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民國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錢、有名,為何終生不嫁?

呂碧城生在清末,是一個被退了婚的女人。

在那風雨飄搖的亂世,她一生未嫁,卻活出了一般男子都無法企及的高度——“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女學創始人”、“民國最霸氣女企業家”。

她曾這樣說過:

“即便這一生沒有愛情也沒關係,幸而手邊略有積蓄,不愁衣食,只有以文學自娛。”

當張愛玲在情愛裡起起伏伏,蕭紅在窮困和渣男中沉淪時,呂碧城卻活得極其精彩,極其通透。她用一生的絢麗告訴我們,沒有愛情的女人,也能極其優雅的過一生。

她是民國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錢、有名,為何終生不嫁?


呂碧城是進士呂鳳岐的第三個女兒,她自小就才華橫溢。5歲時,聽到父親呂鳳岐說“春風吹楊柳”,她脫口而出:“秋雨打梧桐。”

她不僅在詩詞方面極有天賦,出口成章,在繪畫方面也極出彩。

她是民國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錢、有名,為何終生不嫁?


她原本生在一個幸福和美的家庭中,父慈子孝,殷實美滿。無奈家道中落,呂父仕途不順,兩個兒子相繼夭折。呂碧城12歲時,父親猝然病逝,留下呂母和4個女兒。

父親去世後,因家裡無男丁,族人為霸佔呂家2000頃良田和家產,將母親嚴式幽禁起來。

母親軟弱,終日以淚洗面,幾度尋死。呂碧城卻偏偏不認命,她寫信給父親的朋友,四處奔走控訴,終於求來應得的結果。

萬萬沒想到的是,此舉卻讓呂碧城遭遇了巨大的打擊。早年與呂碧城訂婚的汪家,斷然提出解除婚約。

理由竟然是:“她小小年紀,竟有如此魄力,呼風喚雨,日後恐難管教。”這樣的退婚理由雖然荒誕,但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代似乎也不難理解。

在那個時代,退婚對女子來說可是奇恥大辱,《紅樓夢》中,尤三姐因為退婚即刻揮劍自刎。

退婚的羞辱和打擊,成為呂碧城一生的傷,讓她消沉過,心灰意冷過,甚至影響了她一生的婚戀觀。

多年後,呂碧城回憶這段經歷,用了12個字形容:眾叛親離,骨肉齮齕,倫常慘變。

她是民國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錢、有名,為何終生不嫁?

在世風日下,世態炎涼中,呂碧城一家只好去投靠舅舅,寄居天津塘沽舅舅家長達七八年。期間,她發奮苦讀,思想甚是前衛。

轉眼到了1904年初,呂碧城向舅舅提出要到天津探訪女學,思想守舊的舅舅當即把她臭罵了一頓。呂碧城的一心想出外求學,遭到了舅舅的堅決反對。

舅舅語重心長的勸慰:“女子無才便是德,你不如找個好人家嫁了,女人有夫家依靠才是天。”

呂碧城堅決不認同,她不要靠山,她要靠自己。當其他人都不理解她時,她只好冒天下之大不韙:離家出走。沒有帶行李,也沒有帶錢。

正如電影 《無問西東》所說: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一定知道自己不要什麼。什麼好人家,如意郎君,半生倚靠,她都不要。

她想要的,想依靠的,靠自己去爭取,去打拼。

她是民國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錢、有名,為何終生不嫁?


幸運的是,她在路上遇到了貴人,將她引薦給《大公報》創始人英斂之。才華橫溢的她,很快就被英斂之賞識。

英斂之被她的才氣所吸引,成了呂碧城生命中最重要的伯樂,也是改變她一生命運的男人。

從此,她開啟了清末民國第一奇女子的人生。

一個21歲女子,憑藉才華與美貌,獨闖社會,很快征服了京津文化圈。

呂碧城由此走上獨立自主道路,成為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位女編輯。在英斂之的支持下,她發表了許多在當時看來頗為激進的女權詩文,引起政文兩界名流的關注。

莊子的《逍遙遊》這樣寫心懷大志的鵬鳥:

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揹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21歲的呂碧城,就是那隻揹負青天,沒有什麼能阻擋,一心向南的鵬鳥。

她寫詩,從不拘泥於小情小愛,心懷祖國山河;她發文,為的是喚醒尚未覺醒的女性同胞們。

她是民國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錢、有名,為何終生不嫁?

呂碧城創辦女學,23歲就成為“北洋女子公學”校長,轟動全國,聲名鵲起。

她呼喚女性解放自我,接受教育。她認為,女性必須打破夫權統治,擁有一個獨立的靈魂,獨立自主,自強不息。

她以一己之力,以筆為刀,大力砍向桎梏,救贖那些被束縛了的女子的靈魂。

呂碧城的詩詞,才氣逼人,識見高遠,已經不是傳統的閨閣才女所能比擬。

於是,文學界喜歡她,認為她可與李清照媲美;革命界喜歡她,認為她有助於推動女子獨立;政治界喜歡她,認為她有新思想,適合辦教育。

當然,還有人喜歡她,是因為她的美貌。她清麗脫俗,氣宇軒昂,眉宇間有一股英氣,又不乏江南美女的優雅。引無數社會名流為之而傾倒。

她是民國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錢、有名,為何終生不嫁?

然而,對於追求者,她一一回絕,也許她認為“比愛情更重要的,是理想。”

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還不到30歲的呂碧城就已經拿下了好幾個“第一”:

近三百年來第一女詞人,中國新聞界第一個女編輯,中國最早一所女校的女校長,與秋瑾齊名的女權運動先驅者……

呂碧城特立獨行,反叛意識很強,她一生的傳奇,遠未就此止步。

當呂碧城在天津的名聲如日中天的時候,她卻與英斂之決裂了。

箇中緣由,撲朔迷離。有一種說法,英斂之早先對呂碧城有超越一般感情的愛慕,他在見到呂碧城後的日記中,說自己“怨艾顛倒,心猿意馬”。

但他已有家室,呂碧城自然不願意將就。於是,兩人展開多日針鋒相對的書信辯論後,呂碧城宣佈脫離《大公報》。

她孤身南下上海,憑著一股驍勇殺入商界,涉足外貿,開拓了一個嶄新的天地。

在商場上,她儼然女王風範,眼光獨到,做到了快準狠,三年的光陰,她就成了“上海灘最有錢的女強人”。

此時,呂碧城集美貌、才華、財富、名利、地位於一身。

很多人在擁有這一切之後,往往會滿足於現狀,從此不再努力奮鬥。但呂碧城並沒有,她不斷的挑戰自我,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她要去見識一直渴望的更廣袤的天地。於是她放下一切,遊歷西方,學習西方文化知識。

她自幼熟讀四書五經,成年後,還自學了外語。這為她的出國遊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她到哥倫比亞大學進修,學習西方文學、美術,並堅持寫作,將西方文化的精髓引入中國。她著成的《歐美漫遊錄》,介紹了西方文明,為國內讀者揭開了西方文明的神秘面紗。

有人曾說:一個真正見過大世面的人,會講究,能講究,也能擔得起最好的。

在旅居西方期間,和張愛玲、胡適等其他文人的窘迫不同,她從不為生活所累,她穿最高檔的華服,住最奢華的酒店,一改“窮酸文人”的做派。

四年後,也就是1922年,呂碧城學成回到上海。一回國,她就在靜安寺旁自建豪宅,裝修得富麗堂皇,還請了兩個印度人晝夜巡邏。

她是民國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錢、有名,為何終生不嫁?

呂碧城自建的房子


此時,呂碧城是上海灘最知名的交際花。她眼光獨特,穿著時尚,特立獨行,儼然大上海的摩登女郎。

一襲黑色蕾絲長裙繡著孔雀翎的圖案,頭髮上插上長長的孔雀翎,遊走於酒會、party和舞池,驚為天人。

她是民國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錢、有名,為何終生不嫁?

呂碧城父親的朋友、當時已經70多歲的樊增祥,看到呂碧城如此行事,卻是十分讚賞,說她是:

巾幗英雄,如天馬行空,即論十許年來,以一弱女子自立於社會,手散萬金而不措意,筆掃千人而不自矜,吾所深佩者也。

呂碧城在上海的地位極高,有這麼一件事可以反映出來。

有一次,她的寵物狗被洋人的摩托車軋傷,她立即請律師出面交涉,霸氣十足。作家平襟亞知道此事後,寫了《李紅郊與犬》一文發表,影射呂碧城為狗打官司。

呂碧城大怒,將平襟亞告上法庭。平襟亞一看勢頭不對,趕緊躲了起來。呂碧城並不罷休,登報懸賞捉拿平襟亞,說誰能緝拿平襟亞,她就以慈禧太后親繪的花鳥圖一幅作為酬勞。

她是民國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錢、有名,為何終生不嫁?


地位如此之高的她,卻再次的不滿足於現狀,1926年,她再次離開上海,出發周遊列國,先是美國,然後是歐洲多個國家,最後長年旅居瑞士。

當年,她拒絕了秋瑾的邀請,說自己不是一個排滿主義者,而是一個世界主義者。20餘年過去了,她真的踐行了她的立場。

在那樣的年代,她的氣質,她的才華,她的獨立,她的能力,讓多少男人都自愧不如。

她從不依附,也不遷就。她從不將希望寄託於予任何男人,更不奢望得到愛情的庇護。

她最硬的底牌就是她自己。

她是民國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錢、有名,為何終生不嫁?

呂碧城這樣的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世間少有的奇女子,竟然終身未嫁。

文學大師吳宓為呂碧城的詞集《信芳集》作的序中寫道,集中所寫,不外作者一生未嫁之悽鬱之情。

自此她被冠以“民國第一剩女”的名號。

呂碧城自是十分不悅,回應他:“即便這一生沒有愛情何妨,幸而手邊略有積蓄,不愁衣食,只有以文學自娛。”

愛情對呂碧城來說,從來不是必需品,只不過是一件錦上添花的裝飾品而已。有則再好不過,沒有也無傷大雅。

她不乏追求者,只是沒有真正如她所願的,不願將就罷了。1918年,在去美國之前,曾任民國交通總長的葉恭綽等人約呂碧城喝茶。席間,聊起了她的婚事。

呂碧城說:“生平可稱心的男人不多。梁啟超早有家室,汪榮寶(當時江南四公子之一)人不錯,也已結婚。張謇曾給我介紹過諸宗元,詩寫得不錯,但年屆不惑,鬚眉皆白,也太不般配。”

她是民國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錢、有名,為何終生不嫁?

諸宗元


聽得同座中人,個個咋舌。可見,呂碧城愛的是才子,才子才能配得上佳人,只可惜才子都已經有所屬了。

又有人說,你不是袁世凱家二公子袁克文的紅顏知己嗎?

呂碧城笑而不答,過了一會兒說:“袁寒雲(袁克文,號寒雲)屬公子哥兒,只許在歡場中偎紅依翠耳。”

袁世凱的兒子袁克文曾對她很是傾心,並在她危難之時救她於水火,但她卻婉拒了。她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男人。

她是民國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錢、有名,為何終生不嫁?

袁克文

英斂之對她有知遇之恩,卻已有妻室,她便發乎情止乎禮,從無越界。

她並非獨身主義者,那些柔腸百轉的詩詞中,也曾讀到一片嚮往愛情的女兒心:

又見春城散柳綿,無聊人住奈何天。瓊臺高處愁如海,未必樓居便是仙。

但是無法達到琴瑟和鳴的愛情,她情願不要。她的人生,已經達到了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想要的一切都盡在囊中,愛情和婚姻並非一定要擁有。

若問一個女人沒有愛情,這一輩子要怎麼過?願卿讀讀呂碧城。

她似一朵帶刺玫瑰,美而不容褻瀆。正如作家金韻蓉所形容的:

她勇敢地用濃烈的色彩來衝破陰霾的天空,用絕對的香氣來喚醒沉淪的氣氛,她敢於以婉約的姿態來展現自我,也敢於用捨我其誰的勇氣來爭取權利。

她一生絢爛,便勝過人間無數,幾世輪迴。

她獨立,卓群於世,也許對她來說,生命的意義就在於不斷的超越自我。

她善良,旅居國外期間,多次往國內捐錢。抗戰爆發後,她給國內的賑災機構捐款,盡力幫助流離失所的難民。

她虔誠,晚年,從一個最激進的女權主義者,變成了一個佛教徒。曾在曼谷作佛學演講,關於人生最大的問題,是由何而來,向何而去。

她是民國第一奇女子,有才、有貌、有錢、有名,為何終生不嫁?

在最後的歲月,她想回到故土,於1940年初抵達香港。國內正值抗日戰爭時期,感時傷世,掩袂淚下。

隨後,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淪陷,她只能避入一座寺院。到1943年病逝,享年60歲。

一段傳奇,就此落幕。

護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績忍重埋。

人生的長度或許是註定的,但寬度卻可以憑能力撐開。呂碧城的一生,活出了別人幾生幾世的寬度。

她通透到了極致,是揹負青天的女子,在臨終前說:我到人間只此回。

死後,她讓朋友把骨灰和麵做成魚食,灑入中國的大海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