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讓"獎勵"成為"條件"!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學會怎麼用“獎勵”

孩子如果自身達到了某種目標,或是有了一些進步,或是某種能力得到了成長,那麼家長對孩子進行一下獎勵,將會更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形成一種比較積極的心態和性格,這對於孩子以後的教育接納性和孩子的心理環境塑建,都是非常有利的。

當然,這些都是建立在家長能夠合理使用"獎勵"的基礎上,如果家長沒有正確的使用"獎勵"這個優秀的家教工具,那麼很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阻礙作用。

避免讓

那麼,如何正確的利用"獎勵"呢?

1.認識到什麼是獎勵

很多家長對於獎勵的認識並不是那麼的嚴謹,甚至有些時候,一些家長將獎勵錯認為是與孩子達成某種協議的"基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這個獎勵其實已經不是獎勵了,而是對孩子的一種"賄賂"——家長以某種利益為代價,讓孩子去做某件事。

可想而知,這樣的獎勵對於孩子來說是不會有好的影響的,相反,還會讓孩子逐漸的產生較強烈的貪慾,讓孩子在以後的成長道路上,產生錯誤的觀念、想法和性格等等。

獎勵,本身的性質應該是家長對於孩子的一些進步,或是成功的鼓勵,是讓孩子積極性繼續保持,增加寶寶的自信,讓寶寶清晰認識自我的一種手段。

避免讓

2.避免讓"獎勵"成為"條件"

如果家長合理的使用獎勵,那麼孩子對待獎勵的認識也會比較正確,但是如果家長使用的合理,那麼孩子對於獎勵也會產生錯誤的理解。

就比如,家長想讓孩子去學習一件孩子本來不喜歡的事情,為了提高孩子的積極性,於是就表示如果孩子做了,那麼就給孩子獎勵。

而孩子做事情的初衷,也就是奔著獎勵來的,一旦形成一種習慣,獎勵就成為了孩子做事情的一種條件,如果這個條件達不到滿足,那麼孩子可能就會拒絕去做事或者學習等等。

所以,在對孩子進行獎勵的時候,要分清楚什麼樣的事情需要獎勵,什麼樣的事情不需要獎勵,不讓獎勵成為一個常態,而只有孩子在進步或是擁有某項成就的時候才會出現。

避免讓

3.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要同步而行

大部分的家長認為,獎勵就是實物獎勵,其實對孩子來說,獎勵不但又實物獎勵,還有精神獎勵,也就是家長對於孩子的肯定,對孩子能力的承認等等。

不要認為精神獎勵就不重要,雖然說精神獎勵看不見摸不著,卻是孩子一生自身心理環境的重要手段,能夠讓孩子獲得較為良好的心理滿足,從而讓孩子的性格得到良性發展。

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僅身體需要健康的成長,性格和心理也是需要健康的成長,這樣孩子在度過一些特殊時期,比如說叛逆期的時候,才會保持較為穩定的情緒,才不會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

避免讓

家長在對孩子實施獎勵的時候,一定要認清獎勵的本質,別濫用獎勵,別錯用獎勵,讓獎勵能夠發揮其本身應有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