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盤點歷史上的3次石油價格戰

近期

國際油市延續跌勢

一路探底20美元/桶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1985年、1997年、2014年

都曾發生石油價格戰

以史為鑑

我們能體悟到什麼?

與歷史上的三次比

這一次有哪些相同與不同?

1985年 第一次石油價格戰

回望歷史,我們總能找到與現代相似的情境。

同樣是市場供應過剩以及OPEC市場份額不斷流失。上世紀80年代初,受到長達7年的高油價衝擊之後,大部分發達國家的工業活動大幅放緩,世界石油需求大幅削弱,石油供應過剩問題開始凸顯。

歷史數據顯示,1980年至1986年,OPEC曾多次減產,產量降至其原先的一半左右。減產後果是1985年OPEC全球市場份額從70年代的一半降至不到三分之一,市場份額流失讓OPEC坐立不安。

地緣政治方面,1981年裡根入主白宮,開始醞釀實施“逆向石油衝擊”戰略以遏制蘇聯。通過施壓中東國家增產,使國際原油價格低位運行,從而切斷蘇聯最主要的資金來源。

1985年8月,美國施壓加之為了奪回市場份額,沙特開始迅速增加原油產量,出口從不足 200萬桶/日猛增至近1000萬桶/日。國際油價隨後從30美元/桶一路下跌,5個月內跌至12美元/桶,次年4月1日再跌至10美元/桶左右,跌幅近70%。

穿越!盘点历史上的3次石油价格战

據當時的蘇聯能源部官方統計,1985-1988年世界油價下跌使蘇聯共計損失400億盧布,這也成為後來蘇聯解體的一個重要原因。

觸底10美元/桶後,沙特又重新開始帶領OPEC減產,油價逐漸反彈。不僅是OPEC國家,與現在的OPEC+減產聯盟相似,彼時非OPEC國家如墨西哥、挪威、蘇聯等也因為無法忍受超低油價,開始配合沙特減產。

可以看到,在石油市場供應過剩之際實行增產,這種看似不合邏輯的舉動,早在1985年的石油價格戰中就已發生,無論是出於地緣政治目的,還是沙特自身發展的需求,其背後自有深意。第一次價格戰的結果是,沙特不僅奪回了自己的市場份額,而且還迫使OPEC其他成員國以及非OPEC國家隨後配合其減產,可謂一箭雙鵰。

1997年 第二次石油價格戰

雖然第一次價格戰最終令不少產油國都願意通過減產來維護油價,但是受到全球需求疲軟的影響,產油國減產對於油價的提振作用已經有限。而作為全球石油儲量第一的國家,委內瑞拉沒有遵守減產協議,並開始增產。

1990年,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為了加快發展,制定了一項480億美元的五年投資計劃,其中180億美元用於周邊行業和奧裡油(一種重質燃料油)的開發,剩下的300億用來發展核心石油企業。

穿越!盘点历史上的3次石油价格战

數據顯示,1990年、1991年以及1997年,委內瑞拉的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2.06%、11.14%和11.64%。不滿於委內瑞拉過度生產,1997年12月份,沙特聯合其他OPEC國家增產10%,打響了第二次石油價格戰。1998年1月,OPEC的產量高達2750萬桶/日。

與最近一輪價格戰背景相似的是,彼時全球經濟形勢也不容樂觀。1997年下半年起源於泰國的亞洲金融危機越演越烈,導致全球原油需求大幅下降。在需求和供給雙壓力下,國際油價又一次暴跌。1998年12月,布倫特原油價格跌至9.55美元/桶,跌幅超60%,創歷史新低。

隨後,與第一次價格戰收尾的相似做法又出現了,為挽救油價,OPEC在1998年4月宣佈減產125萬桶/日,7月份又宣佈減產1335萬桶/日。受金融危機的影響,OPEC減產無法完全阻止油價下跌,但委內瑞拉最終被迫開始減產,1999年委內瑞拉減產10.77%

2014年 第三次石油價格戰

2010年起,美國頁岩油產量開始大幅增長,打破了國際油市的平衡。2012年,美國原油產量超過俄羅斯,成為全球第二大產油國,2013年再超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

看著自身在國際油市中的地位受到美國的衝擊,加之無法說服以俄羅斯為首的非OPEC國家加入減產計劃,2014年爆發第三次石油價格戰,沙特開始實施增產,並下調了出口至美國和亞洲的原油價格,加上美聯儲退出QE帶來的美元走強,國際油價開始大幅下挫。到2016年1月,布倫特原油價格已經從最高點的103.01美元/桶降到了27.1美元/桶,跌幅達73.7%。

穿越!盘点历史上的3次石油价格战

這次針對美國頁岩油氣生產商發起的價格戰確實起到了一定作用。2014年至2016年間,油價崩跌導致美國數十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申請破產,同時裁員數十萬人。一些頁岩油生產商雖然沒有破產,但也因揹負大量債務而苦苦維持。

美國很多頁岩油氣生產商一開始都是通過抵押石油儲備向銀行申請貸款。隨著油價下跌,抵押物價格隨之下降,抵押物的價格已經無法彌補銀行發放的貸款。對於未破產的頁岩油氣商來說,為了支付每個月的債務,只能拼命開採石油,哪怕不盈利也無法停止開採步伐。也正因為如此,沙特第三次價格戰雖然給美國油氣業以致命一擊,但未能真正打垮美國頁岩油產業。

而在這一過程中,各大產油國再一次熬不下去了。與前兩次價格戰的結局一樣,經歷一年多的低油價之後,2016年11月底,OPEC就減產120萬桶/日的協議達成一致,同年12月10日,俄羅斯及其他非OPEC產油國也同意減產55.8萬桶/日,以此來提高油價。

2020年這次石油價格戰,油價下跌之快讓人措手不及,心有餘悸。價格戰的背後是大國之間的博弈。分析稱稱,沙特領導的歐佩克與俄羅斯為支撐油價達成的聯盟破裂,可能只是“暫時的”。沙特方面的行動,可能是一場“談判棋局”的一部分,與俄羅斯仍舊可以達成妥協。

策劃 | 孫夢宇

素材 | 金十數據、“莫尼塔宏觀研究”微信公眾號

強制休假、停止招聘、減少支出……低油價下,油公司的求生招數還有哪些?

堅守兩條底線!中石油正式實施這一重大專項行動

剛剛,中石油2019年年度業績發佈!

定了,今年中石油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這樣做

統籌 | 董雲龍

穿越!盘点历史上的3次石油价格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