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歷史上曹丕真的派曹真,軻比能,孟獲,孫權,孟達五路伐蜀,蜀漢是不是就完蛋了?

Anne_心語


首先歷史是沒有假設的,要回答這個問題關鍵不在與蜀漢抗不抗的住,而在於曹丕請不請的動著五尊大神,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一、如果請得動

那蜀漢是必亡的,單不說曹魏、東吳的實力擺在那裡,就是驍勇善戰的柯比能、孟獲諸葛亮心裡都是沒譜的,要不也不會出現諸葛亮要親征孟獲這樣的事,在絕對實力差距面前任何人都很能做到翻盤。

二、如果請不動

如果說請不動的話,雖然蜀漢在夷陵之戰損兵折將,但是得益於益州複雜的地形加上諸葛亮等一批老臣的努力蜀漢還是有機會存活下去的。

那以上兩種可能誰的可能性更大呢?本人傾向於後者原因有三

一、東吳不會伐蜀

我們說之所以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那必然是三方互相牽制的結果,為什麼夷陵之戰後曹魏不第一時間攻伐奄奄一息的蜀漢就是因為諸葛亮第一時間恢復了孫劉聯盟,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東吳是不會伐蜀的。道理很簡單蜀漢沒了東吳也就不遠了。

二、孟、柯不會盡心伐蜀

此二人是沒有圖天下之心的,一切以眼前利益為重,你說他們襲擾蜀地有可能,但是你要他們比自己強大數倍的蜀漢死磕那是天方夜譚不切實際的。

三、孟達不會伐蜀

我們拋開道德的約束,孟達所以的資本皆在上庸,那是他立身的資本,你要他傾巢出動勝了他無寸功依舊是個降將,敗了他可能就會果斷的被孫權或曹丕剿滅,你說他會出兵嗎?

結語

其實歷史上根本就不存在五路伐蜀一說,那只是演義渲染與藝術加工的產物,如果您真的想了解三國,我建議您可以去拜讀一下陳壽先生的《三國志》。希望能幫到您。喜歡可以關注一下喔。


西廂奇談


題主可能無意中抓到了重點,就是一個“派”字。如果曹丕真的能“派”五路大軍伐蜀,那蜀漢肯定玩完。可惜“派”是不現實的,有幾家他只能“請”,而“請”是根本請不到的。


為什麼我要強調“派”和“請”的區別。派,就是直接命令,將領要無條件服從。曹丕可以“派”直屬於曹魏的部隊作戰,這沒問題。而請,是一種商量,請求。對於孫權、軻比能、孟獲,就只能請。而根據歷史分析當時情況的話,這幾家,你想請也請不著。五路統一調遣,同時出兵,蜀漢必定應接不暇,而如果只能有兩三路,那就完全沒用。我們看看,這五路究竟能不能同時出兵。

一、曹真:百分百聽命,但需要其他人配合


曹魏將領,又跟曹丕從小關係好。這一路完全沒問題。讓他帶兵從陽平關攻打蜀漢,這就是走漢中一路,顯然沒問題。但是蜀道難行,確實如《三國演義》所寫的那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以,從這邊進兵可以,但一定要其他方向的部隊配合。

二、軻比能:地理有問題,出工不出力


鮮卑首領,當時暫時臣服於曹魏。但這裡首先有個地理問題,《三國演義》裡面顯然搞錯了。軻比能所在的鮮卑族地區在曹魏領土的北面,跟蜀漢都不接壤。《三國演義》說“讓遼東鮮卑國國王軻比能起遼西羌兵十萬”(如上圖所示),這個好扯。羌兵憑什麼讓你鮮卑人指揮?你軻比能從北邊跨越曹魏領地到羌族底盤領兵打蜀漢?怎麼這麼亂?

所以,軻比能是不可能帶羌兵打蜀漢的。但是羌兵打蜀漢是可能的。所以我們不妨把這一路替換成羌族首領。這些少數民族,當時只要給錢給糧,基本就能出兵。但是難保出工不出力。所以這一路可以短暫牽制一下蜀漢兵馬,指望他們多努力,那就是想多了。

三、孟獲:根本聯繫不上,也不可能同時出兵


南中孟獲這路其實挺搞笑的。因為地方太偏了,你怎麼跟他聯絡啊?曹魏想聯絡到孟獲得貫穿整個蜀漢,誰有這本事?當然也不是完全不能繞路,可繞路就要花不知多少時間。所以,孟獲這邊最大的問題就是完全無法保證時間。如果不能保證同時出兵,時機錯失,豈不是一切都白搭?

四、孫權:早已反目成仇,反而會聯合蜀漢打曹魏


孫權這邊吧,如果看小說,覺得可能。可是看歷史,就會知道,孫權跟曹丕已經鬧掰了。當年為了奪荊州,孫權向曹操示好,曹操也為了保住襄樊,答應與孫權合作,撤掉了在合肥防範東吳的守軍,吳魏進入“蜜月期”,關羽襄樊戰敗,東吳奪取荊州。此後曹丕稱帝,東吳表示臣服。但是夷陵之戰,當陸遜火燒連營擊退劉備之後,曹丕卻翻臉不認人,發動了江陵之戰,三路大軍進攻江陵,多虧陸遜及時防範,沒有追擊劉備,火速回撤才保證了城池不失。這時候曹丕再邀東吳一起伐蜀,你當孫權大傻子嗎?

更重要的是,從戰略角度,東吳不能再打蜀漢了。魏蜀吳三國,魏最強而吳蜀皆弱,如果東吳幫著曹魏滅了蜀漢,接下來就是唇亡齒寒,東吳就是下一個被滅的。孫權不傻,所以在劉備去世之前,兩國已經開始恢復通使了,諸葛亮主政後的恢復同盟關係那是水到渠成。故而,孫權只要腦子正常,就不可能跟曹魏一起伐蜀,相反還會跟蜀漢一起對抗曹魏。

五、孟達:隨時可能開溜甚至倒戈


佔據上庸三郡的孟達本就是個反覆無常之人,無利不起早。上庸的地理位置沒問題,當年劉備漢中之戰後就派劉封孟達佔據了三郡。但是孟達這個人後來反覆在魏蜀兩國之間動搖,給點好處就反水。所以他應該只肯打順風戰,一旦局勢不好,第一個撒腿跑的就是他。要是蜀漢再給點好處,說不定就倒戈了。

於是我們就明白了。曹丕能百分百“派”的只有曹真,其他四路,軻比能(其實應該是羌兵)出工不出力,孟獲聯繫不上,孟達隨時會跑,孫權搞不好跟蜀漢一頭打自己。沒法“派”他們的最終結果就是肯定打不贏蜀漢,甚至會讓自己倒黴。


伊耆角木


另外提一句,這五路大軍根據《三國演義》的說法每一路都有十萬大軍,人數非常的整齊劃一。除了孫權和曹真這兩路大軍能夠達到十萬人的規模,其他的孟獲、孟達和軻比能這三路大軍則是根本湊不齊十萬人。
這五路大軍,曹丕真正能夠指揮的只有孟達和曹真,其他的孫權、孟達和軻比能久憑一封書信就能夠讓他們出兵,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不過呢,咱們的魏文帝曹丕在正史上,根本就沒有的打算對蜀國用兵的計劃,他此時已經在部署伐吳之戰了,曹真大將軍正在前線待命了,根本就抽不出功夫去打蜀國。那麼孫權的這一路大軍也就不可能出發了,雙方關係破裂,馬上就要和魏國開戰了。

而孟達作為一個剛剛投降不久的降將,老老實實的待著就行。軻比能?羅貫中可能為了湊齊這五路大軍,只能把這位老兄也安排進去了。根據歷史記載,他是中國北方遊牧民族鮮卑人的首領,和蜀漢隔了個十萬八千里,根本就過不了。而且,這個時候的軻比能已經和曹魏鬧翻了,雙方也已經快要打起來了。
最後一路是我們熟悉的蠻王孟獲,說來說去還是這一路最可行的,在之後和蜀國真的幹起來了。不過,這不是曹魏下命令讓他去的,而是和當時蜀國南部的地方勢力一起行動的,孟獲在這群人裡面只是一個小嘍嘍。在諸葛亮南征以後,孟獲帶領他的族人投降了蜀國,這一路算是被蜀國擊敗了。


浮沉的歷史


不要搶,我來說。

如果曹丕真的派曹真,柯比能,孟獲,孫權,孟達五路伐蜀,蜀漢也不會完蛋。

因為當時諸葛亮還在,曹魏不要說攻打,怕是隻有防守的份。為什麼會是相反的結果呢?

我們來分析一下就會明白。

首先說柯比能和孟獲,他們在東南方向往西北打,天時地利人和均不佔,蜀漢政權已經穩固,深得民心,只要他們一出來,戰線長,沒有後援部隊,沒有老百姓的支持。諸葛亮只需派一個戰力值高一點的大將,足以抵擋住他們。



再說孫權,他的隊伍到蜀漢更是山高路遠,對於他們一直居住在江東的軍隊來說,這種地形令人非常頭疼。他們仍舊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不佔,蜀國只要出一支偏師,不斷對他們進行騷擾攔截,過不了幾天,他們就會形神俱疲,不戰而敗。



說曹真,他是有水平的,但他也是諸葛亮打擊的重點,布個八卦陣,來支白犛軍,再加上蜀國還有幾員大將的,排兵佈陣上曹真和諸葛亮比還是有差距的。所以他是最不可能打進去的。

孟達其人,兩面三刀,本來就是叛將一個,不靠譜,如果諸葛亮派軍隊故佈疑陣,打他幾次突擊,孟達絕對的屁顛屁顛跑得比兔子還快。



五路大軍,不可能能打過去。

如果諸葛亮趁勢打追擊殲滅戰,那麼荊州或者漢中則危也。

諸葛亮還盼他們來打,免得主動出擊,戰線太長,不利於蜀漢。

結論,曹丕派五路大軍伐蜀,不會成功,蜀漢不會完蛋。反而可能尋找到有利戰機,趁勢打幾次大勝仗。


白雲山水居


五路伐蜀是《三國演義》的故事,正史中並不見記載,也沒有看到司馬懿的這個建議。

就以演義的說法,看一下是否能夠成功。

《三國演義》第八十五回說到:劉先主遺詔託孤兒,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說得就是劉備臨終託孤諸葛亮,曹丕採納司馬懿的建議五路伐蜀。小皇帝劉阿斗幾乎要嚇尿了,但諸葛亮卻閉門不出,悠然自得地在釣魚。

劉禪親自登門求教於諸葛亮,諸葛亮說:“五路大軍已經退掉了四路,只剩東吳一路還沒有確定使者人選,正在深思熟慮中。”

劉禪一聽,小臉才舒展開來,心也就放下了。

看一下諸葛亮如何退掉這五路大軍的吧。

第一路,西番國王柯比能,引兵犯西平關。

因為馬超在西涼素有威望,有“神威天將軍”之稱,諸葛亮準備安排馬超緊守西平關。

蜀漢章武二年(222年),馬超就病重,上疏給劉備請求照顧其弟馬岱,同年十二月病逝。馬超死時,劉備還活著。劉備都死了,諸葛亮如何派遣馬超去防守柯比能呢?

第二路,南蠻孟獲,兵犯四郡。

諸葛亮準備派遣魏延領一軍,為疑兵之計;蠻兵多疑,必不敢進。這恐怕是異想天開。

演義第八十七到九十回是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的故事。

諸葛亮徵南中,是有史料記載的。《三國志》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有提到此事,演義進行了大幅度的改編和虛構創作。

諸葛亮親自率領大軍才征服了孟獲,那是在孟獲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如果五路大軍伐蜀,就憑魏延帶領一支疑軍就把孟獲嚇跑了,的確腦洞有些大。

第三路,叛將孟達出兵漢中。

諸葛亮以李嚴的筆跡給孟達寫封信,孟達就推病不出啦,這簡直是開宇宙玩笑。

孟達之所以出爾反爾,反覆無常,求得就是個利益。劉備玩完了,曹魏滅掉蜀漢僅僅是個時間問題,如果曹丕決意要滅蜀,蜀漢是不可能存在的。此中的厲害,相比孟達門清。不要說李嚴一封信,即便李嚴親往,孟達未必會買他的賬。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誘導孟達反叛。這是因為孟達反叛歸順曹魏後,得到了曹丕的重用,而且孟達與桓階和夏侯尚親善。

曹丕病逝後,桓階、夏侯尚也去世了。曹睿繼位,朝中已經沒有替孟達說話的人了,孟達因此心中不安,在諸葛亮的誘導下,才決定再次反叛。這是後話,此時的孟達絕不會因為李嚴一封信就按兵不動。

就孟達這樣的勢利小人,唯利是圖。曹丕五路大軍討伐蜀漢,蜀漢幾乎沒有生存的機會,豈能在此情況下,沒有作為呢?正是立功的好機會哪?

第四路,曹真兵犯陽平關,諸葛亮要堅守。

平心而論,曹真真的不是諸葛亮的對手,但戰事要依靠實力說話。

夷陵之戰,劉備幾乎是全軍覆沒,精銳盡失,唯一的抵抗力就僅剩魏延在漢中那點兵力啦。諸葛亮卻把魏延調到南中去迷惑孟獲,而把並不擅長防禦的趙雲弄來,只守不戰,曹真自己就退兵了。

曹丕五路大軍伐蜀,這是出國旅遊嗎?人家不戰自己就退兵了?就曹丕那個狠勁,看他征伐東吳的樣子,他如果真的要滅蜀,不經過死戰是絕不會退兵的。

曹丕與東吳在江陵之戰的慘烈程度就可見一斑。不是因為又一場疫病,孫吳很可能就此滅亡了。曹丕興師動眾,豈能因為你諸葛亮不接招就回去嗎?

第五路,東吳這一路,諸葛亮倒是分析的有道理。

唇亡齒寒,蜀漢滅亡了對東吳沒啥好處,孫權能不能真心要滅蜀是個問題。

如果孫權不能趁曹丕滅蜀之機,撈到更大的好處,蜀漢滅亡,還不如趁機分一杯羹。四路大軍真要伐蜀,孫權一定會趁火打劫,不是進攻曹魏,就是進攻西蜀,絕不會袖手旁觀。

豹眼認為,四路大軍伐蜀,蜀漢在劫難逃,孫權必然會進攻蜀漢。諸葛亮派誰去遊說都不好使,這是大勢所在,已經不是赤壁之戰時的孫劉聯盟啦。

此外,演義裡還讓諸葛亮安排了預備隊,密令關興、張苞二將為各路接應。

關興生卒年不詳,受諸葛亮派遣一下還可以。但張苞、張飛長子,早夭,已經不能活著替諸葛亮、劉禪賣命了。

這就是諸葛亮安排的對付五路大軍的策略,好在只是演義,說啥都行,只要看著熱鬧就好。

如果曹丕真的採納司馬懿這個策略,真要滅蜀,恐怕蜀漢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了。

當然了,諸葛亮恐怕比羅貫中高明許多,不會像老羅那樣排兵佈陣。但是,劉備病逝後的蜀漢,的確沒有實力對抗曹魏,如果曹丕真要伐蜀,諸葛亮是沒有招架之力的。

之所以曹丕沒有伐蜀,是因為曹丕根本就沒把蜀漢放在眼裡。曹丕認為,夷陵之戰後的蜀漢已經幾乎等於滅亡了,只要滅掉了東吳,就可以一統天下,沒有必要費心費力去管蜀漢那檔子事了。這是蜀漢賴以維持存在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蜀漢經不起這五路大軍的進攻,即便諸葛亮有天大的本事,恐怕也無力迴天。


豹眼看歷史


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歷史上司馬懿就曾經向曹丕提出五路伐蜀的建議,但就像魏延向諸葛亮獻計子午谷伐魏一樣沒有被採納。

五路伐蜀盟軍能不能組建成功?

細數題主所說的這五路大軍:

1.曹真,當時曹魏的主帥,隨時聽候差遣,沒有問題;

2.軻比能,鮮卑首領,只要給錢給糧食,允許大軍入城後劫掠,鮮卑大人軻比能願意為你效勞;

3.孟獲,南蠻大王,蜀漢都嫌他遠,煙瘴之地,隔著千重山魏國能許諾他什麼?瓜分蜀漢?孟獲會不會信?


4.孫權,東吳與蜀漢雖然偶有摩擦,但更多的是合作,唇亡齒寒的道理孫權最懂,如果蜀漢強勢了,孫權會暫時選擇與魏國合作壓制蜀漢;

5.孟達,反覆小人,在曹魏和蜀漢之間搖擺不定,降而復叛,如果曹魏給足好處,孟達這一路也能成。



所以,只要曹魏願意付出代價,這五路大軍有組成伐蜀同盟的可能。

五路大軍真能一舉滅掉蜀漢嗎?

如果曹丕強力組織起了這五路大軍,那麼有些很現實的問題擺在他的面前,該如何解決?

  • 比如,五路大軍怎麼協同?

這五路大軍分處東南西北,他們是各自出發各自向蜀漢發起攻擊呢,還是約定地方集合組成聯軍一起行動?

他們怎麼做到同時進入預訂的戰鬥位置,實現滅蜀的目標?

他們可沒有無線電,也沒有微信定位,而且五路大軍的後勤保障能力,組織能力各有不同,如果不能同時向蜀漢發起進攻,就很容易被諸葛亮各個擊破。


要知道在明末的時候11萬明軍分兵四路攻打後金都因為協同作戰不力被努爾哈赤各個擊破,成為歷史上有一個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 諸葛亮有沒有能力各個擊破?

諸葛亮的能力,雖然沒有演義中那麼強,但總歸是當時頂級的人才。

這五路大軍中,除了曹真需要蜀漢真刀真槍的戰鬥之外,其他幾路都可以憑藉一個信使一封書信讓他們退兵。


比如東吳孫權,只要諸葛亮痛陳厲害,再動之以情,孫權自然能夠醒悟蜀漢滅亡對東吳並非幸事,於是出工不出力磨洋工就成了,或者直接退兵也是可能的。

再說鮮卑大人軻比能,胡人最是短視,只看眼前利益,而且以劫掠為生不事生產,曹魏能給的利益諸葛亮一樣能給,而且他們與曹魏毗鄰,反正遲早都是要來劫掠的,早一點也沒什麼關係的。所以軻比能這一路大軍,也可以作廢了。

然後是孟獲,正史中諸葛亮雖然沒有像演義裡那樣七擒七放孟獲,但在北伐之前已經徹底收服了孟獲這位南蠻王,在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孟獲沒有再反。所以諸葛亮對於勸退孟獲也是很有把握的。


最後說孟達,孟達這個人左右搖擺見勢不妙就會反戈一擊,他就算出兵了也只會搖旗吶喊,而不會拼死作戰,因為他的兵馬是他左右搖擺的本錢,消耗了一分就少了一分身價。所以即便諸葛亮不能勸退孟達,最少也能讓他作壁上觀。

總結

綜上所述,題主所說的五路大軍雖然聽起來很唬人,但其實對諸葛亮和蜀漢不構成太大的威脅,曹魏要滅蜀還得依靠自身實打實的力量。


歷史痴


不會成功。因為所說五路大軍不會聽令。孫劉聯盟,孫權按兵不動,孟獲蠻彝,不會聽令,孟達多心,也會半路出逃。當時劉備帳下將才眾多,更兼諸葛領兵,對陣有方,所以不能取勝。


平淡平安平和平心


理性看待,首先5路兵馬加起來就不可能有50萬!對蜀漢有威脅的兵只有曹真和孫權兩路。軻比能,孟獲孟達兵力很少,例如據多方面科學計算,上庸兵當時總兵力應該在1.5萬—2萬之間,孟達何來的十萬上庸兵?


程氏名門程俊熙


蜀國這個軟柿子,真那麼好捏,阿貓阿狗都可以來欺負一下嗎?

千古名相諸葛亮死以後,依然是蜀國去欺負魏國。

打了幾十年,拿下了蜀國也不光彩。


風吹青竹搖162015807


白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