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半日閒,尋山問茶品茗悟道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誇。

—— 元稹 《一字至七字詩·茶》

偷得浮生半日閒,尋山問茶品茗悟道

在我國最古老的茶區尋山問茶

位於雲南、貴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的西南茶區,又稱"高原茶區",是我國最古老的茶區。該區域地形複雜、海拔高低懸殊,大部分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夏熱冬溫、雨熱同期,終年雲霧繚繞,有良好的漫射光,土壤偏微酸性、有機質含量也較其它茶區更豐富。從其地形、溫度、光照、溼度以及土壤性質來看,都十分適宜茶葉的生長,成為了我國茶葉的原產地中心。

由此出發,我們循著最古老的茶區,找到了貴州黔東南黎平縣地捫及周邊侗寨的茶山。在這裡,茶農們依舊遵循著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二十四節氣"法則,按照大自然的節律,進行著茶葉的耕作。秋日裡,翻土、除草,並注重留養新芽,以備新芽成熟後,形成主要的營養物質合成場所,保障來年茶葉的質量與產量,維持平衡。

在不同時節,根據茶葉的長勢,進行適時的修剪,如此,形成一壟壟的綠,在煙霧繚繞中含煙吐翠。伴隨著溫軟的東風,燕春歸,萬物萌生,此時,那一壟壟的綠也萌發出了新芽,待農人們採摘。

依著傳統的自然規律,這裡的春茶萌芽主要是在驚蟄、春分、清明以及穀雨四個時節。伴隨著驚蟄的第一聲驚雷,茶農們也開始忙碌起來了。從驚蟄到穀雨,來到茶山,踏著溼滑泥階上清晰的腳印,一步步往上,都可看到茶農們戴著斗笠、揹著茶簍,辛勤忙碌的身影,在這特殊的時期,覺得異常的生機勃勃。

偷得浮生半日閒,尋山問茶品茗悟道

茶之時,勿泥於明前、雨前

春茶採摘與製茶時間的不同,往往被分為明前茶與雨前茶。在這裡,由於春茶從驚蟄就開始萌芽了,人們也有品上一杯明前茶的習慣。明前茶產自春寒料峭時期,萌出的新芽較少,或許是物以稀為貴,民間有著"明前茶,貴如金"之說。時下,又流行著喝春茶"趕早"的趨勢,茶客們為了嘗上初春第一口鮮,常常趨之若鶩。明前茶被賦予了更多的消費符號。

或許是期望過大,明前茶雖說色香味俱全,但由於是初春萌芽,大多為一葉一芽,葉長在1cm左右,味道鮮甜爽口,卻少了幾分回味綿長,這讓很多茶客更青睞於長勢更飽滿、味道更濃香的雨前茶。

這也就有了自明代以來,一直到現在,人們拿著明前茶與雨前茶做比較的現象。在我國古代,由於皇家清明要祭茶,明前茶倍顯珍貴,且有了奢侈的符號。再加上,唐宋時期,茶葉為龍鳳團茶,人們採用煎茶法,連同茶粉一同飲下,故此喝到的明前茶味道更加甘美濃香。

而自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罷造龍團,"採芽以進"之後,我國茶葉的製作工藝、飲用及評價體系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茶葉採用沖泡的方式,只飲茶湯,不食茶葉,自此人們認為明前茶過於清淡,不如雨前茶濃香。如明代屠隆在《考槃餘事》中就說道,採茶"不必太細,細則芽初萌而味欠足。不必太青,青則茶已老而味欠嫩。須在穀雨前後,覓成梗帶葉微綠色,而團且厚者為上……穀雨日晴明採者,能除痰嗽,療百疾"。

其實,同為春茶的明前茶和雨前茶,經過一個冬天,氨基酸含量在此時含量相對較高,而具有苦澀味道的茶多酚含量相對較低,這樣的比例,使得春茶更加鮮香甘甜。在冬天也不會遭到什麼蟲害,此時的茶也更加生態無汙染。在這些方面,差別並不大。不過,在同一個地區,時隔兩三個節氣的春茶香氣物質和滋味物質會更加豐富,當下我們基本都採用的是沖泡法,相較之下,明前茶的確顯得淡一點兒,但也只能說與雨前茶各有滋味。

而在不同的地區,明前茶和雨前茶更是沒有了被拿來比較的前提,故無謂優劣。如宋詡在《竹嶼山房雜部》中引《學林新編》並評論: "茶之佳者,造在社前; 其次火前,謂寒食前; 其下則雨前,謂穀雨前。此建安之造茶。然氣有先後,地有寒熱,茶有早晚,惟取萌櫱為上,不得泥此以論茶也。"除此之外,製作工藝,同樣影響著茶的品質。

偷得浮生半日閒,尋山問茶品茗悟道

茶之藝,用心守住的藝術

地捫及周邊侗寨的春茶多被製成白茶與扁形綠茶以及曲形綠茶,且此幾種茶口味為佳。白茶的製作工藝最是自然,不炒不揉,保留了茶葉的原有清香,製作流程分為三個步驟:採青、萎凋以及乾燥。其中萎凋最是關鍵,製茶人需根據氣候條件靈活掌握自然萎凋、複式萎凋,亦或是加溫萎凋,春茶一般是自然萎凋或複式萎凋。待七八成幹後,進行篩選,梗、片、蠟葉、紅張、暗張都需篩出。

經過精心篩選後的茶,再用文火慢慢烘焙,以火香襯茶香,保持毫香的味道,此時,製茶人手上火候的掌握以及慢慢烘焙的耐心都是很重要的。最後,看著茶坊主人,拿來"綠妝素裹",披著白毫,透著毫香的白茶,不禁想馬上品上一杯製茶人手與心的傑作。不過白茶性涼,有一定的藥理作用,清熱去火,還需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適量飲用。

綠茶的製作過程則更加複雜,有炒有揉。其中,手工扁形綠茶的製作分為採青、攤青、殺青、回涼、烘乾、輝鍋、揀剔、復烘等8個步驟。每一個步驟的時間、溫度,都需要製茶人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已達到最適合製茶的條件。

攤青時若萎凋過度,會影響茶的品相;殺青時溫度與水分含量控制出差錯,品相與香味也都會受到牽連;烘乾、輝鍋等步驟溫度與時間的掌握,也影響著茶的色澤、外形與滋味。尤其是輝鍋,可謂是關鍵步驟之一,在這一步驟中也可以看到製茶人"手不離茶、茶不離鍋"的製茶境界,搭、抓、 捺、扣、磨的手法密切配合著,讓人眼花繚亂,真的是用心守住,才能製成好茶。

偷得浮生半日閒,尋山問茶品茗悟道

手工曲形綠茶在高溫殺青後的步驟則與扁形綠茶有所不同,它需要揉捻成形、搓團顯毫以及文火乾燥。此時,對於手法、溫度、水分以及時間的掌握也是需要製茶人多年的經驗,才能用心體悟的,並非都能標準化,對於茶的些微變化,意會言傳間就會出現錯漏。

茶之道,茶禪一味與和敬清寂

問完茶,與夥伴們又回到茶山,一起品茗小敘,沉浸在茶園帶來的清新自然裡,突然有種"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感覺。此時,才能切身理解千年前那個趙州和尚為何對向他來問禪的人,無論來過與否,都回以一句"吃茶去"的偈語。的確,"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這就是所謂的茶禪一味吧。

偷得浮生半日閒,尋山問茶品茗悟道

茶人們追求"茶禪一味"與"和敬清寂"(和,和清、和悅;敬,平等、尊重;清,清潔、清淨;寂,涅槃、靜寂)的品茶之道 ,茶品人生,禪悟涅槃。茶也本就是會意字,即中間的人在上下的草木間,或許先輩如此造字,也是想告訴我們茶可悟人生的道理吧,人在草木間,短短几十年,如草木一秋,終歸自然,該懂得敬畏、平和與捨得,這也是茶與禪"靜慮、修心"的共通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