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工匠|鄭大雷:他製作的木偶神情並茂、活靈活現

木偶戲在平陽縣已傳承多年,它因“琢木為偶”得名,要經過打坯、拋光、雕刻、彩繪、裝扮、穿線等步驟。特殊角色的木偶,手掌指關節能活動,腿能屈伸,如《水漫金山》中的法海眼球能轉、嘴巴能張、舌頭能伸、口能吸菸、鼻能透煙,如《西遊記》裡的豬八戒兩耳能聳能伏,令人驚歎。


平陽工匠|鄭大雷:他製作的木偶神情並茂、活靈活現

精雕細刻四十餘載

現年67歲的鄭大雷是昆陽城關人,是市級木偶製作技藝傳承人、平陽縣第五代木偶劇傳承人。他從事木偶製作42年,退休後接受縣木偶劇團返聘,回劇團指導新人。

鄭大雷工作室的牆上掛著大大小小數十個木偶,門邊掛著的是個書生(杖頭人偶),頭上梳著漆黑的髮髻,眼眸清亮,十分秀氣。車間裡,砂輪機轟鳴作響,鄭大雷正屏氣凝神,埋頭於一塊塊“線牌頭”之間。在他身後,30多塊“線牌頭”已初具雛形,每根線要穿的孔已經鑿好,下一步就是上漆。

準備一臺新戲,技師們要忙活半年。製作粗坯、拋光打磨、細刻五官、上漆化妝、裁剪戲服、縫紉、刺繡、佈景製作等工序全由技師們完成。

鄭大雷的工具抽屜裡擺著大小不同、用途各異的挫刀、鑽子、錘子、剪刀,這些陪伴他多年的“老朋友”見證了一個個木偶的誕生。《藍星星之歌》裡蹦蹦跳跳的小女孩、《神奇的雀翎》裡的大小猴子、《白蛇傳》裡的許仙……但凡角色換套衣服,換個動作表情,整個木偶都要重做一遍。

好的木偶體輕、靈動,單是一個偶頭,少則花上兩天功夫,多則個把星期。為便於頭部轉動,要使頭脖部上粗圓下尖細,呈丁字形。雕刻木偶面部時,要特別注意突出“五形三骨”,即通過人的雙眼、兩鼻孔、下巴、眉骨、顴骨、下頜骨來刻畫人物的美、醜、忠、奸、賢、愚和喜、怒、哀、樂、悲、恐、驚等神態、表情。

雕刻五官時,眉、眼、鼻、嘴、耳之間的距離、傾斜度要把控精準。在所有木偶製作中,要數眼球能轉動、嘴巴能開合的木偶製作最考驗技術。將機關設在鑿空的木偶頭部,以兩個木球作眼球,中間穿以鐵絲,用小木樁固定,嘴部製作要另取木塊,雕出牙齒和嘴唇,同樣以幾根鐵絲固定,裝進木偶的顱腔內,並與眼球控制機關相互連接。經過調試,木偶的眼和嘴才能在機關的控制下協調活動。


匠者之心始終未變


鄭大雷曾是一名普通木工。1978年,縣木偶劇團因為他的技藝將其錄取。那時,木偶戲極受老百姓歡迎,舞臺下座無虛席。演員控制木偶上陣舞刀弄槍,觀眾席叫好聲響成一片。

20世紀80年代初,電視、收音機等走進千家萬戶,平陽人的娛樂生活變得多元化,木偶戲因此淡出人們的視野。“劇團裡沒錢,只有一個二三十平米的小房間,頂上搭個蓬。”鄭大雷回憶著那段最艱難的時光說道,木偶劇團曾一度瀕臨解散,十分困窘,許多人沒熬住,轉了行。

最終,他堅持了下來。而支撐他穿越那段困頓時期的,是始終如一的匠人之心。“喜歡啊!不喜歡,我哪能撐到現在?今天還跑來幹活。”他笑道。在他看來,平陽木偶戲的傳承不僅是技藝的流傳,更是我縣非遺文化無可替代的血脈之一。

現在,木偶製作有了接班人。劇團裡有不少畢業於中國美院、上海戲劇學院的年輕人為木偶演藝事業繼續奮鬥。鄭大雷將偶頭的製作交給了年輕人。“他們眼神好,也做得仔細。”鄭大雷說。

要想成為獨當一面的技師,至少要下兩三年苦功夫。鄭大雷回憶,剛進團那年,他刻什麼都慢,削一刀,後退看一眼,得沉住氣。說話間,他拿起徒弟剛做好的木偶四肢,略一沉吟,拿小刀將包裹木偶腳關節兩邊的海綿微微削去幾刀,這幾刀讓木偶的腳瞬間靈活起來。一旁的徒弟嘖嘖讚歎:“我剛剛就覺得它的腳很胖,現在對了!現在對了!”

這段時間,劇團正在籌備新戲《高機與吳三春》。這是場甌劇,主角包括高機、吳三春、吳文達、林聰、劉貴禮等16個角色,還有一隻鸚鵡和一隻小黃狗。而這18個角色共需製作35個木偶,由8位技師分別製作,鄭大雷也參與其中。他將繼續帶著徒弟們,將木偶製作工藝傳承下去。


記者: 何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