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生了多少個孩子,將來最孝順的多半是這一個,家長別寵錯了娃

一場大病,讓劉大媽認識到誰才是最孝順的那個孩子。大兒子和兒媳平時總是對她噓寒問暖,有事沒事就來搜刮她的退休金。現在自己生病了,兩個人藉口工作忙不見人影,既不出錢也不出力。二兒子兩口子不分白天黑夜地照顧母親,卻從來不會給她說點好聽的話。劉大媽躺在病床上,心裡非常後悔,以前自己不待見的二兒子,現在卻是最孝順的。

我們走在大街上,經常會看到拄著柺杖,坐著輪椅的老人,不禁感慨人生過得太快。年輕的時候,我們把所有的心血都傾注在孩子身上,老了當然希望孩子能好好孝順自己。

無論生了多少個孩子,將來最孝順的多半是這一個,家長別寵錯了娃

無論生了多少個孩子,將來最孝順的多半是這一個,家長別寵錯了娃

1、父母陪伴最多的孩子。

孩子孝順不孝順,除了道德和法律的約束,最重要的,還是看孩子和父母的感情是不是深厚。很多年輕的父母,為了打拼事業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撫養。孩子跟誰在一起時間最長,就和誰最親。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只在他需要錢的時候,給他打錢。等到我們老了,他們會不會把我們送進養老院,然後只負責打錢充值呢?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孩子年幼的時候,最依賴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當我們老了,當然也希望孩子們可以承歡膝下。親情是幾十年朝夕相處的結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的。當我們老了,到那時候我們就能發現,最孝順的、願意陪伴和照顧你的,是自己親手帶大的孩子。

無論生了多少個孩子,將來最孝順的多半是這一個,家長別寵錯了娃


2、懂得感恩的孩子。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家裡有多少好吃的,父母自己捨不得吃,總是緊著孩子吃。孩子想要的玩具,不管多貴,父母也要儘量滿足他。孩子發脾氣甚至動手打人,父母還是笑臉相迎。”是不是我們為孩子付出得越多,他們將來就越孝順呢?當然不是的。

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只會覺得家人對自己的關心和付出都是應該的。這樣的孩子不懂得感恩,更不懂怎麼去愛父母和孝順父母。那些有孝心的孩子,他們從小把父母的不容易看在眼裡,對父母常懷感恩之心。

無論生了多少個孩子,將來最孝順的多半是這一個,家長別寵錯了娃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3、勇於承擔責任的孩子。

姚晨主演的家庭倫理劇《都挺好》,相信很多朋友都是看過的。劇中的三兄妹,人物形象對比非常鮮明。蘇母最愛的二兒子蘇明成,是個不折不扣的“啃老族”。被蘇母最不喜歡的女兒蘇明玉,在母親過世以後,承擔起了為母親料理後事,照顧父親的責任。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贍養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當父母老去以後,不管成就如何,那些有責任心的孩子,往往承擔起了照顧老人的重任。那些只會說甜言蜜語的孩子,在關鍵時刻只會躲得遠遠的。

百善孝為先,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做一個有孝心的人。如何在生活的一點一滴裡,培養孩子的孝心呢?

無論生了多少個孩子,將來最孝順的多半是這一個,家長別寵錯了娃


(1)不溺愛,培養孩子懂得感恩。

父母想要培養孩子懂得感恩,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能溺愛孩子,不能包辦孩子的一切,不要對孩子有求必應。在生活中可以讓孩子分擔一部分家務,孩子負責的事情,讓他自己完成。孩子懂得感恩、有責任心,不僅會孝順父母,還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

(2)學習傳統美德。

“漢文帝親嘗湯藥”、“王祥臥冰求鯉”,這些傳統典故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讓孩子從小懂得,孝敬父母是傳統美德,有孝心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無論生了多少個孩子,將來最孝順的多半是這一個,家長別寵錯了娃


(3)父母是好的榜樣。

教育孩子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孩子時時刻刻在觀察父母,並且不自覺地進行模仿。所以,孝心是一代代相傳的家風,如果想要孩子將來孝順,父母首先要做一個有孝心的人。

(4)陪伴孩子,培養親情。

親情是這個世界上最真實的情感,有時候和血緣並沒有關係。有的孩子從小被收養,養父母對孩子好,孩子長大了也非常孝順。所以,父母不要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離開。等到孩子長大了,不需要依賴你了。你再去培養感情,就為時過晚了。

人之初,性本善。相信只要父母悉心培養,孝心的種子就會在孩子心裡生根發芽。一個孝順父母的人,運氣總是不會太差的。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套育兒書,"正面管教"系列叢書,包括《正面管教》、《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哈佛家訓》、《捕捉兒童敏感期》、《好媽媽不吼不叫養育女孩》以及《好媽媽不打不罵養育男孩》

,以便實現親子間的相互理解,實現輕鬆溝通。

孩子的教育是頭等大事,因而正確的教育方式是十分重要的,該系列叢書旨在造就優秀的父母,讓孩子擁有一個更美好的童年與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