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比法大”——杜月笙和蔣經國1948上海鬥法記

1948年8月,南京政府進行了所謂的幣制改革,以金圓券取代法幣,規定法幣必須在11月20日前兌換為金圓券才能使用,兌換比例為一元金圓券兌換法幣300萬元。同時禁止黃金、白銀和外幣的流通、買賣或持有,並以8月19日市場物價為準,不得哄抬價格,對囤積居奇者嚴厲打擊。

面對每況愈下的經濟形勢,南京政府想通過這樣的改革挽救瀕臨崩潰的經濟,滿足他們打內戰的需要。蔣介石在上海設立了經濟管制督導員,由央行總裁俞鴻鈞、蔣經國等人為首,組建經濟勘建大隊。

“情比法大”——杜月笙和蔣經國1948上海鬥法記


蔣經國帶著親自挑選的上海青年服務隊來到上海,去對付那些抵制幣制改革的鉅商官僚,小蔣將此次行動稱為“打老虎行動”。為了取得效果,蔣經國設立密告箱鼓勵告發,並公開示執行政府法令決不以私人關係而有所動搖,要使上海成為上海人民的上海。

蔣經國希望通過督導幣改和經管,在上海建功立業。一到上海,蔣經國便指揮上海軍警,對全市庫存房、水陸交通場所進行搜查。查處了一批不法的無良商人,槍決了犯勒索罪的淞滬警備部科長張亞民、戚再玉和囤積居奇的商人王春 皙等人。

“情比法大”——杜月笙和蔣經國1948上海鬥法記


從九月到十月,蔣經國逮捕了包括大資本家榮家的經理榮鴻元在內的違反法令者64人,共收兌黃金114萬兩,美金3452萬元,港幣 1100萬元,白銀96萬兩,總價值超過2億美元。

這次金圓券改革,通過沒收人民私藏的金銀, 強迫人民將硬通貨兌換成形同廢紙的“金圓券”,是蔣家王朝對人民的又一次搜刮。蔣經國為了殺雞儆猴,連上海青幫老大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也不放過,以“囤貨炒股”罪,判處杜維屏8個月徒刑。

“情比法大”——杜月笙和蔣經國1948上海鬥法記


杜月笙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小蔣的“打老虎”,會打到自己頭上來。他明面上在《商報》刊登公開信,表示自己一向護領袖,服從政府,對蔣經國先生執法如繩,不枉不縱,深感敬佩;但背後杜月笙實在無法嚥下這口氣。

為了反戈一擊,杜月笙與一眾親信商量對策後,決定對蔣經國進行反擊。他吩咐手下四處收集蔣氏姻親在上海囤積居奇的情報。

很快就查到了重要的線索。9月下旬,蔣經國召集上 海工商巨頭開會,正當小蔣對這些巨頭在實施經濟管制中陽奉陰違的做法詰責時,杜月笙對蔣經國說:“犬子維屏違法亂紀,無論蔣先生怎樣懲辦他,是他咎由自取。不過請蔣先生也派人到揚子公司查一查,他們囤積的東西,遠遠超過其他各家。

希望蔣先生一視同仁,把揚子 公司囤積的物資同樣予以查封,使大家口服心服。”揚子建業公司一直是倒賣外匯、走私商品大戶,其董事長和總經理是宋美齡的外甥、前行政院長孔祥熙的公子孔令侃。

“情比法大”——杜月笙和蔣經國1948上海鬥法記


蔣經國每天把“秉公執法”掛在嘴上,面對杜月笙的非難,小蔣已沒有退避餘地,只得表態:“揚子公司如有違法行為,也一定會繩之以法!”查處揚子公司,絕非易事。

宋美齡對孔令侃一向寵愛有加,視如己出,孔令侃因此有恃無恐,根本不把經濟管制法放在眼裡。蔣經國被杜月笙將了一軍,不得不命令經濟大隊查封揚子公司,但是並沒有逮捕孔令侃。

杜月笙怎肯放過這個機會?他發動一切力量,讓上海、南京、北平的報紙爭相報道“揚子公司案”,對蔣經國“逼宮”。

蔣經國剛剛查封揚子公司,孔令侃就匆匆趕到南京向小姨宋美齡求救。宋美齡在中秋那天舉辦了一場家庭聚會,把蔣經國、孔令侃召到一起,對蔣經國說:“你們是表兄弟,一家人有話好說。”蔣經國要求孔令侃要顧全大局,孔令侃一聽便大叫道:“你把我的公司都封了,還要我顧全大局?”兩人爭得不可開交。

“情比法大”——杜月笙和蔣經國1948上海鬥法記


蔣經國甩下一句“我蔣某人一定依法辦事!”便頭也不回地走了。孔令侃對著蔣經國的背影喊:“你不要逼人太甚,如果你要搞我的揚子公司,我就把一切都掀出來,向新聞界公佈我們兩家包括宋家在美國的財產,大家同 歸於盡!”

宋美齡只好急電蔣介石,要他火速來滬處理。正在北平督戰的蔣介石坐著“美齡號”專機,匆匆飛赴上海。連傅作義也只能長嘆:“蔣先生是不愛江山愛美人。”

10月8日,蔣介石在上海召見蔣經國。蔣經國在日記中寫道:“清晨拜見父親,報告上海情況。揚子公司的案子,在法律上是站得住的。倘使此案發現在宣佈物資總登記以前,那我一定要將其移送特種刑庭。

但是,四處所造成的空氣,確實可怕。”這位信誓旦旦“秉公執法”、聲稱與貪汙腐敗勢不兩立的小蔣公子, 突然變得這麼軟弱,老蔣那天對他說了什麼,雖然日記中沒有記載,但讀者也可以分析出來。

從那天起,上海“打虎”成為一個歷史笑話。 在蔣介石召見蔣經國的第二天,上海警察局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 “揚子公司所查封的物資均已向社會局登記”,報道“揚子案”的《大眾晚報》、《正言報》被勒令停刊。

“情比法大”——杜月笙和蔣經國1948上海鬥法記


這場經濟管制僅維持了70 天,市場信心瞬間崩潰,拯救南京政府經濟局面的夢想也隨之破滅。在一片瀟風淒雨中,蔣經國黯然離開了上海。

客觀上說,蔣經國在上海實行的強令限價違背了經濟規律,限價後工廠因原料來源缺乏而減產停工,商店進貨困難,外地物資和原料因限價而不願運進上海,導致市場和市民搶購物資,從而動搖限價。

杜月笙運用自己的經濟能力和影響力,將上海市場按官價出售的物資全部搶購一空,導致物資嚴重短缺,黑市物價一日三變,金圓券的價值直線下降,蔣家政權的威信也隨之掃地。 這場經濟改革鬧劇中,受傷害的還是上海的老百姓。

上海《觀察》雜誌說:“多少老百姓的血汗積蓄,就滾進了政府 腰包裡去。政府拿這些民間的血汗積蓄,去支持他的戡亂,使所有國家的一點元氣,都送到炮口裡轟了出去! 一個只要稍微有點良心的政治家,對此能熟視無睹,無疚於中嗎?”

蔣經國離開上海後,杜月笙非常得意,因為在他看來,“強龍終究鬥不過地頭蛇”。數年後,杜月笙長孫杜順安回憶:某日,我們去臺北市長安東路一家廣東燒臘餐廳吃飯,剛好蔣經國也在那家餐廳裡用膳。他看見我們後,馬上走了過來,和父親握手致意,對父親說:“上海的 事情我感到抱歉!”蔣經國用一句“抱歉”勾銷了蔣杜兩家的恩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