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楚國強大,什麼導致它一蹶不振,淪為戰國七雄的末尾?

大馬哈魚12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首先要更正的一點是,無論是春秋還是戰國時期,楚國都很強大的。在戰國初期楚國經過楚宣王和楚威王的治理國力強盛,出兵攻打越國吞併了越國大量土地,一度讓楚國回覆到楚莊王時期的國力。在整個戰國時期,楚國綜合國力是各國中比較強大的。

《史記》中提到楚國“今楚地方五千裡,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但由於楚國在對外戰爭中一直處於被動地位,讓我們產生了楚國很弱的錯覺,但即使如此楚國也不是戰國七雄的末尾!

楚國在戰國中後期衰落的原因

1、落後的政治制度

在戰國時期,各個國家都在變法圖強,由奴隸制度開始向封建制度轉變,大力加強中央集權,但楚國卻依舊處於奴隸社會中,而奴隸社會的弊端嚴重製約了楚國的發展。整個國家發展十分緩慢。

2、人才的流失

在政治上,各國都在尋求人才,不問出身,只問才能。而楚國依舊是世卿世祿制度,無論在人才任用還是官職安排上面,都只注重血脈宗法。當時楚國的重要職務都由楚國公室把持著,這讓許多人才不願意到楚國來效力。到了戰國晚期楚國政治一直由昭、屈、景三族控制。

同時還造成了大量人才的外流,楚國的百里奚、范蠡、文種、伍子胥等流入了他國,戰國時代又有魏冉、甘茂、李斯等到了秦國擔任丞相,佔據秦國丞相的三分之一。

3、權力不集中

在楚國實行的是分封制,楚國的貴族擁有相當多的軍隊,而楚王直接控制的軍隊數量卻很少,楚王不能有效的調動軍隊,作戰時候也能以統一號令。甚至出現公族反叛的現象出現。

4、君主昏庸

從楚懷王開始,楚國的君主可以說一代不如一代,往往貪小利而亡大益。當年楚懷王與東方五國聯合起來實行連橫策略,對抗秦國,結果因為秦國“六百里商於地”而背叛了東方五國,造成了外交上的孤立。

懷王之後楚頃襄王沉迷酒色,專淫逸侈靡,不顧國政,導致後來被秦國打得兩次遷都,再也沒有起來過!

總結

以上就是楚國衰弱的原因,但即使如此,楚國也是瘦死了的駱駝比馬大,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中,楚國可以說是最難打的。所以,楚國並不是戰國七雄中的末尾!


登哥讀歷史


楚國的一蹶不振就要說到一件事了。那就是中國古代史上著名的張儀“詐楚”事件。

楚威王十一年(前329年),楚威王卒,子熊槐立,是為楚懷王。楚懷王剛登基的時候可算是雄心壯志,重用屈原等大臣,針對主要弊政進行一系列的革新,但是由於觸犯了楚國貴族的利益,導致了反對聲一浪高過一浪。時間久了,楚懷王也就放棄了。而當時呢秦國東進,與齊國爭霸中原,楚國西鄰秦東接齊,地理位置至關重要。

本來呢,楚國和齊國是盟友,秦國攻打齊國怕楚國出兵,所以秦惠文王派張儀出使楚國,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為條件,要楚懷王“閉關絕齊”,待楚、齊絕交後,張儀只承認獻地六里。楚懷王見受到欺詐,惱怒至極,舉兵伐秦,結果慘敗。

之後秦楚之間多次大戰,由於楚國失約在先,齊國也沒有幫助楚國,同時齊國聯合韓魏兩國落井下石,導致楚國一敗再敗,最終直到楚懷王三十年(前299年),楚懷王被秦昭襄王騙去秦國,客死咸陽,楚國國勢迅速衰弱,再不復強盛。


楓葉0829


春秋時期,楚國強大,什麼導致它一蹶不振淪為戰國七雄末尾的? 首先楚國在戰國七雄裡面真的是末尾嗎?並不是哦!但楚國在戰國時期確實沒有像春秋時期那麼出彩。

春秋時期,楚莊王問鼎中原,是赫赫有名的五霸之一,與齊桓公,晉文公並列。到戰國時期,楚國依舊是國土最廣袤的大國,人口眾多,物資富饒。是戰國時期的強國之一。但是楚國在戰國時代卻始終不溫不火,鮮有強盛一時的光彩表現。相比其它戰國遜色不少:魏國,戰國時期率先用李悝變法,戰國初期實力最強。 齊國,通過圍魏救趙,圍魏救韓兩次重創魏軍,打掉了魏國在戰國初期的霸權。後來戰國中期時兵力六十萬,和秦國東西稱帝。趙國,趙國中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使趙國成為戰國中後期能跟秦國在軍事層面正面硬剛的軍事強國。 燕國,戰國中期,燕昭王築黃金臺招攬人才,勵精圖治,最終任用樂毅統帥聯軍伐齊,獨佔七十多座城池,差點滅掉齊國。讓齊國從此一蹶不振。秦國自不必說,商鞅變法後奮六世之餘烈最終一統天下。可以說戰國時期諸國都有過獨領風騷的表現,唯獨韓國,楚國差點意思。韓國是受限於國小,地緣環境差。但申不害變法還是折騰了一下。而楚國基礎條件那麼好,為什麼依舊不溫不火?

因為楚國變法不徹底。戰國時期但凡想要強國,就一定要變法才行。變法的力度決定了這個國家對國內資源整合的程度,決定了強弱。楚國在戰國初期時,吳起主持過一次變法,但是 沒過幾年支持變法的楚悼王死了,舊貴族瘋狂反撲,殺死了吳起,變法夭折,楚國法令半新半舊。沒有深徹變法對楚國的影響具體有哪些?國君直接管理的土地人口比較少,大部分土地人口物資等掌握在世族手裡。屈,景,昭三大世族基本壟斷了楚國的軍政大權。綜合影響就是無法有效整合國力軍力。縱然擁有最多的土地,人口,物資,但是一到戰時,無法全部拿出來,或者各方力量不能統一步調,甚至相互掣肘,那它最終能發揮出來的力量就會大打折扣。

舉個簡單的假設,楚國總兵力有八十萬,秦國六十萬,魏國五十萬,韓國四十萬。在相互攻伐時,秦國國君可以輕鬆調動全部六十萬投入作戰,魏王能調動40萬,韓王能調動30萬,而楚王也許只能調動20—30萬。糧草,兵器等物資也可依次類推。這就是變法與否對於戰爭的直接影響。有資源是一回事,能否有效整合資源投入到對外戰爭是另一回事。楚國的情況就是雖然擁有雄厚的人口物資等資源卻始終無法有效整合。


虎說拔刀莫回頭


楚國最終淪落為七國之末,既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1.經濟上,楚地在長江以南,大部是未開發地區,經濟落後。

2.地理條件的,楚國被中原諸侯視為“荊蠻”,遭到周王朝和各諸侯國的排斥甚至是聯合對抗。

3.內部關係上,楚國春秋時期的政權組織形式也不夠穩定,實際上是楚王室和貴族勢力以及各地方勢力、各部族勢力的一種鬆散聯合。無法最大程度的集中國力對外擴張。

4.外部威脅上,吳越等國的存在,牽制了楚國大量國力,使其無法放心北進。

5.政策制定上,一系列戰爭的失敗和失策也影響了楚國的擴張


風塵滾滾


楚國一直是大而不強。楚國不強的關鍵就是內部的政治結構鬆散導致的。楚國由幾個大家族把持,羋、屈、黃、景等。這些大家族具有很大的權力,可以在自己的封地裡收稅,可以自己成立軍隊,有自己的官僚系統。準確的說楚國就像早期的西周,內部有眾多的諸侯國有強權國王時就楚國就會很強大如楚莊王,如何國王不強責國力下降很厲害,如楚靈王。

其實楚國王族也看到了這個問題,也想改革到無奈改革失敗,最有名的就是吳起變法。吳起從魏國逃出後,楚悼王非常高興封其為令尹主持出楚國變法,結果楚悼王變法未成就先逝世,楚國利益受損貴族直接將吳起射死在先王靈柩之上。楚國至此失去了變法的機會,從大國一點一點淪為任秦國欺辱的軟國。


歷史摸黑人


第一,楚國人不擅長苦戰

在戰國時期有人對楚國軍隊的評價是這樣的:人多勢眾,但是一旦遇到強敵就只會逃跑

第二,國土不斷流失

楚國在戰國時期一直都在被秦國吞噬自己的土地。跟秦國為戰的時候從來就沒有贏過。

第三、君主昏庸

戰國時期的楚國並沒有一個明主,即使在楚威王當政的時候稍微向北擴張了一點,但是在同一時間西部邊疆被秦國佔領了很大的土地。如果他能夠很清楚的知道他的對手一直都是秦國,能在秦國剛剛崛起的時候時就魏國交好,然後兩國聯手滅了秦國,他們之後就能再無後顧之憂。可惜沒有如果。


佩一


改革不利,政治腐敗。整個大部分人國家缺乏政治遠見,治國之才要麼逃,要麼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