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份工作:不是選擇了才有工作,而是工作了才有選擇!

面對第一份工作往往無奈大於選擇,該怎麼辦?

《奇葩說》有一期辯題是:"高薪不喜歡和低薪很喜歡的工作,你選哪個?"

無論是職場新人,還是職場多年打拼的資深元老,面對這個辯題,大家都會覺得很棘手。

人生第一份工作:不是選擇了才有工作,而是工作了才有選擇!

在辯論中,正反雙方都給出了充分的選擇理由:

正方認為,面對現實生活,選擇高薪不喜歡的工作,既能理性生活又能讓自己成長,做不喜歡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種成長。

反方認為,在年輕時候,更應該關注自己的理想,選擇低薪但是自己喜歡的事情,是一種對生活的掌控和對自己的負責任。

結果是正方贏了。這是一場職業選擇在理論上的辯論,那麼在現實生活中,面對第一份工作,我們真的可以做出非黑即白的選擇嗎?

其實,當我們回望自己選擇第一份工作時候,會發現現實情況往往是:薪水既不高,也不是很喜歡,甚至和自己所學專業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剛走出校門的我們,也沒有任何選擇的自由和可能。

人生第一份工作:不是選擇了才有工作,而是工作了才有選擇!

那麼,面對人生第一份工作,是不是就沒有更好的辦法做出選擇了呢?當然不是,這裡我們不妨可以試試麥穗理論。

什麼是麥穗理論?

在2500年前,也就是中國的周朝時期,在世界的另一邊,西方哲學家蘇格拉底帶著學生們來到一片麥田。他讓學生去麥田裡找一支顆粒最飽滿、最大的麥穗,但是隻能一直往前走出麥田,不能回頭也不能折返。

第一個學生興沖沖地走進麥田,看著麥穗一望無垠,邊走邊挑選,這位學生總覺得前面有更大更好的麥穗,直到快要走出麥田還沒有找到最大最好的麥穗,於是在走出麥田的那一瞬間,匆匆拔了一支看起來大個的麥穗。

結果是,這支在最後,做出決定拔下的麥穗很一般,這個學生為此很懊惱自己錯過了很多更大的麥穗。

人生第一份工作:不是選擇了才有工作,而是工作了才有選擇!

第二個學生吸取第一個學生的教訓,進入麥田走了不到一半,看到一個比之前都大的麥穗,就拔了去。但是,這位學生依然悶悶不樂地從麥田中走了出來,因為他拿著手裡的麥穗,發現後面的麥地中,還有更大的麥穗。

第三個學生和前兩個學生的做法都不一樣,他先站在麥田邊看了看整個要走的麥田距離,然後把整個要經過的麥田分為了三段。

在經過第一段麥田時候,他只是注意觀察麥田裡的麥穗大小,但是並不出手去拔。

走到第二段麥田時候,他依然沒有出手去拔,還是觀察麥穗大小區別,但是這次觀察,他是為了驗證第一段麥田裡觀察麥穗大小結論的準確性。

當他走到第三段麥田裡的時候,他運用前面得出的觀察結論,去選擇麥穗,一旦有符合結論的麥穗,他毫不猶豫地拔了去。

結果是,這位學生在走出麥田的時候,找到了自己滿意而且也是顆粒飽滿、比較大的麥穗。

這就是有名的麥穗理論,這個理論最初是用在愛情選擇上。時至今日,麥穗理論適用我們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選擇。用麥穗理論作出選擇,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但是一定是讓我們自己滿意,並且是更適合自己的選擇。

那麼,用麥穗理論在選擇第一份工作時候,要遵循哪些原則呢?

麥穗理論最核心的原理,是通過前期的觀察驗證,找出符合我們心中理想的答案標準,然後再運用這個標準理論,去做最終選擇。

人生第一份工作:不是選擇了才有工作,而是工作了才有選擇!

首先,對照自己能做的工作,找出及格線。

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在南加州大學畢業演講中,談到的第一個人生建議就是,讓自己能力配得上自己想要的東西。

我們在選擇工作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能做什麼,那些工作是自己能夠勝任的,而不是自己想做什麼,那些工作是然後我們嚮往和羨慕的。

當我們列出自己能做的工作,再列出自己理想中的工作,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能做和自己想做之間是有一定距離,這就是自己今後需要提高能力的地方。

而此刻,我們定下最基本的選擇標準,是自己能勝任的工作。

人生第一份工作:不是選擇了才有工作,而是工作了才有選擇!

如果說,我們找工作的時間是一個月,那麼我們可以用最開始的10天時間,去網上查看各類招聘信息,多關注各大招聘會的招聘消息。然後,找出符合自己能力的工作,看看這些工作都分佈在哪些領域、哪一類公司。

其次,進行篩選和驗證,進一步縮小工作選擇範圍,讓選擇更加具體明確

那我們是不是,在遇到自己能做的工作,就趕緊抓住機會呢?

不是,我們此刻還需要拿出一些時間,對我們能做的工作做一些篩選和驗證。

這個篩選和驗證的過程,也是消除我們對於自己職業發展方向的迷茫。在選擇第一份工作時候,往往並不清楚自己到底適合做什麼,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儘可能多地接觸那些我們能勝任的工作,然後嘗試一部分對自己有挑戰性的工作。

我們的職業篩選和驗證過程,並不是像前面講得那位蘇格拉底的學生在第二段麥田裡觀察,而是說,要去親自做,通過實習、通過找一些類似的零工去體驗,來獲取真實感受和驗證。

這個行動驗證的過程很重要,在採銅老師寫的《精進》一書中也提到:"三行而後思"。書中談到彼得·布魯克,這是一位天才戲劇大師級人物,但是他在回憶錄中說自己從來沒有學過什麼戲劇理論,那麼他的戲劇才華從哪裡來的呢?

採銅老師認為,這位戲劇大師的戲劇才華來自於本人不斷地反思自己的行為感受。他在《精進》書中寫到:"從理論出發不一定能知道實踐,只有在實踐中通過反思積累的知識才能指導實踐。"

所以,對於第一份工作,已經不是形式上的第一份工作,而是一份適合我們職業發展的起點工作。

最後,總結選擇標準,進一步明確選擇目標,在遇到符合或者高於這個標準的工作,一定要毫不猶豫地抓住。

先來講一個大家熟知的小故事——猴子掰玉米。猴子在玉米地裡掰玉米,總覺得手裡的玉米不夠大,摘了又扔,扔了又摘,等到最後自己手裡還是一個玉米也沒有。這這個小故事可以解釋為,在追求完美中猴子迷失了自己,反倒一無所獲。

不是最完美工作,但一定是適合自己的工作。我們拿著這個結論標準,去尋找符合的工作,就能找到在當下與我們能力資歷相匹配,適合我們職業發展的工作。

人生第一份工作:不是選擇了才有工作,而是工作了才有選擇!

在選擇第一份工作時候,運用麥穗理論,遵循劃出及格線、驗證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標準,看準並抓住這三個原則,就能讓我們避免尋找工作的迷茫和糾結。

第一份工作不是你想要什麼工作,而是你能做什麼工作;

第一份工作不是你選擇了有工作,而是工作了才能有所選擇;

第一份工作不是把你的人生拉入某個賽道,而是你職業發展的起跑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