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與科研並重的醫師科學家是怎樣煉成的?

醫學播客是醫者無界MedLinc國際醫學交流平臺推出的播客系列,與醫界大咖和醫療從業者們探討醫生及學者最關心的話題。


本期播客,我們再次邀請到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兒童醫院遺傳學和兒科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線粒體病中心主任、分子診斷實驗室主任黃濤生教授。這一期,黃教授將與我們分享成為一名傑出的臨床醫師科學家的秘訣,以及他對中國醫師科學家們的建議與意見。


主持人Lucy:

請問您能否與我們分享一下,在美國成為一名醫師科學家的過程是怎樣的?這個過程與大多數醫師的職業道路有什麼區別呢?醫師科學家與非醫師科學家的區別又有哪些?


黃教授:

首先,醫師科學家必須是醫師。在美國,大學畢業以後到醫學院讀醫學博士,讀完之後便開始了住院醫生的實習工作。想要成為醫師科學家的醫生裡,一部分醫生對研究本身比較感興趣,或者原來讀書的時候就是醫學博士(MD)和理學博士(PhD)雙博士學位。美國的雙博士學位結合了醫學和研究,先在醫學院上兩年課,中間做一段時間的理學博士工作,最後兩年需要再回到醫學院做住院醫生,然後成為專科醫生,主要是這兩個途徑。

因為我是在中國讀的醫學院,所以來到美國後需要先通過執業資格認證考試(Board Exam),然後再去做住院醫生。我在做專科醫生的時候開始職業轉向,並發展成為醫師科學家。所以作為醫師科學家,首先需要具備成為醫師的所有資格和水平,當然培訓和執照也不能少。

醫師科學家的培訓過程跟普通醫師差不多,也需要經過三年的住院醫生培訓,他們並不會因為你在《自然》雜誌上發過論文,就免去你的培訓過程。大部分醫師科學家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既扮演了醫師角色,又扮演了科學家的角色,這種在美國很稀缺。過去,醫師科學家在整個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的基金獲得者裡大概佔4%左右,現在越來越少,可能只有1%。但是這1%-4%中,對醫學做出巨大貢獻的有38%的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出自其中。


主持人Lucy:

您是美國乃至世界上最優秀的醫師科學家之一,那麼您認為是什麼樣的核心能力或品質讓您脫穎而出的?

黃教授:

中國醫生在很多研究方面有著強大的背景,但從中國過來的醫生卻很少能直接在這邊讀醫學院,大部分醫生都是像我一樣,來這邊讀博士的,讀博士的人會有非常強的科研背景。中西結合的文化背景實際上對我們是有利的,在中國,我們學習了很多基礎知識,根基打的比較紮實,但是缺乏思考,很少問為什麼。來到美國以後,這裡的教學系統是提倡以思考為主的,所以我獲得了這兩方面的益處。


我自己既做了博士,也做了一段時間的博士後。所以,從教育背景來看的話,我在哈佛的醫學院裡總結到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對於成功的醫師科學家來說,他們的醫師職責和科學家職責具有互補性。看的病人和做的研究具有相關性,這一點對我有很大的幫助。作為醫師科學家,我有一個優勢,早上看病結束後,下午我就可以把病人的樣本送到分子診斷實驗室進行檢查。比如,當我們尋找引發疾病的基因時,把已經知道的基因篩除後,留下的就是未知的了,這個過程對於研究很有價值。下午的樣本送到分子實驗室做基因診斷,作為分子實驗室主任,我知道實驗數據和結果,其中無法常規檢測的東西是最有價值的,說明了裡面有很多未知的東西等待被發現。


不僅如此,你還需要把先進的技術掌握起來,光會看病是不行的,還要有很強的科研背景。科技和病人之間沒有任何障礙,我可以很容易地將研究轉化到治療病人身上,當然使用的都是非常前沿的研究工具。所以,成功的醫師科學家,他們的研究和臨床實踐都是相通的,甚至具有互補性。

3.如何在臨床實踐和研究之間分配時間?

主持人Lucy:

剛才我們討論過,醫師、科學家需要兼顧臨床和研究的工作,您是如何在臨床實踐和研究之間分配時間的?


黃教授:

在研究和臨床實踐之間,不同階段的日常工作是不一樣的。在職業發展的早期階段,你需要兼顧兩方面的工作,並不是說做了研究,就可以給出低質量的治療建議了,你要達到的標準其實是一樣的。所以,早期的工作會比較艱難,因為你既要申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基金,又要做研究,同時還要看病人,維持執照。到了年資比較資深的時候,臨床的時間就會越來越少。我現在的節奏是50%的時間做研究,20%-30%的時間擔任分子診斷實驗室主任,然後其餘時間看病人。在這三件事中,我還要經常參加各種會議,比如這個地方要開臨床會議,那個地方要開研究會議,因為時間有限,所以你要選擇什麼樣的會議要參加,什麼樣的會議不要參加。


早期,我的很大一部分時間都是在努力申請經費。美國的研究基金數額比較大,120萬到200萬這樣的研究基金可以持續五年。比較資深的科學家,也可以同時有多項研究基金,像我的話,是有三四個國立衛生研究院基金,這樣,我們就可以支撐很多人來幫你做實驗、做研究。


所謂醫師科學家,並不是說做了一點研究,就是醫師科學家了。大體來講,醫師科學家除了做研究,還要申請經費,不管是私人資助還是政府資助,當然最好是政府的基金。因為除了你自己以外,還需要有一個專門的團隊為你工作,這相當於經營一個企業。一般來講,醫師科學家比純粹做研究的人自由度要少一些,因為如果有病人的話,你必須要去看,這是你的臨床職責,逃脫不了。但它又比全職醫師要自由很多,因為研究的時間可以自己安排。

主持人Lucy:

對於中國的醫師科學家以及希望成為醫師科學家的醫生們,您是否可以給他們分享一些您的見解和建議?


黃教授:

我非常欣賞他們的工作,對於中國醫生們來說,這種事情有利也有弊。中國的很多醫師在做研究,其實他們更多的是評級需要。所謂的“利”,就是當大家都開始做研究的話,將來一定會在整體上產生影響。而且在中國做研究的醫師,他們的工資不會降,反而更高,還會有額外獎勵,這是一種政策上面的鼓勵。美國只有小部分人做研究,而且他們的醫療系統是不一樣的,醫生結束了培訓,就能成為主治醫師,並且可以獨立執業。但是學術職位方面的話,還是要從助理教授開始,然後到副教授,最後成為教授。


有人說,美國的醫學院裡也可以評級,但它的意義不是很大,教授只是一個名聲上的問題,因為他們很少參加研究,沒有進行創造性的工作。這一點的話,我覺得中國做的研究,雖然有點過了,但總體來說體量在增加。我相信,中國的生物醫學科學研究10年之後可能會超過美國。


所以我給中國的醫師科學家的一個建議是,不要放棄。醫師科學家的工作很難,他們的工作量是雙倍的。像我們這種專業,因為是非常細分的一個領域,在這個領域,在全世界是沒人能跟你比的。所以不管是研究還是臨床,如果病人在我這邊看診線粒體疾病的話,那麼我敢說我這邊的線粒體疾病看的最好,因為這和我的研究有關,我每天都在琢磨這個事情,想著這個事情,才可以成為世界領先。

臨床與科研並重的醫師科學家是怎樣煉成的?

黃濤生教授簡介

黃濤生,博士 (MD., Ph.D.),辛辛那提(Cincinnati)大學,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遺傳學、兒科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線粒體病中心主任,分子診斷實驗室主任。主要專長於線粒體病,先天性心臟缺陷有關的遺傳綜合症,藥物基因組,新生兒代謝疾病,新生兒篩查和產前篩查。


黃濤生教授的研究得到了包括美國國家衛生總署在內的20 餘項基金會和課題支持,前後培養 40 餘名博士、博士後、臨床遺傳專科醫生及遺傳諮詢師。發表包括 Nature, Nature Genetics, Cell Stem Cell 在內的 SCI 論文100 餘篇並擔任國內外20多個專業雜誌的評閱人和評審專家。


黃濤生教授也是中國醫師協會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業委員會國外專家,中國醫學遺傳學會國外顧問,中國遺傳諮詢師學會國外顧問,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出生缺陷精準醫學分會常務委員,世界華人兒科醫師協會理事,北美華人遺傳學會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