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規模沒利潤,要利潤少規模,家電廠商今年如何渡劫?

要規模沒利潤,要利潤少規模,家電廠商今年如何渡劫?

今年市場環境下,家電廠商難道只有一條"不要利潤、只要規模"道路可以走下去?在規模和利潤之間,今年家電廠商能找到平衡點後快速突破嗎?

周簡||撰稿

在一線市場競爭中,不只是家電企業,還有大量家電實體店老闆,以及如今的電商平臺主們,同樣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困惑:那就是如何平衡規模與利潤兩者的關係,既能享受規模,還有利潤可期。

因為最近10多年來,眾多家電廠商陷入一個"要規模就沒利潤,要利潤就少規模"的兩難經營困局中。特別是從去年開始,不少的家電企業和商家們,集體開啟了一場以產品結構中高端化升級為引擎的經營探索,核心就是減少對於規模的依賴,全面力推中高端精品追求利潤化之路。

很快一些企業和商家發現:首先,去規模追利潤,單單通過中高利潤產品為紐帶,很快就陷入了"規模丟了,利潤也沒賺到手"坑裡。原因正是,很多企業的中高端產品名不符實,掛了一個很高的價格,卻沒有匹配的技術、功能和品牌認同感。所以出現了"不叫好更不叫座"的情況。讓很多家電零售商身陷沼澤地。

其次,"輕規模重利潤"的轉型過程,不是一年半載的事情,需要戰略上的堅持,更需要環境上的配合。但是,從前年到去年,家電市場上的低價戰火持續蔓延,而且一浪高過一浪,讓很多家電企業產品調結構佈局放慢,同時商家一看情況不對又重返"賣低價衝規模"老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求利潤,只會半途而廢。

再者,從規模到利潤,很多家電廠商缺乏手段和策略。戰利潤了,還是規模時代的那套打法,一味地拼低價,動不動就直降一千、直降兩千,卻忽視了中高端消費的需求,即更注重品質、品牌、技術、服務和體驗等細節和微觀。在這種情況,中高端精品和新品的降價促銷,只能解決一時的出貨,卻無法建立來自用戶的持續信任體系,以及自身的差異化經營邏輯。

面對這麼多的困難、挑戰,以及經營上的困惑。對於家電廠商來說,2020年市場環境之下,還能否繼續堅持探索"規模與利潤"的新平衡之路?特別是在需求低迷的情況下,是一味地放價衝量衝規模活下去,還是要抓住消費分化的趨勢,把握產品結構調整下的利潤化之路,活得有質量?

規模對於家電行業、企業的價值,相信沒有家電廠商會忽視,並輕易放棄。所以,解決規模與利潤平衡點的破局之策,關鍵在於新利潤體系的打造,而不是放棄規模化的追求。特別是在眾多家電企業一輪又一輪的低價格戰火燃燒下,利潤走低顯然是必然結果。那麼,新的利潤又來自哪裡?

當前眾多家電廠商給出的答案,就是節流,控制成本。砍掉一系列沒有價值、不創造收益,以及不是剛需的費用支出。比如,很多企業的新品發佈費、公關傳播費,甚至是品牌宣傳費,能砍都在砍。不能砍的品宣費用則全部投入一線市場的促銷、引流帶貨中。在這一過程中,很多家電企業甚至還動起了"降低安裝服務費用"的主意。這顯然,這只是增加利潤的A面。

另一面則是很多家電廠商沒有找到的,那就是如何通過高價值產品、超值服務,以及其它的努力,進行開源增流。比如,讓家電服務商也加入家電直賣之中,節省中間商的渠道費用,主推高價值產品;比如,設置專門的中高端新品推廣獎勵,鼓勵全員推高賣優;同樣,還可以通過專屬機政策,鼓勵線下商家大膽推高端,解決規模下滑的後顧之憂;此外,還可以通過拓展各種直營渠道和平臺,比如抖音帶貨、內容電商帶貨、直播電商帶貨等,多支點、多平臺、多體系,在低價保規模之外,建立中高端產品的價值推廣平臺。

對於眾多家電廠商來說,規模與利潤從來都不是對立的關係,完全可以做到一定規模下的利潤最優化,前提就是要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構建更多的利潤支撐點。而不是陷入低價衝規模的泥潭中,走不出來。

====

家電圈:覆蓋產業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