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曹雪


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院長

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設計團隊負責人

廣州城市新LOGO設計者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曾經是無錫輕工業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離開教壇,闖蕩廣告圈 —— 2001年,我與曹老師相識於廣告公司。他在廣告界從業七年後,於2006年再次迴歸教育領域,成為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院長,並實現從設計教育到引領廣州設計的跨越,遊走於商業與設計之間。他希望用“設計”講中國故事,我們一起聽聽他的故事。


嘉賓:曹雪

主持:龍偉權

便於閱讀,以下采用簡稱


選擇·沉澱


龍:從設計教育到廣告公司,再回歸設計教育,

這樣的經歷對您從事設計和教育工作有什麼幫助?


曹 :來廣州之前,我在無錫輕工業大學從教了14年。

我始終覺得,設計是服務於社會、

服務於人的。設計教育固然重要,

但如果一個從事設計教育的人缺少一線經驗,

只是使用別人的教材,至少我是不喜歡的。


我有一句話:在設計教育中要儘量講自己的故事,

也許這個故事不完美,甚至不完整,

但因為是自己的,是獨特的,

所以它有著無可比擬的鮮活與生動。


另一方面,經歷實戰經驗的人,

更有自己的觀點和語言。

設計,它是一種語言,

是與受眾溝通的一種手段。


三十多歲,當時正好到南方考察學校

畢業生的就業評價,機緣巧合之下,

我來到了省廣,開始7年的廣告生涯。


在省廣,與不同行業、不同客戶的廣泛接觸與交流,

吸收無限能量,是我最寶貴的財富。


省廣的領導曾經與我說過一句話,

他說:“寧願丟了項目,也不要丟了客戶。”


他所講的“項目”其實是指“事”,

而“客戶”指的是“人”即是客戶。

廣告從業者的經歷,

對於我回到高校繼續從事設計教育,

雖不敢說是“突變”,但卻是不言而喻的“變化”。

這兩者之間不是簡單的連接。


李宗盛有過一句話: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哪怕過程中有坎坷,有曲折,

但對我而言它是一個磨練的過程,

我從來不後悔自己走過的路。


我經常和學生說:

“一個人會面臨著諸多選擇,

選擇本身並不難,難的是選擇之後所要做的一切。”


初到省廣,也曾遭遇挫折,但我沒有後悔。

我會反問自己:“我為什麼選擇來?”

按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不忘初心。

因為你的目標更重要。


所以,我在北京2022年冬季奧運會吉祥物

“冰墩墩”的新聞發佈會上講了這樣一句話:

“把手上每一件小事幹好,總有一天大事會輪到你。”

我不喜歡好高騖遠。一個人如果整天想著出名,

他可能永遠無法出名。


“見事太明,遇事則暗”。

這是我經常與人分享的一句魯迅先生的話。


迸發·引領


龍:關於廣州城市標誌,

能否介紹一下整個設計的過程?


曹 :廣州城市標誌,

開始是由一家公司擔任方案設計。

當時我是項目的評委之一,在一次評審期間,

我發表了一些較有建設性的意見,

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設計說明:由廣州二字組成廣州塔的形象,文字圖形又如南來北往的船帆與飛鳥,象徵著這個千年商都海納百川,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象。而被突出的英文字母O字,則寓意著廣州是座永葆開放精神的國際大都市。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當時,2017年《財富》全球論壇即將在廣州召開,

相關單位希望在那之前將廣州城市標誌推選出來,

但原有設計方案經過8個月的修改仍然不能獲得通過,

所有人都按捺不住了,形勢萬分火急。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相關負責人找到了我。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我出手速度快,在兩週內完成7套方案設計,

而且全部由我一個人完成。

彙報會上,我一口氣彙報了7套方案。


方案演繹完畢後,

在座與會成員並未提出批評性意見。

而相關負責人是具備國際化視野的,

當時他說:“至少我感覺這個方案是眼前一亮的。”

後來,設計方案全數通過。大致過程就是如此。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思維·境界


我經常對學生說:

“我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你們年輕人的想法比我還老。”

廣州城市標誌出來後,上海有設計師這樣評價:

第一,不像中國人設計的;第二,肯定是年輕人的設計。

其實他們都猜錯了,

我一直強迫自己保持審美眼光的時代視角。

如果作品未能領先於時代,

寧願不拿出手,這是我的要求。


對於廣州城市標誌設計,如果時光再倒流,

我在“過去”而不是“現在”接到這個任務,

我個人覺得不一定會有這麼好的設計成果,

因為每個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在不斷變化的。


我批評學生想法比我還老的同時,

也會反觀自己在他們這個年齡段,

自己的設計水平又怎樣?

如果要進步,不能這樣想,尤其是(學生)自己,

不能想著曹老師你在20歲時候設計的作品可能還不如我。

為什麼呢?因為我覺得一個人不能老是縱向跟歷史比,

更多是要橫向地跟同齡人比。


就像當年我跟陳丹青學畫畫,

我崇拜他,喜歡他。回到家後,我內心卻在想,

陳丹青畫得比我好,是因為他比我年長10歲。

但其實這是一種自我安慰,

我應該比較的是當年陳丹青在知青插隊時期,

他是不是最棒的。

所以,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挑戰·告捷


龍:能否談談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

“冰墩墩”的整個設計過程?


曹:應該說,

這是我從事設計工作以來遇到最有挑戰性的項目,

或者說是壓力最大的一個項目。

就如一位新華社記者所言,

它是設計界最頂級的獎項。


視頻 | 冰墩墩來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另外一個壓力來自帶隊。不管是廣州城市標誌,

還是廣州亞洲美食節,設計方案都是我獨立完成的。

成與敗,我一個人承擔。但是“冰墩墩”的設計項目,

我帶領著13人的團隊,這時候就不太一樣了。

我曾經私下開玩笑,如果這個設計沒有成功,

我曹雪的號召力就沒有了。


項目伴隨著極高榮譽,

但各界壓力也隨之相伴。


廣州城市標誌設計公佈後,網上好評數佔多,

但也有評論說它文化底蘊不足。


我補充一點:

為什麼小蠻腰是廣州城市標誌的主要元素?

我的理論是非常堅決的。

任何人包括廣州市民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

我相信他們想的第一個問題和我想的一樣:

什麼代表廣州?

這點我跟大家沒有區別。


但是,我會比別人迅速跳出第二個問題:

代表什麼時代的廣州?

它需要在縱向和橫向座標中找到一個交叉點。

所以,這是把小蠻腰定為廣州標誌的原因。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冬奧組委會將吉祥物贈送安德魯王子


這裡有一個佐證的理由,

任何一個城市的形象設計,

大多是從“外宣”角度來開展的。

那麼,我們必須用“外眼”回看廣州。

我舉個例子,

如果還有人看新聞或電視就會發現,

但凡談到廣州這個城市,

99%的第一個(電視、視頻)鏡頭出現的都是小蠻腰。

也就說,用“外眼”看廣州時,

廣州輸出的形象和他人心目中所認知的形象要達成共識,

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


那會兒,在7個月設計稿修改時間內,

我往北京大概飛了21次,像瘋子一樣的,

竭盡自己的精力與體力。

以往我是最怕坐飛機的,

一是暈機,二是從廣州到北京的飛行時辰大約三個小時,

腿會特別難受,

但所有的一切在那7個月裡好像都已經不在乎了。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左)、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右)


我記得,其中有3次飛往北京的旅程是當天來回,

去北京就像出門溜達了一圈。

我們團隊放棄了所有的節假日。

就連春節假期,

我都要求他們在大年初二的早晨必須全部回到工作崗位,

否則視作自動離隊,我就這麼狠。

這個過程的壓力已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這個設計從創作到最後發佈的時間跨度是10個月,

重點在於後7個月的修改階段。

冬奧會跟奧運會不一樣,

它只有金牌,沒有銀牌和銅牌,

這意味著機會只有一次。

這時候,又回到我前面說到的“見事太明,遇事則暗”,

如果我這時候考慮這個評委怎麼想,

那個領導怎麼想,那就沒法幹了。

所以在那7個月裡,我又開始冒傻氣,

一股勁地悶著頭,

帶著大家認認真真地做好手上的修改工作,

根本不去想這件事能不能成功。

甚至於過程中幾次面臨著重大轉折點的時候,

有人都懷疑過自己,

感覺沒希望的時候,我都沒想。

我講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們繼續修改,

不要去想任何東西,希望就在你們手上!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龍:廣州是這樣一個開放的城市,

更需要像曹老師和您團隊這樣的衝勁、

拼搏,做出更好的設計。


驅動·協同


龍:在“冰墩墩”設計過程中,

您是怎樣帶領設計團隊協同工作完成項目的?


曹:對於我們團隊而言,

比“冰墩墩”這個形象勝出更為驚喜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徵集活動中,

全球共收到15個國家5800多個稿件,

最先產生的是前100個優秀設計稿。

我們團隊14人提交14份稿件。


在這100強裡面,

我們團隊佔有多少,我不知道。

但是100強產生出10強的時候,

我們團隊的稿件佔了30%的名額,

就是10強裡有三個設計出自我們團隊。

這是個什麼概念?我們團隊的實力可想而知。


在這個團隊裡,

每個老師和學生都功不可沒。

我非常感激這個團隊的所有人。

結果宣佈當天,

我把團隊所有成員帶到北京發佈會現場。


發佈會11點結束,

整個晚上我們一粒未進。

我們好不容易找到地方吃火鍋。

當大家落座以後,

我對著所有老師和學生說,

你們現在可以用任何語言來罵我,

我全盤接受,

我會把每一句指責和謾罵當作是對我的嘉獎與鼓勵。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為什麼那樣說?

因為我覺得自己在那7個月的時間裡對他們太過於嚴厲,

太狠了。他們連續三、四天通宵是常有的事,

春節期間啃花捲填肚子,

諸如此類。但大家不可能罵我,

反而說的是感謝的言語。


我把團隊比喻成一個“動車組”。

這是我的帶隊理念。

火車的動力全部集中於車頭,

“火車頭”作用是把握方向,

把大家往前拉。今天這個時代,

一個人拉不動所有的人。

所以這個“動車組”是什麼概念呢?

每一節車廂都是能動的,火車頭只把握方向。

所以,我想我充其量起到把握方向的作用。

我們要通過一個有效機制讓每個人主觀能動性得到發揮。

通俗而言,就是把利益捆綁在每個人身上。

這就是我的經驗總結。


就如前面談到的

“見事太明,遇事則暗”這個道理。

我帶領團隊的原則是大家共同朝著一個方向前進,

其他都先放下。

我在團隊管理上偏向軍事化管理,

就是我會有硬性要求。

所以我在學校裡有一門課程叫設計策劃與管理,

我也會把這些理論用在我的實戰中。

所謂設計管理,

就是成本管理,時間管理,人事管理及各個方面管理。


育己·育人


龍:那您覺得在設計教育裡,

在教育這個層面上,對於學生最重要的是什麼?


曹:對個人而言,

學設計與其說是學一種技能,

還不如說是學一種思維方式。


那麼在省廣的7年生涯,

我是在豐富和成熟自己的思維方式。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就如《孫子兵法》裡面強調的“未戰而廟算勝”,

即贏在開戰前。

思維方式決定一個人的眼光。

我覺得理論不重要,眼光更重要。


對於設計,我還有一句話:

藝術家是本色演員,

而設計師則是角色演員。

設計師和廣告人都是角色演員。

他不以個人的好惡、

不以表現自我主張為目標,

他的服務對象不是自己。

所以藝術沒有準確的標準,

而設計卻有相應的準確性考慮。


我花一天時間設計的廣州亞洲美食節標誌,

為什麼他們能接受?不是因為我是曹雪,

而是因為前200個方案都“不準”

什麼叫不準呢?

其他設計也用美食的元素,

如舌頭、筷子、面和碗等等。

但是對不起,

這樣的設計靶向與水準都低了。

這樣的設計不像亞洲美食節的標誌,

反而更像是一條美食街的標誌,

也承載不起“天下大同,美美與共”的宏大主題。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廣州亞洲美食節標誌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訊飛LOGO


設計·故事


龍 :您在國外主持有一個“塔外”的展覽,

它的目的是什麼?


曹 :“塔外”展覽已經在海外舉辦了4場,

我是總策展人。

第一屆是在2017年的倫敦設計節。

第二屆是在意大利的米蘭設計周。

在倫敦設計節和米蘭設計周,

我們都是被正式納入他們邀約展覽,

第三屆於2019年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展出。


2019年11月份,

配合國家領導人的出訪,

並在希臘和西班牙增辦了展覽。


2020年我準備在日本辦一場。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我的目的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

雖然現在是互聯網時代,

沒有沒見過的東西,但是我每一次出國,

尤其是在歐洲辦展覽,發現如果不來現場,

他們都不知道今天的中國設計發展到什麼程度。

他們所認知的中國設計,

就是在唐人街看到的醒獅、剪紙、燈籠之類,

他們真的不知道當代中國設計是什麼樣的。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塔外”這個主題名稱也是我自己命名的,

意指“象牙塔之外”。我的初心很簡單,

就是“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體現當下中國人的生活面貌和生活方式。


所以,

這幾年的我一直忙於各種事情,除“塔外”展覽,

還舉辦了六屆“1212創意中國論壇”,

所以,有人玩笑說曹雪打了“中華1號”雞血。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塔外》展覽合影


龍:用設計講中國故事,把中國故事講好,

把更多有價值的設計故事帶到全世界。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欄目主持:

龍偉權/JACK LONG

目主持:龍偉欄目主持:龍偉權/JACK LONG權/JACK LONG

廣告從業十八載,一直從事創意

設計、運營策展事務。


曾服務GIMC、ADK、WPP等國

際廣告公司,現為廣州正典公司

執行創意總監,屢次獲得國內外

設計獎項。


法國Innodesign Prize國際創新

設計大賽評審團成員、ClD迪拜

國際室內設計大賽副秘書長、中

國設計師協會會員、廣東省美術

家協會員、廣州市美術家協會理

事、深圳插畫師協會會員。


- END -


簡說 丨 用“設計”講中國故事

- THANKS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