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副部長顧朝曦應邀做客“社會治理與發展大講堂”

民政部副部長顧朝曦應邀做客“社會治理與發展大講堂”

11月28日晚上,民政部副部長顧朝曦做客清華大學“社會治理與發展大講堂”,在清華大學新水利館報告廳為清華師生作了一場以“民政工作與社會治理髮展”為題的特邀講座。顧部長從“社區”概念的來龍去脈講起,結合當下全國社區治理的現狀及問題,與在座師生分享了自己對社會發展與民政工作關係的思考,頗受師生們喜歡。

講座前,民政部副部長顧朝曦與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向波濤、校團委書記邴浩、社會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社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成崗在新水會客廳就民政工作與社會治理問題進行交流。社會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張成崗彙報了社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有關社會治理工作。

民政部副部長顧朝曦應邀做客“社會治理與發展大講堂”

顧朝曦副部長(左二)與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向波濤(右二)、團委書記邴浩(右一)和社會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張成崗(左一)交流(曹文鵬攝)

講座伊始,顧部長先介紹了“社區”概念的由來及其重要性。他談到,“社區”是費孝通先生對英文詞語“community”的翻譯,後者原意有公社、團體、社會公眾及共同體等多重含義,並不包括基層治理的含義,如今“社區”一詞的含義是在中國社會語境下歷經數十年發展的產物。在談及社區的重要性時,他還追溯了語言和文字的歷史,認為語言和文字的運用給人類留下了群居的文化基因,在群居的基礎上產生了社區——社區既是老百姓直面社會的第一現場,也是每個人融入社會的必經之路,老百姓愛社區才會愛他所在的城市進而愛他所在的國家,所以,人民認同根基是社區認同,愛國的根基是熱愛自己生活的社區。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單位人”向“社會人”轉變,各種人民內部矛盾和社會矛盾在基層醞釀產生,而社區正是協調利益、化解矛盾的關鍵,尊重並支持社區自治的集體權力,能免除“小事”之擾,讓國家集中精力和財力“辦大事”。

民政部副部長顧朝曦應邀做客“社會治理與發展大講堂”

顧朝曦副部長進行題為“民政工作與社會治理髮展”講座

隨後,顧部長提到全國社區建設的基本情況及問題。他談到,截止到2017年底,全國共有10.4萬個社區居委會、55.8萬個村民居委會、82607個全國城市綜合服務設施,81392個農村綜合服務設施。“互聯網+政府”的轉型及“一站式”服務模式的建立都需要通過社區帶動居民參與,整合群眾的利益訴求,反映群眾面臨的問題。社區、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三社聯動”的模式既推動社區基層治理髮展,又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既促進社會建設工作形成合力,又暢通社會組織的協同參與渠道,既能辦成小事,也能促成大事。在提到社區建設的問題時,顧部長認為老舊社區、新建社區、混合社區和農村社區都面臨著社區層級多、行政色彩濃、職能偏窄、低素質高年齡人員的問題,當下急需解決渠道“淤塞”導致“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現象,專業社區工作者人少、待遇低的困境和人口老齡化問題。

民政部副部長顧朝曦應邀做客“社會治理與發展大講堂”

顧朝曦副部長(左)與我(右)的合影(曹文鵬攝)

針對上述問題,顧部長認為社區模式並非固定的、同一的,而是因地制宜、因勢誘導。他談到,民政連接民生,民生牽連民意,民意就是天意,“民心不可違”,民政事業是黨和政府為人民種下的一塊“福田”,民政工作者一定要種好這塊“福田”。那麼,民政工作者該如何做呢?他認為,民政工作需要堅持基本政策的大方向,一方面學習費孝通先生對實地調研的執著精神,把調研工作做實做好;另一方面向科學借力,當下的社區建設中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希望清華學子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深層次地挖掘這些問題,助力社區建設。

民政部副部長顧朝曦應邀做客“社會治理與發展大講堂”

顧朝曦副部長(右)與我(左)親切交流

本次講座由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張成崗主持,系“清華大學社會治理與發展大講堂”首講並納入了《形勢與政策》課程;我在結束其他工作後趕到講座現場,在最後進行了總結致辭,並對顧部長出席本次講座表示感謝,還頒發了清華大學社會治理與發展大講堂演講嘉賓證書。出席這次會見交流和講座的還有校團委副書記鄂炎雄、北京幸福公益基金會創始人倪子君、社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秘書長張新華、社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副秘書長蔣任重、社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副秘書長宋慶松、社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合作應用辦公室執行主任賈徵等。

民政部副部長顧朝曦應邀做客“社會治理與發展大講堂”

顧朝曦副部長(左六)與部分出席講座的清華教職工合影(曹文鵬攝)

本文首發於:《小康》•中國小康網

民政部副部長顧朝曦應邀做客“社會治理與發展大講堂”

民政部副部長顧朝曦應邀做客“社會治理與發展大講堂”

彭凱平公眾號: 思想也可以如此性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