示公告中也提及,生產經營情況正常。”上述金健米業人士介紹稱。

劉四奎也認為,從穩定市場的角度考慮,國內糧食價格若出現持續上漲,國內也會通過拋儲等方式來平抑價格。

從庫存的角度上看,中國水稻、小麥庫存十分巨大,過去幾年苦惱的是如何加快庫存週轉更新。

在產品未出現調價,無法轉化成實際收入、利潤的背景下,二級市場股價的連續飆升是否合理?

事實上,從整個二級市場期間的熱點演變來看,也顯示出了非常明顯的資金炒作、板塊輪動的特徵。

其實,3月下旬,漲幅排名第一的板塊並非糧食股,而是洗衣機板塊,期間漲幅達到38.16%,其他消費板塊的乳品、調味發酵品、啤酒等板塊漲幅也緊隨糧食股之後。

相比之下,節後領漲的半導體、鋰、集成電路板塊,其間則分別出現了22.25%、12.99%和12.07%的回落,領跌滬深兩市。

還原至此,整個過程就十分清晰了,在原有市場主線科技股回落背景下,資金開始將火力集中在更具題材和故事性的糧食股,不斷推升其股價。

可是,拉漲資金,未來又該如何面對相關公司的財報報表?抑或是,他們根本就不關心這些數字。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優質內容推薦

  • 注意!3月30日起至5月2日廈航兩岸航班全部取消
  • 大動作!哈爾濱將斥巨資建設避暑城 利好之風頻吹松北 買房需抓緊
  • 大爆發!2020宜興重點出讓地塊再添7幅!這批人身價又要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