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萬個理由陪著“小朋友”們逆行的大叔,今天帶著“小朋友”們回來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吳朝香 通訊員 王家鈴 周素琴 李文芳

3月28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援荊門醫療隊即將回杭。

“我把‘小朋友’們安全帶回來了,這40多天,他們表現得非常棒,我們的任務完成地非常好。”浙江省首批支援荊門醫療隊隊長、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劉利民說。

帶隊的“大叔”說:回去想好好睡一覺

根據國家衛健委“一省包一市”支援部署,浙江省與內蒙古一起對口援助湖北荊門市,2月12日,一支37人的隊伍從浙江出發,目的地是荊門。這支醫療隊包括了35名邵逸夫醫院職工,2位疾控中心人員。醫生隊伍以ICU、呼吸科和感染科醫生為主。此外還包含16名ICU護士和4名呼吸治療師。

出發前,劉利民給隊員們的一封手書曾經刷屏:這麼多小朋友“逆行”至抗疫第一線,“大叔”我有一萬個理由陪著你們。我們在一起努力完成任務,安全回家!加油隊員!加油中國!

有一万个理由陪着“小朋友”们逆行的大叔,今天带着“小朋友”们回来了

今天,劉利民實現承諾,帶著隊員們安全回家。這支37人的隊伍中除了9位留下繼續堅守外,其他人都在今天回杭。

“這些年輕人真的非常棒,他們來之前都沒有什麼經歷,很多還是90後 。但這40多天,他們把自己的能量和潛力全部發揮出來了。”劉利民特別感慨,“這裡的每位病人都是我們從死亡邊線拉回來的,我們來的時候,有100多位危重病人,現在完成危重患者救治任務。真的非常不容易。”

在荊門一線的奮戰中,劉利民印象最深的就是荊門第一例ECMO患者。

“他的病情很嚴重,治療過程非常艱難,我們為此還幾次和杭州連線。最終,他治癒出院,我們每個人都很激動。”

劉利民所說的這位患者是33歲的賀森(化名),他3月23日出院,曾在新冠ICU長達35天,他也是浙江援鄂醫療隊治癒出院的首例ECMO患者。

3月28日上午,在隔離期的賀森看了邵逸夫醫院醫療隊離開荊門的視頻直播,他說自己“淚流成河”。

當天從荊門出發到機場的路上,眾多市民自發沿途送行,這一切讓劉利民很感動。

“這說明我們的任務完成的非常好。對我們年輕的隊員來說,這次經歷會成為他們人生寶貴的一筆財富,對他們的 成長 有很大的意義 ,以後遇到一般困難, 一定不會放棄。”劉利民說。

在荊門奮鬥了40多天,回去最想做什麼呢?劉利民說,“這個問題我還沒去想過,但是,我現在只想好好睡一覺。”

荊門40多天,小夫妻只能視頻時看彼此的臉

1993年出生的何珊和同齡的老公耿濤是邵逸夫醫院重症監護室的護士,夫妻兩都是劉利民這次帶去的“小朋友”。

兩人去年年底才結婚,疫情發生後,就雙雙報名支援前線,又一起奔赴荊門。

“我很激動,迫切想回家。但又不捨得,畢竟在這裡戰鬥了40多天,和這裡的同行,包括酒店員工都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耿濤說,他們無論什麼點下班,酒店的工作人員都會準備好熱乎乎的飯菜,隊員中有人過生日,都會準備蛋糕,還給他們送當地特色小吃:豬油餅 、矮子餡餅、絕味龍蝦 ,“對我們的照顧真的是無微不至。”

有一万个理由陪着“小朋友”们逆行的大叔,今天带着“小朋友”们回来了

在荊門這麼多天,耿濤最開心的事就是看著病人出院。“雖然工作辛苦,但看病人好起來,就覺得自己做了很有意義的事,幫到了他們。”

讓耿濤印象最深刻的是對一位危重病人的搶救。

“那是位60多歲的大伯,情況非常危急,用了ECMO,當時機器出了故障,他氧飽和度一下子下來,非常緊急。我們五六個人一起採取應急措施,一分鐘之內解決了故障,病人的情況很快好轉。”

耿濤說,當時,真的非常危急,“但我們團隊配合默契,我就覺得我們可以很好地作戰,解決一切苦難。”

耿濤雖然是和妻子同在荊門,但兩人這40多天,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

有一万个理由陪着“小朋友”们逆行的大叔,今天带着“小朋友”们回来了
有一万个理由陪着“小朋友”们逆行的大叔,今天带着“小朋友”们回来了

平時,他們只能在隔離病房相遇,那個時候,兩人都穿著厚厚的隔離服,根本看不清對方的臉。回到酒店,他們也是在各自的房間裡,不能串門。

“我們就是去領物資的時候,能看到對方,那個時候不穿隔離服,但也都戴著口罩。”

所以,更多時候,兩人是在各自的房間裡視頻一下,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看清彼此的臉。

耿濤知道何珊這40多天做得非常辛苦。

“在病房裡,要幫病人翻身,俯臥位通氣,搬病人是件很辛苦的事,我一個男的都覺得吃力。她又比較瘦小,我知道她很累,但她從來不說。”

耿濤說,這次回家,隔離結束後,他想帶老婆好好出去大餐,“她最想吃的就是火鍋。”

除此之外,小夫妻還惦記著自己邵逸夫醫院的同事們。

“我們是租的房子,前段時間,房子到期了,是同事們幫忙找的房子,還給我們搬了家。特別感謝他們,我老婆說,這次回去要請同事們一起吃火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