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狠辣母獅馬大哈,小獅子:我活著容易嗎

獅子貴為百獸之王,放眼天下,難覓對手,出門橫著走。獅子平均交配1000次才能受孕,精子和卵子的質量也是精挑細選,萬里挑一。

但幼獅的存活率卻只有25%,到底是哪裡出錯了呢?

研究人員長期追蹤、研究獅群后,發現幼獅的死因很多:食物的短缺,雄獅的狠辣無情,母獅的馬大哈,斑鬣狗和非洲水牛的報復。小獅子:我太難了!

雄獅狠辣母獅馬大哈,小獅子:我活著容易嗎

第一,旱季獵物稀少。旱季,老天爺不賞飯吃,是獅群最頭疼的問題。每逢旱季,牛羚、斑馬等食草動物餓死的餓死,遷徙的遷徙,獅群越來越難捕到獵物,食物短缺,朝不保夕,日漸消瘦,衣帶漸寬。

獅子有個對幼獅不太友好的社會規矩,總是雄獅把最味美的部位吃完,母獅才能上前填飽肚子,最後才是小獅子。有時候獵物體型較大,輪到小獅子時,還能吃上幾口肉。但遇到旱季,等到輪到小獅子就餐時,往往只能舔舔骨頭,吃點肉沫子。

旱季獵物短缺,小獅子即使沒被餓死,也會因為營養不良,影響發育,最後要麼因為抵抗力差被疾病擊垮,要麼因為行動不夠敏捷被其它野獸殺死。

雄獅狠辣母獅馬大哈,小獅子:我活著容易嗎

第二,斑鬣狗和非洲水牛報復屠殺小獅子。旱季似乎是小獅子死亡罪魁禍首,但雨水充沛,草木茂盛,食草動物滿街跑的時候,小獅子的死亡率也很高。

雨水滋養草木,草木養肥食草動物,食草動物也引來大量的獵食者,其中就有斑鬣狗。斑鬣狗長期以來受到獅子的欺壓,一旦斑鬣狗遇見落單的獅子,絕對抓住機會會以多欺少,想盡辦法致它於死地,既解恨,又絕後患。一旦母獅疏忽大意,小獅子就會成為斑鬣狗的盤中餐。

雄獅狠辣母獅馬大哈,小獅子:我活著容易嗎

非洲草原上,獅子另外一個冤家對頭就是非洲水牛。非洲水牛和獅子的衝突時有發生,有時水牛淪為獅子的午餐,有時水牛在獅子身上開個大窟窿。年幼的獅子也經常慘死在非洲水牛的蹄子之下。

曾有一個獅群遷徙到河流旁邊區域,那裡本是非洲水牛的地盤。獅子時不時獵殺小牛和病牛,水牛一退再退,一忍再忍。終於有一天,非洲水牛忍無可忍,“牛魔王”率領數百部下,衝擊獅子老巢,成年獅子各自逃命。小獅子行動沒那麼靈敏,躲閃不急,被踩踏成肉泥,全軍覆滅。

雄獅狠辣母獅馬大哈,小獅子:我活著容易嗎

第三,狠辣無情的雄獅和馬大哈的母獅。每一頭雄獅登基之後,便會屠殺前朝獅王留下來的種,一來斬草除根,二來可以讓母獅儘快重新進入發情期,自己才能抓緊時間開始“造獅運動”。

雄獅登基屠殺幼獅,在獅子的紀錄片裡是很常見的橋段。每100頭死去的小獅子中,便有27頭死於雄獅之手。未成年獅子有幸逃離獅群,也是凶多吉少,難以存活。

雄獅狠辣母獅馬大哈,小獅子:我活著容易嗎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母獅也是個幼獅殺手。獅群內設有“幼兒園”,獅群的小獅子都住在這裡,有母獅們一起照顧,本是是不錯的策略。但母獅是個馬大哈,有時幼兒園忘了留保姆,有時看管幼獅的母獅自己睡著了,任由小獅子亂跑。

在非洲拍攝的攝影組曾遇見這樣的情況,母獅帶著3頭小獅子“搬家”。母獅在前面走,小獅子在後面跟著,母獅用叫聲引導小獅子。走著走著,一頭小獅子因頑皮貪玩走丟了。到了新家後的母獅完全沒有察覺少了一頭小獅子,該幹嘛幹嘛,真是個馬大哈。

最後攝影組錄下母獅的聲音,引導小獅子回到了母獅身邊。可想而知,有多少小獅子就這樣丟了。

雄獅狠辣母獅馬大哈,小獅子:我活著容易嗎

“內憂外患”,小獅子能活到成年真不容易!每一頭成年獅子都是佼佼者,值得敬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