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依舊在 科學戴口罩

經過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群眾艱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各地正在擴大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戰果,力爭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軌道。

到底還需不需要戴口罩?口罩該怎麼戴?這無疑是當下老百姓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天氣逐漸升溫,人們壓抑的心情逐步“解凍”,是否隨時隨地都能摘下口罩“喘口氣”?衡山路六號友情提示:風險依舊在,科學戴口罩。

專家建議,即便是國內的低風險地區,也要建立健全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態化防控機制, 堅決防止疫情反彈。疫情偶發、散發或局部反彈的風險也仍然存在,絕不可掉以輕心,事實證明,佩戴口罩仍是有效的防範措施之一。

有觀點認為,“野味嗜好”“病從口入”“飛沫傳播”等等人類不文明的社會習俗和行為方式,為種種致病細菌和病毒提供了無孔不入的途徑,成為現代文明生活的致命軟肋,對人類健康和生命構成了嚴重威脅。

“口罩文明”是疫情防控中逐步形成的公共意識,值得提倡。越來越多的人從被動到主動:科學戴口罩,對於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具有預防作用。當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流行時,戴上口罩既能保護自己不被別人感染,也能防止傳染給他人,疫情防控兩個月來,戴口罩預防疾病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

有心人不難發現,在黑龍江還有許多文明的行為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生活。比如出門戴口罩、進門先洗手,拒絕食用野生動物等,這不僅有利於當前疫情防治成果的穩固,也有利於減少公共衛生等領域的隱患,對未來的社會治理大有裨益。

當前,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正在發生新的重大變化,境外疫情呈加速擴散蔓延態勢,我國疫情輸入壓力持續加大,形勢十分嚴峻。要警惕無症狀病毒攜帶者、警惕出院病人會重新復陽。還要繼續加大社區防控力度,所有出現發熱症狀的人,必須到醫院發熱門診去就診、檢測。近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對普通公眾、特定場所人員、重點人員以及職業暴露人員進行分類,針對不同場景下戴口罩提出科學建議。

建立與疫情防控形勢相適應的健康生活新常態很重要。戰“疫”仍未結束,防疫“三寶”——戴口罩、測體溫、掃健康碼 一樣都不能少。科學戴口罩不僅是對自身的一種保護,也有利於公眾健康。2個月前,在家待著就是為國家做貢獻,2個月後,出門“科學戴口罩”依舊是必須的。

需要提醒的是,不少地方的領導們摘下口罩的舉動,並非號召和鼓勵大家不加區分地摘口罩。當前疫情形勢持續向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壓力依然存在,不能簡單地把摘口罩視為疫情防控取得全面勝利的信號,口罩尚不可一摘了之。

口罩怎麼摘?衡山路六號認為,還是要科學有序。

百花爭豔,草木萌發,大好春光豈能辜負?科學戴口罩,大可無憂盡享爛漫春光。

總有一天,我們會回憶這段口罩時光,讓我們共同期待,期待可以摘下口罩,隨意打招呼和擁抱的那一天。去想去的地方,見想見的人,自由奔跑,勇敢追夢。

风险依旧在 科学戴口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