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歲高僧圓寂時,留下一個“戒”字,參透之後發現自己已是暮年

我時常會陷入沉思,在思考人生一世的意義與價值,可是想來想去,始終還是沒有大徹大悟,也許在明白道理與頓悟之間,確實還有很遠的一段距離。每個人的一生,看似十分簡單,可是又充滿各種複雜的東西,這些東西瞬息萬變,並且總在不斷影響著你。

有人會問,為何我們總是會感覺到各種憂愁或者悲傷呢?其實很簡單,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慾望,慾望能夠促使人瘋狂,也能夠促使人抑鬱,兩者之間只是相差一個得到與否,慾望得到滿足,人會興奮,慾望得不到滿足,人就會悲傷。

120歲高僧圓寂時,留下一個“戒”字,參透之後發現自己已是暮年

既然人生的憂愁來自於慾望,那如何才能讓自己少一些憂愁呢?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一個120歲的高僧,在他最後圓寂之時,給身邊徒弟以及後人留下一個“戒”字,想必這就是對慾望最好的辦法,可是想要戒掉慾望又何嘗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呢?


01 120歲高僧的一生

人生想要大徹大悟,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虛雲高僧也是活了一輩子,不斷總結自己人生經驗,不斷成長,才最終頓悟的,他臨死前說出的那個“戒”字,是對自己一生的概括,也是對後人的警示勸誡。

120歲高僧圓寂時,留下一個“戒”字,參透之後發現自己已是暮年

1840年,虛雲出生在福建泉州的一個官宦人家,取名為蕭古巖,他的出生,給已經年過四十依舊沒有子嗣的蕭玉堂帶來希望,卻也送走了母親一條小命。可以說他的出生算是一個傳奇,又是一個悲劇。

據說在他出生之前,母親顏氏曾經專門跑去觀音廟求子,後來終於在一個夢境中看見一個身穿青袍的長鬚老者,他頭上有個觀音,夢境結束之後不久,顏氏就懷孕,並且生下蕭古巖,因為出生時蕭古巖是被肉團包住的,母親顏氏原本就比較虛弱,一看到此景,十分恐懼害怕,就一命嗚呼了。

120歲高僧圓寂時,留下一個“戒”字,參透之後發現自己已是暮年

換言之,蕭古巖一出生就沒有了母親,這對他的人生還是影響很大。年少的蕭古巖不吃葷,喜歡清靜之地,不喜歡與周圍人一起玩耍,還醉心於經書研究。父親叫他去考取功名利祿,他也堅決不願意,只想青燈古寺,了此一生。

歲月流逝,不知不覺間蕭古巖已經長大成人,17歲的時候想離家去南嶽衡山出家,遭到父親再次阻止,這次父親直接給他娶了兩個老婆,並且將三人一起關在屋子裡,希望斷了蕭古巖的出家想法。

120歲高僧圓寂時,留下一個“戒”字,參透之後發現自己已是暮年

可惜父親最終沒有得逞,即使蕭古巖與兩個女子單獨在一起,也依舊沒有沾染女色,最終於1858年18歲之際,寫下《皮袋歌》,匆匆前往鼓山湧泉寺出家成了和尚,法名古嚴。

蕭古巖終於成為和尚,他一人居住在後山岩穴之中,不讓人打擾自己,也不願意與人接觸,吃著野菜,穿著破爛,恰似一個山間野人一般,他覺得這就是真正的大徹大悟。直到後來有一天寺中一個老法師融鏡大師開導點化他,蕭古巖才明白真正的修行並不是自己一人逃離世俗,而是應該積極入世,並且四處講學。

此後,蕭古巖一改往日模樣,從後山出來,去到民間四處講學,將自己多年以來修行所感悟的東西告知世人,點化那些還處於懵懂狀態之人,他的足跡遍佈全國各地,甚至連印度、緬甸等國家都留下自己身影。

120歲高僧圓寂時,留下一個“戒”字,參透之後發現自己已是暮年

在修行傳播自己思想的這條道路上,蕭古巖一走就是一輩子,他一直在不斷學習、不斷反思總結,不斷改變自己,更重要的是也在不斷成長,等到1959年,他已經快120歲時,在奄奄一息中留給徒弟們一個“戒”字,就是對自己一生最後的總結。


02 何以謂之“戒”

出世與入世之間,很多時候往往就是一念之差,你以為你躲避塵世,就可以剪斷煩惱,卻不曾想即使你已經躲到深山老林,自己內心的惡念以及萬千思緒依舊還是陪伴著你,倘若真的頓悟,那就是即使走在人群擁擠的大街,自己也能夠從容淡定堅守心中執念。

120歲高僧圓寂時,留下一個“戒”字,參透之後發現自己已是暮年

虛雲高僧最後留下的一個“戒”字,也許就是對我們人生一個很好的警示。為何自己會一生都在奔波,卻找不到內心的那份安寧呢?為何我們總在患得患失,得失之間充滿情緒變化呢?

這一切都是因為慾望惹的禍,因為慾望,我們會渴望得到很多金錢、豪車、豪宅還有更多美女,因為慾望,我們總也不能滿足自己所得到的東西,原本你只需要吃飽穿暖就是最幸福的事情,可是因為慾望,我們總在不斷攀比,吃的東西要比別人好,穿的要比別人高端大氣上檔次。

120歲高僧圓寂時,留下一個“戒”字,參透之後發現自己已是暮年

就是這些慾望,讓我們不斷迷失自我,不斷沉浸在慾望之中,不斷沉浸在索取之中,久而久之,人生真正平淡而樸實無華的幸福也就被我們逐漸淡忘,試圖用外在東西衡量內心幸福,總是一件徒勞無功之事。

王陽明的心學也說明過這一點,只有內心真實感受,才是人一生所真正追求的東西,其餘閒雜之事,多是對人生的干擾選項,我們應該戒掉。清朝曾國藩因為對色的慾望總會妨礙自己做成大事,就花很多精力去不斷戒色,終於讓自己可以忠於自己內心去做事,最後成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120歲高僧圓寂時,留下一個“戒”字,參透之後發現自己已是暮年

所以說人的一生,需要戒的東西就是慾望,戒掉那些無關的慾望,讓自己真正靜下心來,多去思考感受一下內心的真實感受,多去感受一下生活最真實平淡的幸福之情,這才是一輩子最終追求的大徹大悟,也是最高境界。

當你已經無慾無求,也便可以完全理智處理身邊之事,當你已經無慾無求,也就更加坦然面對生死,當你無慾無求,你才會真實感受這個世界的存在,才能拋開現象表面看到本質。這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又是一個人生需要不斷經歷的過程,只是倘若早點頓悟,一輩子也就會少走很多彎路,少很多憂愁。

120歲高僧圓寂時,留下一個“戒”字,參透之後發現自己已是暮年


03 結語

120歲高僧用一生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戒”字,看似十分簡單,想要參透卻又太難,也許人生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總在一瞬間就會決定最終走向,一個人的幸福也可能就是一念之間,你選擇了慾望,就要接受慾望帶來的摧殘,選擇了遵循自己內心想法,你雖然不能獲得多餘物質,但卻能得到更多安寧與幸福,兩者之間,該戒誰選誰,冥冥之中早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