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歐洲電商壓力山大!經濟日報記者親歷被“砍單”……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不斷加速擴散,多個歐洲國家已經採取了嚴格防疫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限制居民出行。這些限制措施外加疫情日益嚴峻,讓歐洲國家居民無法出門囤貨,於是只好轉戰線上“買買買”。

由於居民網上購物需求急劇升溫,導致歐洲各大電商承受的壓力急劇增大。日前,亞馬遜在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等國已紛紛調整了平臺商家入庫產品的種類和數量,物流配送環節更是面臨巨大瓶頸。

無聲被“砍單”

目前,越來越多的居民在網上購買生活用品和食品等日常必需品,導致部分商品在網上也出現了緊缺狀況,物流效率受到極大影響。

以記者所在柏林地區為例,這裡僅有幾家提供網購和送貨服務超市,已經無法預約到兩週之內的送貨時間,能夠送貨的訂單平均需要9天至12天才能送達。除此之外,此前預約好的訂單也經常會因臨時缺貨被“砍單”。

疫情之下,欧洲电商压力山大!经济日报记者亲历被“砍单”……

亞馬遜德國的生鮮配送時間頁面顯示,最近一週配送時間都不可用。經濟日報駐柏林記者 謝飛供圖

記者一位鄰居上週在網上訂購了超過100歐元的食品,但送到手中的商品僅有不到五分之一。各電商平臺也開始限制單品購買數量,肥皂、牙膏、衛生紙、牛奶、蔬菜、雞蛋和肉類等商品基本上都被限制在2件到3件,超出這一限制則無法下單。

記者幾天前還有過一次神奇的被“砍單”經歷。記者本來已經下單並付款了一筆價值60多歐元的日化用品訂單,結果等待多日仍未接到物流信息,登錄後查看才發現,該訂單直接被“無聲”取消了,但下單的時候平臺並未給出任何異常的提示。

據記者瞭解,目前這類因購買數量超出限制被“砍單”的情況愈發頻繁,大部分電商平臺會及時通知客戶訂單取消及其原因,像記者這種不聲不響的情況應屬偶然。

疫情之下,欧洲电商压力山大!经济日报记者亲历被“砍单”……

REWE超市網購客戶端顯示,無法安排時間配送。經濟日報駐柏林記者 謝飛供圖

無論如何,各大電商供貨之緊張狀況窺一斑而知全豹,目前歐洲不少居民可能會面臨線下線上均無法買到所需商品的窘境。

配送受限制

受疫情影響,亞馬遜近日已經對在法國和意大利兩國的物流配送服務實施限制,這兩個國家的用戶目前只能通過亞馬遜購買所謂“生活必需品”,其他商品訂單,如圖書等配送日期將大幅延後或不予受理。

在德國,亞馬遜也對商家入庫產品作了限制。亞馬遜德國表示,鑑於目前日常生活用品和醫療衛生類商品短缺情況明顯,亞馬遜將從第三方賣家優先接收此類商品入庫,並優先派送這些商品至客戶,這一措施將執行至4月5日。

疫情之下,欧洲电商压力山大!经济日报记者亲历被“砍单”……

這是3月22日在德國首都柏林拍攝的一名送餐人員。(新華社發)

除食品日化等門類外,目前宜家等家居品牌也調整了送貨規定。例如,宜家規定原本能夠由配送人員直接搬運至室內的大件產品目前只能放在住戶門口,一些家電電商更是規定大件家電只能放在居民樓門口。這給很多用戶帶來了很大不便。

普及“無接觸”

令人欣慰的是,不少電商和物流服務都根據當前疫情防控需要作了靈活調整,普遍實施“無接觸”配送。大部分快遞員都可以根據客戶需要將包裹放置在家門口後自行離開,原本需要客戶簽收的環節也已取消,一定程度上配合了當前的防控措施。

市場分析認為,當前德國和歐洲其他國家電商在庫存和物流方面的緊張狀況可能還將持續一段時間。未來,隨著防控措施放鬆和疫情緩和,電商面臨的壓力也將隨之降低。

短期內,無論是電商還是消費者,都將繼續經歷一段時間的緩慢、低效網購。(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謝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