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俗語“老人不講古,後生會失譜”,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農夫老嶽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都想自己闖一闖,或許是覺得老人們說的那些古話比較迂腐,等到遭遇挫折的時候,才幡然醒悟,覺得還是老人們說的話是對的呀!

俗語“老人不講古,後生會失譜”的意思就是,老人不給孩子們講過去的經驗教訓,孩子們就會失去做人的標準,容易走彎路。

俗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有一個典故:秦晉之戰是一次重大戰役,戰前,當時秦穆公求戰心切,可又拿不住勝敗,就去問秦國一個叫蹇叔的老人。蹇叔說:“勞動軍隊去襲擊遠方的國家恐怕不行。軍隊遠征,士卒疲憊,敵國再有所防備,就很難取勝。我看還是不要去了。”

但是,年輕氣盛的秦穆公卻不聽,堅持出師東征。蹇叔看勸不了秦穆公,哭著對主帥孟明說:“孟明啊,我看到軍隊出征,恐怕看不到班師回國了。”當時秦穆公非常生氣,對蹇叔說:“你知道什麼,我看你早該死了。”

然而,戰爭的發展就像蹇叔說的那樣,晉軍在餚擊敗了秦軍。秦穆公後悔當初沒聽蹇叔的話,但已悔之晚矣。

有句話說:老人們過的橋比年輕的後生走的路還要多。他們的話雖然不能說全對,但是,最起碼能讓我們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教會我們取捨。


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常聽老人講一些古代先賢的故事,可以讓人明白事理,傳統文化才可以一代一代的傳承,我們的民族才能夠不斷地進步和發展,才能創造更加輝煌燦爛的文明。

以前我也不喜歡聽老人的話,是因為那個時候的我太年輕,不知道天高地厚,常把老人的古話當成耳旁風,現在我喜歡聽老人言,是因為雖然現在我們的生活好了,卻不能忘記我們的好日子是怎麼來的了。


那些舊時光


“老人不講古,後生會失譜”,我們應該怎麼來理解這句話呢?要想知道這句俗語的意思,咱們先得清楚這句俗語中幾個關鍵字的意思,那就是“古”、“後生”和“失譜”。

“古”當然是指古代,也就是歷史,“後生”一般是南方人用來對年輕人的稱呼,“失譜”指的是失去方向,走了彎路,沒有了目標。那麼連在一起就有意思了,老人如果不去跟年輕人講一講過去的事情,那麼現在的年輕人就容易走偏,生活中容易失去方向感。

其實這句俗語如果我們再套用現代的一句名言來解釋,那就更清楚了,那就是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總結過去,才能走好未來的路,那麼現實情況是怎麼樣的呢?現在生活好了,很多年輕人都快要忘記自己眼下的好日子是怎麼來的了。

那是靠祖先奮鬥打拼出來的,而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特別是一些城市的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吃不得一點苦,如果不對他們進行歷史的教育,這些孩子未來怎麼可能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

只有知道了過去,才會珍惜當下,只有知道了我們的祖先是如何在艱難困苦的條件挺過來的,後輩才會努力向前。想當年,河南新鄉輝縣郭亮村的先人硬是在懸崖絕壁上開出了一條公路,那是多麼偉大的成就。

在一沒有設備,二沒有資金的情況下,郭亮村的先人用的是最傳統的人工開鑿法,用錘子、斧頭一點點鑿開大山,這裡面的艱難程度是後人無法想像的。如今這條路成為了一條致富路,山裡的百姓因此而得益。當我們後輩走在這條路上的時候,內心除了感嘆和崇敬之外,更應該去了解過去。

因為將來我們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克服這些困難不能等、靠、要,而必須像我們的先人一樣,不懼犧牲,不怕困難,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要多聽聽健在的老人講一講祖先輝煌的歷史,增加我們的自豪感和驕傲感。

這樣年輕人才不會脫離正常的人生軌跡,老一輩人留下來的不僅僅是有形的資產,更有無形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才是我們能夠不斷前進的動力所在。現在社會發達了,獲取信息的渠道多了,年輕人就沒有理由忘記過去了。

此外,尊老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的一個重要且具體的表現就是要善於傾聽老人說的話。老人走過一生,就算是從時間上來說,也會積累大量豐富的社會經驗,這些經驗能夠為年輕人的成長提供很大的幫助,讓年輕人少走許多的彎路。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既然有現成的經驗,我們又為什麼不去好好學習呢?顯然,“老人不講古,後生會失譜”這句俗語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講都是有著重要意義的。正是這樣一代一代的傳承,我們才能夠不斷地進步和發展,生生不息,從而創造更加輝煌燦爛的文明。


小小嬴政


這句話的意思是:聽老人講一講古代先賢的故事,可以讓人明白事理,以後做事就有章可循,不會誤入歧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