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不是戰爭最少,和平期最長的朝代?

史書行者


宋朝的戰爭情況其實和漢唐一樣,平時小打小鬧,關鍵時刻給你來一票大的。漢朝的時候王莽篡漢,導致15年改弦更張。唐朝時安史之亂,導致唐朝統治者一蹶不振。

同樣的道理,宋朝時靖康之役,導致北宋滅亡。趙構南下建立了南宋王朝,苟延殘喘了一百多年。

很多人認為宋朝是相對和平時間比較長的王朝,其實這是對的。因為宋朝所採取的政策,是歲幣政策,也就是拿錢買和平。

土豪的世界,你是不會理解的,當時宋朝實在是太發達了。經濟局勢直奔資本主義了,要不是蒙古大爺們用腰間的跨刀砍斷了這條發展之路,我們才是最先進的國家。

01澶淵之盟簽訂後,宋遼保證了百年的和平。

宋太宗趙光義在奪取了皇位以後,發誓要完成哥哥的遺願,一統天下,收復燕雲十六州。他最初做的還是不錯,至少滅亡了北漢。

可是在於遼國大戰的時候,被人家蕭太后孤兒寡母連續打敗了兩次,從此宋太宗再也不提北伐的事情,對遼國採取了防守態勢。這一段時間算是宣告暫時和平了。

準不從,而使者來請益堅,帝將許之。準欲邀使稱臣,且獻幽州地。帝厭兵,欲羈縻不絕而已。有譖準幸兵以自取重者,準不得已,許之。帝遣曹利用如軍中議歲幣,曰:"百萬以下皆可許也。"準召利用至幄,語曰:"雖有敕,汝所許毋過三十萬,過三十萬,吾斬汝矣。"利用至軍,果以三十萬成約而還。河北罷兵,準之力也。---《宋史》

宋真宗上臺以後,遼國蕭太后打算南征,帶領大軍南下。這個時候宋真宗居然打算南下避難。好在主戰派的寇準等人,強行讓宋真宗前往前線督戰。

最終戰事雖然有利於宋朝這一方,可是因為宋真宗趙恆懼怕遼國大軍,便跟對方簽訂了澶淵之盟。

  1. 所謂澶淵之盟,也就是宋朝和遼國是兄弟之國,但是作為哥哥的宋朝,每年要給弟弟遼國10萬兩白銀、20萬匹絹作為歲幣。並且以白溝河為邊界。
  2. 此後遼宋之間,長達百年,都沒有出現過大規模的戰事。而且兩國在邊境設立了市場,以便於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
  3. 其實對遼國來說,這是比較沾光的一點。契丹人口稀少,南下不足以征服整個宋朝,也沒有先進的制度來管理龐大的宋朝。

對宋朝來說,雖然是花了一點錢,可是這點錢比起和親的漢唐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再說了宋朝真的很有錢,花點錢換取和平,是真的划算。

02靖康之役後,南宋猥瑣發育了百年。

時間到了北宋末年,這個時候的遼國已經被宋朝和金朝給滅了。金朝人並不感謝宋朝,反而南下佔領了宋朝的大片疆土。

懦弱的宋徽宗壓根就不敢與金朝決戰,他選擇將皇位傳給兒子宋欽宗,把所有問題都交給兒子來處理。

沒想到的是,金朝人南下的速度非常快,席捲之下,寸草不生。他們將汴京城包包圍,將北宋皇室、朝臣基本全都給抓了。

夏四月庚申朔,大風吹石折木。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歸。凡法駕、鹵簿,皇后以下車輅、鹵簿,冠服、禮器、法物,大樂、教坊樂器,祭器、八寶、九鼎、圭璧,渾天儀、銅人、刻漏,古器、景靈宮供器,太清樓秘閣三館書、天下州府圖及官吏、內人、內侍、技藝、工匠、娼優,府庫畜積,為之一空。辛酉,北風大起,苦寒。---《宋史》

這一奇恥大辱之後,北宋宣佈滅亡。唯一逃出來的是宋徽宗的兒子趙構,他在南方建立了南宋王朝,延續了宋朝的命脈。

這個時候的南宋一直處於北伐和議和之間徘徊,整個宋高宗一朝,都沒有平息過這一場爭論。直到岳飛被殺以後,基本上確立了議和為主的國家策略。

  1. 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趙構當然不惜出賣部分國家的利益。與此同時,趙構換來的,還是南宋地區的和平。
  2. 南宋的地盤雖然不大,可是一直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因為北伐的呼聲一直都不是很高,即使後來岳飛被平反,宋孝宗打算北伐,也因為隆興北伐的失敗而告終。
  3. 宋光宗時期,韓侂冑等人揚言北伐,可惜大敗而歸。此後宋朝再也沒有什麼有規模的北伐活動。可以說這一段時間的南宋,是相對來說比較和平的南宋。

所以南宋時期的經濟,非但沒有落後,反而比以前發展的還要好,這是出人意料的一點。也因為宋高宗南遷,使得江浙地區,終於第一次在歷史上成為了全國的經濟重心。

03宋朝重文輕武,所以相對來說更看重和平。

趙匡胤是武將出身,他在自己的老大哥周世宗柴榮去世後,武力奪取了皇權,取代了後周建立了北宋王朝。

從此以後,趙匡胤就有了心病,他似乎認為武將帶兵就是一種威脅。自己得了這種病也就算了,導致後世宋朝的每一代皇帝,基本上都得了這種心病。

遲明,逼寢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諸校露刃列於庭,曰:"諸軍無主,願策太尉為天子。"未及對,有以黃衣加太祖身,眾皆羅拜,呼萬歲,即掖太祖乘馬。太祖攬轡謂諸將曰:"我有號令,爾能從乎?"皆下馬曰:"唯命。"太祖曰:"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汝輩不得驚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庫、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賞,違即孥戮汝。"諸將皆載拜,肅隊以入。---《宋史》

趙匡胤選擇杯酒釋兵權,將武將們手裡的大權都給收走了。後世的宋朝皇帝則是將武將的地位給貶低了。

同等地位的文官,一定比武將地位高,就算是兩臺轎子在路上遇到,武將也得靠邊給文官讓道。這種風氣傳揚下來,還有哪個人願意習武呢?

  1. 所以宋朝著名的武將十分稀少,我們所熟悉的幾個,比如楊家將的楊業是從北漢收服的,大將軍狄青是被文官集團搞崩潰的,就連民族英雄岳飛,最後也落得個不得善終。
  2. 宋朝這幫著名武將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由此可見這不是個例,而是宋朝的一種通病。這種病沒有治好,那麼宋朝的軍事實力就一定提升不上來。
  3. 這一點宋朝皇帝自然也是考慮到位了,他們也不願意打仗。因為打仗就會用到武將,戰爭時間拉長的話,武將掌權的機會就大,這不利於自己的統治。

所以他們寧可賠點錢了事,也不願意把權力放給武將。後世認為他們是為了天下太平才這麼做,那可真是高看這幫統治者了。

他們全都是為了自己的統治,才會賠錢了事,反正這些錢又不用自己出,從老百姓身上平攤下來,一個人也是微乎其微的了,最後還能換一個美名,豈不快哉?

總結:與丟了江山相比,賠錢算什麼?

宋朝皇帝對戰爭的冷處理態度,導致了宋朝長期的和平狀態。其實我這麼說,一下子說破了很多統治者的心態。

因為亂世才會出英雄,而太平時候,不管這個人有多大本事,他也翻不上天。所以太平盛世也是皇權的保障,兩者基本是相輔相成的。

宋朝犧牲尊嚴和歲幣,換取來的和平,的確值得珍惜。不管和平到來的目的是為了什麼,至少百姓能過上太平日子。總比那些一出生就要喊打喊殺的皇帝強得多吧。


江湖小曉生


宋朝經濟得到發展,不過戰爭也多,面臨北方西南等少數名族的挑戰,有大戰也有小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