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生活需要有意義感:紀念國際幸福日


幸福的生活需要有意義感:紀念國際幸福日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理格曼曾經把“意義感”稱之為:幸福的五條道路之一。幸福的人生可能不來自於吃喝玩樂和追劇刷手機,而是一種有意義的快樂。這種意義感需要成熟的智慧、文明的胸懷。康德曾經說過“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於自己的不成熟狀態。不成熟狀態就是不經別人的引導,就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當然,其原因不在於缺乏理智,而在於不經別人的引導就缺乏勇氣與決心去加以運用時,那麼這種不成熟狀態就是自己所加之於自己的了。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口號。” 讓自己理解生命的價值,培養自己的成熟與智慧,是積極心理學幸福教育的根本之一。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君子存之小人去之,意義感正是人性的體現。


那麼,如何使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生活更加幸福呢?下面幾個方面,可供大家參考:

幸福的生活需要有意義感:紀念國際幸福日

現代西方社會的首要生活方式就是消費主義:奢侈品消費的目標就是利用物質刺激的耐受性(邊際收益遞減)和大眾追求社會比較和炫耀的心態,讓大家始終處於一種“缺失感”的焦慮中,持續的消費來刺激市場。被這種生活方式裹挾的個體,永遠覺得自己匱乏,永遠聚焦自己的資產和消費,大多數時間和經歷都被“擠牙膏”的廠商牽著鼻子盲目追求品牌和新產品。片刻滿足之後是更多的缺失感和焦慮感,忽視了真正對自己有利和能帶來深度滿足感的東西:讀書上課比看段子追劇更聰明,鍛鍊身體的投入比購買服飾更高級,花時間禪修讀書練瑜伽比閒聊逛街下午茶更有品味,琴棋書畫比刷手機轉發朋友圈更上檔次。花時間提升自己的能力要比被動消費享樂給人帶來的充實感高很多。引導人們如何做一個“智慧”的消費者和投資者,把時間精力花在“長期受益”的投入上。同樣是花錢,玩遊戲就是消費,學編程就是投資。兩相比較,其實是有長遠的幸福區別的。


幸福的生活需要有意義感:紀念國際幸福日

引導人們承擔責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對自己的成長負責,對家人負責,對社會盡義務,這些利他和親社會的事情會帶來長久的滿足感,和自己人格的昇華。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流行的西方生活方式裡第二個隱患就是自我中心和自戀。把無病呻吟當做自我表達,整天聚焦自己的心情當做自我覺察。這種自我聚焦的生活方式,讓大家整天顧影自憐、自怨自艾,表面上自我關懷,實際上心懷怨懟。真正幸福充實的生活是孔子和亞里士多德說的良善人生——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社會進步,人人有責,沒有人天然應該為我們犧牲。


幸福的生活需要有意義感:紀念國際幸福日

引導人們肩負起對自己的責任,能夠認真投入和付出,去獲得更有價值的成長和深度的幸福。有些心靈雞湯引誘人們把時間和金錢消費在一時的淺層快感的追求而放棄對自身的成長。任何真正的成長、能力的獲得,在開始的時候都需要用自律來做敲門磚。雖然,我們不提倡學習要求“吃得苦中苦”、“天降大任於斯人”、“程門立雪”,但也不能變成“如果我聽不懂就是老師講課不夠生動”的“體驗優先”,這種心態阻止了毅力的培養,責任感的建立,也讓人不能長期持續的投入獲得更多的成長。是吃冰淇淋還是出去跑步,是背單詞抄課文還是玩玩“百詞斬”和“電影配音”,是“每日一畫”還是苦練素描基本功——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幸福的生活需要有意義感:紀念國際幸福日

引導人們看到自己在生活得到的東西:安定的社會,他人的善意和付出,自己得到的幫助和享受的環境便利,社會需要我們做出的貢獻。增加同理心和感恩的培養,才能生髮更多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當代“以我為主追求享樂”的心態讓人始終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情緒和得失上,自戀文化又讓每個人自我關注,而且有很強的應得感,於是所有自己有的東西都是理所當然,而且還不夠。然而,對自己的關注越多,應得感就越強,同理心和責任感就越低,總覺得這個社會欠自己的,而看不到自己的貪婪和應盡的義務。心理學研究確實發現“自私悖論“,越是隻想自己幸福的人,越得不到幸福。


幸福的生活需要有意義感:紀念國際幸福日

引導人們用更成熟智慧的眼光看待生活和社會,自媒體社會讓每個人發表意見更方便,但是很少讓人思考自己的意見是否成熟,張嘴就來但是不知所云。多數對社會的不滿,陰謀論的泛濫,聽不進不同的意見,其實都源自於狹隘的自我情緒發洩和膚淺的道聽途說。通過嚴肅的學習和思考,不僅能夠增加看問題的深度,對社會的理解,也能減少莫名其妙的不滿和幼稚的評判。所以用學習代替在自媒體上發洩情緒,用深刻的反思和有意義的談話代替閒聊,人的智慧才能成長。


總而言之,幸福的人生需要修煉,需要承擔社會責任和公民義務。享樂致死的生活無法讓人健康、成長,也無法成就和諧社會進步的社會,成熟、智慧,和有責任感的心靈方能享受幸福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