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到中年,苦不外露,難不訴說”,你認為呢?

合肥寶迅


每個人可能都有一段成長過程,年輕時遇事不沉著,遇到一點挫折就叫苦不迭,想要得到別人的安慰與同情,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懂得,每個人生活都不容易,都有不如意的地方,不必要有一點痛就呲牙咧嘴唯恐天下不驚,不必誇大自己的痛苦來感動自己,而且,在正經歷更大痛苦的人眼裡這是矯情。所以,為什麼說“人到中年,苦不外露,難不訴說”,因為,都在悶頭咬著牙前行,秋風雖起,依然在寒若冰霜的傷口上笑魘如花,迎風而行。



嶺南暮雨



正常情況下人到中年,過去是兒孫滿堂,老人長壽,有田有宅,就是家庭美滿興旺的標誌。現在是兒女成家立業,考上大學,有一份體面的職業,有房有車,身體健康就是幸福家庭的標誌。

但是社會上總是幸福與苦難並存。在快樂的家庭這外,還有好多由於健康、經濟、情感、婚姻、親情等因素造成了無情的傷害。有的窮困僚倒,有的債臺高築,有的長病不起,有的無房立身,有的親人交惡。有的中年喪子。有的事業失敗,有的情場失意。給中年人造成這些苦難的原因各不相同,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都有一桶說不出的苦。


有的人喜歡把自己的苦難向別人訴說,表面獲得了自己心裡上的安慰。其實你降低了自己身價。有的人會給予你精神上或物質上的幫助;但有的人會在心裡看不起你。一個苦難纏身的人不要把倒黴氣傳給我們,離你三丈遠,走路總避開你。有的人會在心裡笑話你,年青的時候行英雄,現在遭報應了。時間長了,苦難家庭或苦難人,就成了這個家庭在社會上的標籤。


有的人選擇了“苦不外露,難不訴說”,這是選擇了堅強,自己的苦難只能由自己承受。不需要向別人訴說,博取別人的憐憫,更不需要別人的資助。他們感覺到人情大似債。別人對自己的幫助,自己無法回報,就是自己終身的債務。不能還清人情債,更會加重自己的心裡壓力。再一個方面就是不願意生活在異樣的眼光之下。我不向別人訴說,別人就不知道,或者只有少數人知道。別人不會有意或無意來捅自己的傷疤,讓自己痛不育生。這樣人可能在沒有人的時候一個痛哭,發洩自己內心的傷痛;可以自己過著常人不可想象的簡樸生活,沒有豐盛的飯菜,沒有寬敞的住房,沒有昂貴的衣著,沒有高檔的家電。雖然在他們的身上有二張不同的笑臉,一張是展現在人們面前的陽光,另一張是在自己內心的痛楚。但他們在人們的面前獲得了尊重,在人格上沒有降價。


有了自己的自信和努力,困難總會過去。靠別人只是一時的,靠自己才是一世的。所以說“人到中年,苦不外露,難不訴說”。

關注“冬天的牛棚”,來牛棚喝茶交流職場疑惑


冬天的牛棚


相當贊同這句話。

雖然才過而立之年,但是已經深刻體會到上面的話的含義。

剛開始創業時,碰到了很多困難。有時候難免希望找人傾訴。但是效果並不理想。家人會告訴你,既然難受了就放棄吧。親戚會告訴你,為什麼要創業呢?上班穩定拿死工資,風險又不用自己承擔。朋友會告訴你,能力不足,大環境也不好,就不要創業了。

不誇張,在2年多以前,我幾乎和所有的家人,親戚,朋友走到了一條直線的兩邊。中間看似距離很短,但是夾雜著一條鴻溝永遠跨越不過去。


那個時候別無它法,我一個人咬牙苦撐,總算展現了自己的能力,頂住了別人的質疑,經營也維持在盈利的狀態。

以前我是一個十分愛說話的人,見到陌生人都能自來熟那種。但是隨著經歷了一些事情,變得越來越沉默。很多時候只是泡一杯茶,坐在陽臺上,靜靜的看看窗外的風景。

真正的感同身受是很困難的,大多數情況下只能自己默默的流著淚承受,然後去改變現狀。

尤其是人到中年,更應該保持心境的平和,淡然的正視苦難,就讓心中的傷痛隨風飄散吧。


la776


我認為是這麼回事。人到中年父母已經老了,孩子還在成長,遇到苦,再苦再累也不會說,也不能說。如果你的苦 你的難逢人就說,正好暴露了你的淺薄。中年的苦,是一種責任,為了給家庭少一些負累,寧可自己默默忍受。





玲姐生活錄


任何時候都埋在心裡承受!自己!自己!自己!


卜神一開心結


你笑,這個世界陪你笑

你哭,這個世界還是笑

人到中年,如果還是喊苦喊累,碰到一點難處就四處訴說,那是沒有成熟的表現!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只有努力,只有隱忍,用好的結果來撐起一片天!

人到中年你還是過的很苦,那是你在償還以前欠下的債!

所以不要表露你的脆弱,失敗沒有人同情,成功才是值得跟人分享的!


唯物理科生


話說的有道理,到中年了,還沒混出來個人模狗樣,苦只能自己承擔,淚只能自己往肚裡咽,不要去找任何的同情,因為所有人都在看你的笑話,只要你不說,別人就無法知道你的軟肋,也無法觸動你的痛點,保持沉默,到了中年很重要,不要指望著你的親戚朋友來給你開導,因為你已經到了中年,所有的酸辣苦甜也都嚐到了


劉鐵軍的四季


我認為是對的,人到中年,苦不能和父母說,我怕他們擔心,難不能和孩子說,怕他們心有陰影,可能這是一種成長,一種為了家庭的努力,也是責任和對自己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