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塊的AJ你配穿嗎?”中國式巨嬰逼媽媽買鞋,路人看不慣了


為人父母者的偉大,是處處為孩子著想,但面對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愛與付出,

孩子早已習以為常,非但不懂得感恩,反而變相無休止的過度索取,這種情況在生活中屢見不鮮。

“8000塊的AJ你配穿嗎?”中國式巨嬰逼媽媽買鞋,路人看不慣了

周女士退休後在一家寫字樓做清潔女工,按理說有退休金的她完全不必要再出來打工受罪,但在她看來,還想趁著自己還有工作能力多賺點錢留給兒子。

周女士的兒子今年27歲了,是家中的獨子,從小備受寵愛。周女士平時很少讓兒子幫著自己做家事,對於孩子的一些需求也是儘量滿足。

即便現在兒子有了自己的工作,但只要是孩子有需求,周女士和老公也會盡量拿錢補貼。

“8000塊的AJ你配穿嗎?”中國式巨嬰逼媽媽買鞋,路人看不慣了

在周女士兒子的眼中,他們老兩口就是一張可以隨時提現的銀行卡,不需要任何付出就能夠獲取自己想要的金額。不過周女士和老公逐漸年邁,往往是賺錢的能力趕不上兒子花錢的速度。

這一天,兒子突然約周女士到她打工大廈的樓下去吃飯,周女士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兒子見到她,不耐煩地說:“你怎麼才來啊!先給我轉8000塊錢!”

周女士嘆了口氣坐在兒子對面:“等下個月媽媽開了工資再給你吧,這個月真的沒有那麼多了。”

兒子瞬間憤怒:“等你開工資,你開工資我喜歡的限量版AJ鞋就賣光了!”

周女士知道兒子又要無理取鬧了,她儘量柔聲細語地安撫兒子,可兒子情緒越來越激動,甚至指責周女士生了他養不起,還不如不生。

“8000塊的AJ你配穿嗎?”中國式巨嬰逼媽媽買鞋,路人看不慣了

大約是看到周女士兒子“啃老”行為太過分,一個坐在他們旁邊的小夥子站了出來:“你多大了?還這樣逼著你媽媽給你買鞋,你應該已經工作了吧,有能力的話就自己買,沒能力的話就不要妄想。你如果一定要買,我可以借錢給你,但是你要掂量一下,你自己真的額有能力還嗎?如果沒那個能力,就問問你自己,8000塊的AJ你配穿嗎?”

周女士的兒子聽到這樣的話,只能無力地反駁幾句,最後氣呼呼地扔下母親狼狽離開。周女士對於有人站出來替自己擊退兒子的無理索求,既感激又尷尬,畢竟這樣的“巨嬰”是自己溺愛出來的。

“8000塊的AJ你配穿嗎?”中國式巨嬰逼媽媽買鞋,路人看不慣了

父母的“愛”可能成為溫暖孩子的暖陽,也可能成為禁錮孩子心智成長的枷鎖,“不懼怕”、“不擔憂”、“不思考”、“不負責”這些標籤會貼在孩子心中,影響到未來的成長,導致叛逆、不孝、啃老……

父母的溺愛會給孩子帶來哪些“不一樣”的影響?

1、我的眼裡只有“我”——自私、偏執

家長過度寵愛孩子,常常會給孩子留下“我最重要”的心理感受,會自覺“優越”,他們眼中只看得到自己的需要,看不到他人需求。自私、偏執、不願意分享這些劣習使得很難再社交中獲得他人的好感。

解決方式:針對這種的孩子,家長要及時引導孩子“自私自利”的潛意識,降低孩子“唯我獨尊”的家庭地位

,對於孩子提出的無理要求要學會說NO。

2、我的世界只有“我”——孤僻、難處

很多家長不願孩子過多地接觸外部世界,這無形之中在孩子與世界之間立起了一道厚厚的城牆,導致孩子的個性越來越孤僻,對外界產生牴觸,不願意與他人接觸,甚至是少言寡語不愛表達。

解決方式:家長應當把孩子們的自由還給他們,多鼓勵孩子們走出去,多看、多聽、多玩、多交,與同齡人共同享受陽光下玩鬧帶來的樂趣,使孩子們不再孤僻、更有親和力。

3、我的地盤“我”做主——霸道、蠻橫

前段時間《少年的你》上映後,人們再度聚焦到了校園霸陵這一很難界定和解決的問題上。很多孩子從小嬌生慣養,在他們的三觀之中,“自我”才是最重要的存在,在他們的“地盤”之上他們是絕對“王者”

,如果有人不順從、不聽話,他們就會想要“教訓”對方,毫無道理可言。

解決方式:在孩子們小的時候,要改變“你要我給”的親子關係,要讓孩子們懂得,不是所有他心之嚮往都能夠得到、不是一切他心之期待都能夠實現,要學會讓孩子控制慾望、控制脾氣,懂理識禮。

“8000塊的AJ你配穿嗎?”中國式巨嬰逼媽媽買鞋,路人看不慣了

很多成功的人,在小的時候都有良好習慣的養成,而家長潤物無聲的早期教育正是促動孩子成才的關鍵。不做“慣子”的無底線父母,要做“管子”的睿智家長。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