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的教育新“模式”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部署,教育部辦公廳下發了延長中小學假期“停課不停學”的通知,各中小學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也紛紛制定“停課不停學”的線上網絡學習的實施計劃。制定作息時間表,安排老師直播錄播課程,讓學生宅家線上學習,任課老師在線上給學生答疑解惑,批閱作業。佈置學生課外閱讀,班主任在線上開展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然而,有些小學生自覺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不高,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學習效果不是非常理想,還有學生在鄉下沒有網絡,沒有網絡學習的設備,所以根本就沒有在網上學習。還有不太重視孩子學習成長的家長,對老師在微信群裡佈置的學習任務,置之不理,學生的學習根本就沒有到位。線上與線下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率肯定呈現天地懸殊。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學有所獲,均衡發展,穩步齊頭並進,學校和老師應該在開學後,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根據學生的學情,重新制定教學計劃,讓孩子公平享受線下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時間,補足因延長開學時間而落下的課程,補足短板,共同進步。那麼,開學後,老師該做些什麼,才能把遺失的時間找回來,讓孩子也不因“誤時”而落下學習功課呢?


疫情過後的教育新“模式”


上好第一堂生命教育課。由於宅家時間長,學生焦慮,恐懼,不安,發脾氣等心理和脾氣會自然產生,所以對孩子進行心理教育引導和情緒疏導尤為重要。新冠肺炎病毒儘管肆虐猖獗,但是從中央到地方,各行各業,不同人群,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舍小家顧大家,不懼艱險,不怕犧牲,只為打贏這場抗疫阻擊戰。這是強大的中國,才能如此統一部署,精準施策,科學防控,壓實責任。“一個聰明的民族,從災難和錯誤中學到的東西會比平時多得多。”疫情災難是最好的教科書,這是最貼近學生體驗的教材,我們要利用這次災難教孩子們熱愛祖國,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直麵人性,審視自我;致敬英雄,牢記擔當,有了這些思想和情懷,學生會自我強化,克服學習困難,不斷自我成長。


疫情過後的教育新“模式”


做好線上線下的銜接工作,科學制定教學計劃。宅家學習和課堂學習的學習效果肯定是不同的,所以正式開學回到學校課堂學習後,學校和老師要摸清學生在家學習的情況,對學生宅家學習效果進行進行診斷評估,哪些是學生掌握了的,哪些知識學生還沒有完全掌握或者還完全沒掌握,根據學情,梳理已學課程的知識點,制定教學計劃,對在家已學內容有側重的複習和教學,不要眉毛鬍子一把抓,重複教學,導致學會了了學生失去興趣,增加了他們的學習負擔。特別要關注學困生和鄉村留守兒童,學困生線上學習理解和感悟能力相對弱些,留守兒童由於家裡沒有網絡,甚至都沒參與網上學習。所以老師要針對這些情況,讓優生和他們結對幫扶,老師利用業餘時間幫他們查遺補漏,爭取全班學生同步向上。


疫情過後的教育新“模式”


讓學生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能自主學習的人,才能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成。真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無不是學習自覺,學習用心的人,古代的成語故事“懸樑刺股”和“匡衡映雪”中的主人公,就是自覺學習的典範,恩格斯只上過幾年中學,馬克思卻稱他為“百科全書”,高爾基只上過兩年學,卻能成為偉大的文學家,這都是他們自覺自學的結果。教師要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孩子愛學,善學,樂學,教師要多鼓勵賞識孩子,讓他們感到學習的成就感。還可以利用這次疫情,讓他們感受到科學知識的重要性。這樣喚醒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在沒有家長和老師的監督下也能自覺學習,他們就發現自己的不足,如何補自己的短板,不斷促進自己進步。

要加強家校交流,家校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完善孩子的學習計劃,豐富孩子的學習內容,強化孩子的情感體驗,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通過這次疫情,讓我們更明白,我們教育應該培養有理想有情懷有大愛,艱苦奮鬥,樂於奉獻,有責任擔當的科學人才。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的頑固瘧疾,所以,疫情過後,我們要以立德樹人作為我們教育的終極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