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降臨》排名再靠後,是實力不及還是選曲不適合競技舞臺?

承接上期《神樹》,華晨宇新一期《歌手》中帶來下篇《降臨》,將大愛寓意以歌,用他自己的方式演繹心中的音樂世界。


華晨宇《降臨》排名再靠後,是實力不及還是選曲不適合競技舞臺?


這首《降臨》具有北歐90年代new age類音樂的影子,三拍子的細分重組節奏、獨具特徵的和絃級進、DORIAN吊飾、極具早期enya(恩雅)⻛格的人聲群音響元素等,這些都特別能夠彰顯這首曲子帶有北歐早期new age的⻛格特徵。


new age ⻛格的音樂最重要的強調點,是強調一種不存在於世間的聲音場。反觀早期此種⻛格的曲子,多半在當時來講是比較先鋒的,他們追逐一種不同聲場下產生的交錯(比如洞穴混響的部分音高樂器與教堂混響的人聲,再搭配上無法確定特徵環境的電子音色),通過這種交錯傳導出一種神秘而優雅的色彩。這一首《降臨》在編曲上很好地還原了new age 獨特的聲音色彩,不過對這種“聲音場”的呈現效果卻敗在了電視混音這一桎梏上。


華晨宇《降臨》排名再靠後,是實力不及還是選曲不適合競技舞臺?


《降臨》這首曲子本身的品質是非常不錯的,編曲的層次、精簡化的和聲、以及唱詩班類風格的語句,都是特別值得稱道的地方。但是,這種歌曲其實只適合兩種地方,一種是studio,一種是擁有教堂混響的場地,所以這次從電視機裡呈現出來的混音效果,必然會被打掉非常大的折扣。


原因有二:第一是編曲的層次感變得模糊,不同混響的級別被電視錄製播放的方式無情壓制了。這首曲子,不論是伴奏的電子化氛圍音響,或是人聲的主唱和伴唱,還是電聲樂隊(吉他 /鼓),從電視播放出來之後層次都打了非常大的折扣。舉個最明顯的例子,這首曲子的人聲層次,按照實際質感來說,應該是要將主人聲和伴唱人聲分開的,但從呈現出的效果來看,歌曲只要進入到副歌段落之後,華晨宇的聲音就會完全被伴唱覆蓋住,個人的聲音質感淹沒在了模糊一片的人聲音牆裡。第二是這首曲子本身的段落結構的確不適合演出以及競技,作為一首優秀的競技類歌曲,是需要一定的炫技與一定的表演發展邏輯來驅動的。這首歌本身的編曲作曲內涵是沒有什麼可挑揀的,但是作為競技類比賽歌曲來說,它缺乏一定的炫技部分與表演發展邏輯,這首歌的類似於聖詠的演唱模式,註定了它不富有起承轉合這種中國傳統審美所具有的加分點,所以這首曲子輸掉比賽,並不是太奇怪的事情。


華晨宇《降臨》排名再靠後,是實力不及還是選曲不適合競技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