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流行了數百年,真的一無是處嗎?怎麼看現代“類八股”?

那曾經的一片橄欖綠


八股文的歷史

八股文流行了1300多年,從宋朝開始有了雛形,發展到明清鼎盛時期,直至“五四”以後逐步廢除。

八股文能夠延續數百年,自然有其存在道理,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科舉制度

中國的科舉制度是從隋朝開始執行,隋以前選拔人才是世襲,舉薦等制度。

科舉制度是封建時代所可能採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形式,他擴展了封建國家引進人才的社會層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層社會的人士進入統治階級。特別是唐宋時期,科舉制度正當發展成熟之初,顯示出生氣勃勃的進步性,形成了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一個黃金時代。

科舉制度發展到後期,由於為了取士標準的統一,內容越來越侷限。要求按八股作文,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後四個部分每部分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起來共八股。舊時科舉,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氣說話,四副對子平仄對仗,不能用風花雪月的典故褻瀆聖人,每篇文章包括從起股到束股四個部分。

隨著越來越嚴格的框架,嚴重束縛了考試自由發揮的空間,形成了死板僵化的文風。也不利於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

現實意義

1:當今社會中,在公文類寫作,有些人為省事,照搬格式,添加內容,有八股痕跡,不可取。

2:一些考試中,所提要求死板,比如在外語考試中就有類似現象。


雨落一方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我是大白(●—●),提一下自己的小見解請各位指正。


八股文,主要是指科舉考試中的文章體裁,興於明清,是歷代中國科舉制度中考試內容的最後一個體裁。

是否一無是處,首先要看科舉考試的興起,以及考試內容的發展。

科舉考試萌芽於南北朝,起於隋朝而又在唐朝成為進入朝政的最佳方式流傳了一千多年,太宗皇帝一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讓科舉制度成為讀書人一步登天的門檻。


萌芽期的科舉考試我們不提,科舉真正意義上成為讀書人正統出路是在唐朝時期。

唐朝設立有“秀才、明經、進士”等等很多科目,但是有明經和進士科最受人歡迎。我們初中歷史課本評價過“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來描述兩個科目獲取的難易度。其中,明經簡單,主要考試默寫,背誦經典,直到唐玄宗時期才加了針對時勢的策論。

進士科最難,太宗的時候主要考試實務,要面對現實問題進行觀察思考,做出對策。高宗時期,增加了帖經、雜文,而雜文主要是包括詩、賦、箴、銘、表、贊等等,考核的是考生的個人才華。等到了玄宗時期,詩賦文章反而成了重點。

宋朝時期,科舉延續唐制,很重視考帖經、墨義和詩賦。進士科只要學習詩詞歌賦,明經科則是死記硬背,不通義理不會運用。王安石任宰相後,取消詩賦、帖經、墨義,用經義、論、策取士,也就是說強調進士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但是因為王安石變法遭到守舊派反對,所以考試內容經常會變。

元朝的科舉只是名義上的科舉,我們不提了。到了明朝,朱元璋恢復科舉,公佈《科舉成式》,明清科舉體系成立一直延續到滅亡為止。《明史》中,說是朱元璋和劉伯溫定的八股文,且就當真討論。八股文每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等固定段落組成,要“代聖賢立言”。文章是詮釋經書的義理,並要求據題立論,所以很少有作者自由闡發的空間,延續幾百年後,逐漸成為束縛讀書人思想的東西。

看到這裡,有人可能認為八股文實際上是對考生策論的束縛,但實際上看起來,它本應當是用於平衡策論和詩賦之間的方法。

詩詞歌賦考較考生才華,策論考核考生處理政務的能力,實際上兩者缺一不可。但是詩詞歌賦不能轉換為工作能力,所以明清逐漸減少了對於詩賦的考試,但是古代文人對文章美的追求其實是無法控制的,所以才有了八股文體的出現。

宋朝時期經義考試,有人為了文章好看故意寫成四六駢文,但實際上並未對文章寫作方法提出要求。到了明清時期,朝廷便規定體裁,讓文章變得更好看一些。

為什麼不恢復詩賦考試?

第一,科舉考試耗費精力物力人力極大。為了防止作弊,需要彌封、謄錄,宋英宗時期有每年一次改成三年一次。

第二,詩賦考試需要閱讀大量經典書籍,對於寒門子弟來說,讀書的成本過高,對於豪門大閥,考詩詞歌賦更加有力一些。從宋朝往後,門閥制度已經對朝政行程不了太大的影響了。

第三,詩詞歌賦主觀性不如寫文章談觀點,需要考生到京城尋找高官或者豪門揚名。唐朝時期考生進京之後都要跟豪族官員打交道用以揚名。王維用音樂《鬱輪袍》結交玉真公主,19歲就順利通過進士科考試,對比50少進士而言,真的年輕。而朱慶餘的《近試上張籍水部》一詩,直接問了科考主考官,“我能不能行”。此種取士方法並不可取。


另外,因為八股文有固定格式,考官能根據內容可以快速的做出客觀評價。而且讓讀書人為了做官只讀四書五經,便於封建王朝統治者進行官員的思想控制,也是建立門檻篩選人的方法之一,明朝時期考上進士之後,也需要到翰林院繼續學習。


寫到這裡,應該知道八股文出現早期是有很重要的意義。只不過限定了體裁,也限定了人的思想發揮。後來就出現了,只讀四書五經的腐儒,《儒林外史》中對這種人進行了辛辣的諷刺。

“四川如蘇軾的文章,是該考六等的了。”“學生在四川三年,到處細查,並不見蘇軾來考,想是臨場規避了。”說罷將袖子掩了口笑。又道:“不知這荀玫是貴老師怎麼樣向老先生說的?”範學道是個老實人,也不曉得他說的是笑話,只愁著眉道:“蘇軾既文章不好,查不著也罷了”

這時候的范進已經不是我們讀書的時候剛剛中舉的瘋舉人了,而是做了山東學道,正三品的高官連蘇軾都不知道是誰。這時候的八股文已經毫無意義。


現在的“類八股”,也不一定不好,至少在提高寫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對於初學者來說,模仿永遠是第一步,只有模仿的好了才有機會跳出機杼,寫出自身風格來。但凡稍微有點追求的寫作者,都不應當把“八股文”作為自己的限定,必要的時候一定要脫離他自成體系。


字寫了不少,如果覺得我寫的有道理的,請各位勞煩點個贊,大家談論一番。謝謝,也請頭條高抬貴手,不要再摺疊我的回答了,天地良心全部都是我一字一句打上去,全都是自己的想法的思路。


大白愛閱讀


八股文也並非是一無是處,至少要完成八股文首先得有點學問才行啊,從這方面來說八股文也是帶有善意得一種文體,畢竟八股文需要的是對四書五經國學經典爛熟於心,制定了嚴苛的答題要求,不允許自由發揮。

要著眼於實用性來說,八股文確實有點一無是處的意思,但對於選拔人才來說還是有其積極意義的。八股文最讓人詬病的就是答題要求嚴格到荒唐的程度,這完全限制了學子的創造力。

可是話說回來,如果在這麼嚴苛的答題要求下也能獲得優秀的成績,百分之九十九都會是才華出眾的人。

因為要挑戰八股文裡面的諸多限制要求並取得優異成績必須要具備兩點:

第一,學富五車的國學知識儲備量,沒有非常豐富的傳統文化知識是絕不可能信手拈來應答如流的。

第二,要有非凡的智商,這個對智商的要求體現在對八股諸多限制的完美解答與應對,再者能海量的儲備知識量,這都必須高智商才能做的好。

所以八股取士,一般能上榜的都是由能力的,特別是靠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取得好的成績併名列前茅的,肯定是非常有才華的人,以後為官的能力也自然不會平庸。

其實我的意思並不是八股考的好,然後當官了會因為八股中的知識獲得在仕途上的能力,可能考試的內容一點都用不上,而八股考試只是能反應一個人的學問和智慧,有這兩點那就是才華出眾的人,所以八股文只是間接的證明考生的能力而並非是八股文制度本身有多好。

如果要說優點,唯一的就是它太難,難得東西當然得腦瓜兒好才能解決,既然有好的腦瓜了,還怕沒能力嗎,但八股文總體來說是一種不值得讚美的考試形式,因為它限制太多,這樣會在無形種束縛當時考生得創造性和想象力。


慕華清秋


大家好,我是隨依,來回答一下這個關於八股文的問題。

要說現代“類八股”就要先追根溯源,看看什麼是八股文。

“八股文”指的是有八個部分的文章,有固定的文體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而所謂的股,有對偶的意思。

古人一考定終生,八股文是舊時科舉制度中規定的考試文體,寫作有著嚴格的要求。文章寫的內容,論述的觀點要根據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等書而展開,不可以隨意發揮的。一方面,這種固定死板的文體和命題範圍,禁錮思想,但從另一面看,這也給了庶出子弟公平的競爭環境,使寒門苦讀之人也有與貴族競爭的能力。我想,作為我們這樣的現代人,是無法理解“范進中舉”中,范進的心情的。

科舉制度在清朝末年走到了盡頭,各地逐步建立起各級新式學堂。不過在現代中國,科舉制度被廢除了,但考試製度還是延續至今。所謂現代“類八股”想來在說現代高考的作文。不可否認,我們應該倡導多元化發展,但在高考這樣的大事上,實用穩妥的應試作文,更為保險。無論是議論文、記敘文或說明文,尊崇一定的格式,背誦一些範文,在考試的時候加以套用,即便不會獲得出彩的高分,也可以拿到中等偏上的成績。在當下,我能夠理解現代“類八股”的存在,並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更希望,我們的教育能更多元化,升學道路能更多一些,給學生更多的發展和創造空間。


隨依



第一個問題,關於八股文的評價:

辯證法告訴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若說八股文一無是處,那就完全否定了八股文的積極作用。

科舉考試內容從隋唐開始到明清,有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隋朝主要考策論,唐代科目漸多,但以明經和進士兩科為主。明經以經學為考試內容,進士以詩賦為考試內容。宋初,大體沿唐制,至神宗朝改革科舉,改詩賦、站括、墨義取士為經義文章取士,這是科舉史上一次重大的變革。到了元代,考明經經疑和經義,古賦及經史時務策等。其考試原則為“舉人宜以德行為首,試義則以經術為先,詞章次之。”(《續文獻通考》卷三十四《選舉一》)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依然以“經術”為先,實行八股取士制度,但八股文不是唯一的考試內容。除了考八股文外,通常還要考帖詩、策論等,但八股文是最重要的考試內容,所以明清科舉也被稱為“八股取士”。

自明末以來,反八股文的呼聲逐漸高漲,以顧炎武、王夫之等影響最大,批判者的主要觀點莫過於八股文形式呆板、空疏無用,內容不寬泛、束縛人們的思想,選拔不出人才云云。但實際上,我們也必須承認八股文的歷史功用。

顧炎武像

首先是促進思想統一和社會穩定。八股文出題限定在四書五經中,以朱熹《四書章句集註》作為解經立說的依據,這樣不僅宣揚了作為統治思想的程朱理學,也選拔出了與統治思想相符合的人才,繼而為國家統治服務。也就是說,統治者是藉此為各官吏階層選拔政治思想合格的預備人才,而非專業性的技術人才,朝廷也並非要在文中見士子的思想,只是想通過該形式來引導士子,強化統治。

文錦堂刊《四書章句集註》

我們不妨來看一篇王守仁的作品:

題目: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
正文:
聖人於心之有主者,而決其心德之能全焉。(破題)
夫志士仁人皆有心定主而不惑於私者也,以是人而當死生之際,吾惟見其求無慚於心焉耳,而於吾身何恤乎?此夫子為天下之無志而不仁者慨也。(承題)
故言此而示之,若曰:天下之事變無常,而生死之所繫甚大。固有臨難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亦有見危授命,而殺身以成仁者焉,此正是非之所由決,而恆情之所易惑者也。吾其有取於志士仁人乎!(起講)

所謂仁人者,以身會天德之全,而心體之光明,必欲有以貞天下之大節。(起二股)
是二人者,固皆事變之所不能驚,而利害之所不能奪,其死與生,有不足累者也。(過接)
是以其禍患之方殷,固有可避難而求全者矣,然臨難自免則能安其身,而不能安其心,是偷生者之為,而被有所不屑也;
變故之偶值,固有可以僥倖而圖存者矣,然存非順事則吾生以全,而吾仁以喪,是悖德者之事,而彼有所不為也。(中二股)
彼之所為者惟以理,欲無並立之機,而致命遂志,以安天下之貞者,雖至死而靡憾;
心跡無兩全之勢,而捐軀赴難,以善天下之道者,雖滅身而無悔。(後二股)
當國家傾覆之餘,則致身以馴過涉之患者,其仁也而彼即趨之而不避,甘之而不辭焉,蓋苟可以存吾心之公,將效死以為之,而存亡由之不計矣;
值顛沛流離之餘,則捨身以貽沒寧之休者,其仁也而彼即當之而不懾,視之而如歸焉,蓋苟可以全吾心之仁,將委身以從之,而死生由之勿恤矣。(束二股)
是其以吾心為重,而以吾身為輕,其慷慨激烈以為成仁之計者,固志士之勇為,而亦仁人之優為也。視諸逡巡畏縮,而苟全於一時者,誠何如哉?以存心為生,而以存身為累,其從容就義以明分義之公者,固仁人之所安,而亦志士之所決也,視諸迴護隱伏,而覬覦於不死者,又何如哉?是知觀志士之所為,而天下之無志者可以愧矣;觀仁人之所為,而天下之不仁者可以思矣。

僅從文章來看,儒家倫理道德對士子的影響還是很深遠的。

其次是對文化教育的普及。八股與以往的考試內容相比,圈定了考試範圍,這樣一來,難度其實是減小了,所以平民子弟的學習、仕進機會大大增加了,無疑也促進了階層流通。

當然八股文在知識檢測、防範舞弊、易於閱卷等方面的考試功用也不容忽視。

因此,簡單說八股文一無是處是不可取的。

第二個問題,關於現代“類八股”:

如今的“類八股”多指像古代八股文一樣格式基本固定的文體,主要是部分應試文體(如高考議論文體的作文、申論文章)或其他應用文等。私以為如果為了應付考試或工作等固定場景而必須採用這種“類八股”文體,那無可指摘,畢竟其合理性也是顯而易見的。除此之外的其他場景也應該充分考慮其實用性,不可一概抹殺。


高明揚:科舉八股文專題研究等


原何


八股文如果真的一無是處,又怎麼能流傳數百年呢?現先針對這個問題陳述一下個人看法。

1.八股取士起源於明代,清代也繼承下來。兩個朝代加起來五六百年時間。明清朝廷通過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選拔了眾多的人才,構成了全國的官僚機構,對全國範圍進行管理。這說明通過科舉制度錄用的人是符合統計階級管理人民群眾需要的。八股取士制度在選材用人方面是發揮了巨大作用的。

2.八股文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參加考試的人要在這個固定的形式中發揮個人聰明才智,寫出讓統治者認可的佳作。我們說明清兩代士子肯定寫出了很多優秀的八股文。或者說這些優秀的文章能給後世學子當作寫作範文。八股文只是在清朝末年,當西方的船堅炮利打開中國大門宣告了我們的落後以後,大批愛國志士尋求救國之道,這時候僅僅侷限於四書五經的八股文成為眾矢之的。我們看到八股文阻礙了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

3.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的劣勢是因為它不能夠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它需要改革。而不是一棍子打死。我們很高興今天的高考制度,實質就是以前的科舉制度。只不過要測試的內容不再是一篇八股文,而是緊密貼和時代需要的文理通行的全面考試取材。新中國建立後,通過高考制度培養了大批獻身四化建設的人材。

如何看待現代“類八股”?

個人覺得應該從正反兩方面來看待。從正面來看,八股文邏輯嚴密,論證事物充分,在當今時代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或者說八股文的形式是可取的。通過這種幾百年驗證的論述性文章結構來論證當代的各種領域的問題,以此推動社會進步。我們為什麼不能支持呢?

從反面來看,寫類八股,不要為寫而寫。如果還像以前的八股文,寫的內容還是四書五經,論證的還是天馬行空,不著實際,那就屬於必然遭到聲討的廢物了。如果是學習的八股文的論證技巧,用於現代社會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與當代實際相結合的,提出的論點是有利於推動社會發展的,是類八股,是議論文,更甚至是八股文,又如何呢?



谷底001


八股文是古代科舉考試專用的一種文體,是否有用可以用律詩來作一個簡單的類比。

律詩一般為八句,是中國古代極其常見的一種文體,基本講究是一、二、四、六、八句押韻,三四、五六句分別對偶。當然還要講究語調平仄。單要做到上述任一條並不困難,但是綜合起來全盤考慮就複雜了。所以,律詩在古代就是一種很難的文體。只有極具文學才華,廣讀詩書,富有文學創造力的人 ,才能做到上下兼顧,彼此照應,寫出一首好詩。

而八股文的講究就更多了,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後四部分每部分要有兩股排比對偶文字,同樣有平仄對仗。單看這些基本要求就比律詩複雜上很多了。更要命的是對內容的嚴格要求了。律詩可以用一個人所涉及的所有文學知識來創作,題材不限。而八股文必須用儒家經典的原文作題目,用孔孟的語調來論述,內容上也不能詩情畫意、風花雪月。這就要求作者有不僅要有相當的文學功底,還必須對儒家經典有極其深入細緻的研究。

以上可以看出,八股文的寫作是對一個人能力的極大考驗,就選才制度上來說,它是一個極其科學的設計,能夠真實的反映一個人的文化水平。是科舉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科舉制度也被認為是中國古代優秀的人才選拔制度。因此八股文本身客觀地看是一種優秀的工具,只是它和科學制度一樣被內容被侷限於儒家經典,受封建文化思想束縛。就從批判繼承的觀點來看它和科舉制度兩者,都是糟粕於精華並存,作為一項制度,是優秀的,作為一種文化,是有侷限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