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謀人者成於智,亦喪於智也


老人言:謀人者成於智,亦喪於智也

謀人者成於智,亦喪於智也。《止學》

謀劃別人的人成功在其智計上,也會失敗在其智計上。

老人言:謀人者成於智,亦喪於智也

對智計的迷信和依賴是許多人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應該說,謀劃別人沒有智計是不行的,可對智計的濫用和偏好也是有害的。撇開智計的高低優劣不論,單是對智計的這種誤解就不是智者所為了。智計和其他事情一樣,都有其兩面性,即有利和有害的兩面。認識不到智計的這一本質,趨利避害就成了一句空話,智計的反作用就會讓人措手不及,一旦智計有失,便會陷於完全被動,難以應變。只有權衡智計得失,當用則用,當棄則棄的人,最終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老人言:謀人者成於智,亦喪於智也

崇尚節義的人容易有偏激的行為,所以須調劑以溫和平緩的胸懷,溫和平緩就不會與人有意氣之爭;功成名就的人容易有自大的心理,所以須輔助以謙恭和藹的美德,謙恭和藹就不會招致人們的嫉妒。

老人言:謀人者成於智,亦喪於智也

《尚書·皋陶謨》:“同寅協恭,和衷哉。”又說,“以五禮為正諸,同敬,合恭,使能和善”。

《國語·魯語下》:“夫苦匏不材於人,共濟而已。”“和衷”就是和合善良的美德。“忿爭”則是“怒爭”,“忿”有怒之意。嚴格遵守“節義”的人,為保持情操,必須與他人有所區別,這樣容易產生對立抗爭的印象,並使人產生怨恨。

堅持節義操守的人,容易陷於“唯我獨尊,行動特出”的孤高境界中。為了彌補因固守節義而產生的與眾人之不協調,應以和善之德修身,才不會與他人起紛爭。

恪守情操沒有非難的地方,只是嚴格遵守節義的人,為了實行它遵守的道義,必然會顯得與他人格格不入。由於社會是個多數人共同生活的團體,無人不能離群索居,因此,遵崇節義時,如何與眾人相處融洽時首先應注意的問題。

老人言:謀人者成於智,亦喪於智也

慘痛的歷史教訓歷歷在目。東漢末年,後宮宦官興起,擾亂朝政,於是節義之士便起而結黨,因而引起政治改革運動,展開了與統治者爭權的紛爭。後來,這些改革派的名節之士受到控制,被處以死刑,禁錮、流刑、除籍,犧牲者多至數百人,此即歷史上的“黨錮之禍”。這樣的大紛爭也是因為標榜節義而引起的。

一個看重功名的人,向來都比較自信,甚至有炫耀自身功績的缺點。這樣的人士被他人所欽慕,如能輔助以謙遜的品德,便可避免招來他人的嫉妒。“謙德”即是謙虛、知讓的美德。《史記·太史公自序》有言:“景公謙德,熒惑退行。剔成暴虐,宋乃滅亡。”意思是說:齊景公謙讓的美德,甚至使熒惑星都自然退隱。而剔成暴虐無道,宋國因此而滅亡。“熒惑”,《史記》中將之解釋為顯示兵亂徵兆的星星。所謂熒惑“出則有兵,入則兵散”。也就是說:有謙讓美德的君王,象徵兵亂之星也能退走。

老人言:謀人者成於智,亦喪於智也

謙讓的美德可以彌補防患自古以來具功名之士常招小人嫉妒的缺陷。

總之,做人不能憑藉自己的優點以待人接物,不能因一方面有優點就忽視另一方面的不足。

對恪守情操的節義之士而言,因為其性格剛強就可能導致偏激地看問題。就剛強而言是優點,就激烈而言是缺點。為了取長補短,平日要養成溫和的處世態度,注意激烈的個性的緩和,才能與人維持良好的關係才能與世無爭。

對於身份地位的人,做人更應明白樹大招風,功大招忌的道理。保持一種謙恭和藹的態度,才能維護功業的長久。做人不論處於什麼位置都應謙和謹慎,避免無情的人際紛爭,做自己應做的事情。

老人言:謀人者成於智,亦喪於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