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爭朝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邊七虎:昔日貧困戶今日致富能手

“住房80平方米;羊300只;工資性收入0.9萬元;生產經營性收入21.92萬元(包括種植收入9萬元,養殖收入12.92萬元);政策性收入4801元;支出12.77萬元(含購買飼料藥品、購買大型農機具及生活開銷);年人均純收入26321元。”日前,邊七虎翻開他家2019年的扶貧臺賬,一年的收支一目瞭然。

扶貧必先扶志,脫貧必先脫懶。杭錦旗獨貴塔拉鎮黨委把“啃”下精神脫貧的硬骨頭,放在脫貧攻堅的首位,把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作為脫貧攻堅穩根本,保長遠的關鍵。通過對貧困戶的積極引導和精準幫扶,獨貴塔拉鎮湧現出了一批自強不息、立志脫貧的貧困戶,邊七虎就是其中的一位。邊七虎家2019年的收入翻番,生活發生蝶變。

邊七虎不僅是貧困戶,還是一戶特殊貧困戶,家中四口人,三人患有殘疾。女兒出生時身體健康,但在七八歲時卻出現了間斷性失聰,在醫院詳細檢查後,醫生告訴邊七虎,可以通過植入人工耳蝸的方式來保持聽力。當時的邊七虎是一個普通的小貨車司機,作為家裡唯一的收入來源,他的收入只能勉強支撐家中的基本生活。女兒日漸下降的聽力,拮据的家中生活,讓他徹夜難眠,孩子的耳朵不能再耽擱啊!2014年,幾經糾結的邊七虎,決心借錢給女兒植入人工耳蝸。女兒的聽力恢復了正常,但將近10萬的欠款,也壓得邊七虎喘不過氣來。

就在邊七虎無法還清欠款,生活感到灰暗的時候,精準扶貧的一系列好政策,為邊七虎的生活帶來了希望。建房幫扶政策幫邊七虎蓋起了新房,教育扶持政策解決了女兒沒錢上學的問題,代繳合作醫療為醫療報銷提供了保障……雖然在村裡有了新房,家裡的情況也日漸好轉,但只有三十多隻綿羊的邊七虎,不知道如何規劃發展。駐村工作隊在與邊七虎交流中發現,他對養羊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駐村工作隊鼓勵邊七虎擴大養殖規模。

看著忙前忙後,為自己出謀劃策的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邊七虎深知自己不能“靠著牆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只有努力奮鬥,才能不辜負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才能不辜負政府幹部的幫扶,他暗下決心要苦幹拼命幹,爭取早日脫貧致富達小康。

2016年,邊七虎申請到了10只基礎母畜和一隻優質種公羊。為了保住羊羔,提高產羔率,邊七虎在羊圈旁蓋了一間小羊棚,在裡邊架起了火爐。第一年冬天產羔期,邊七虎沒睡過一個好覺。為了聽到羊圈裡的動靜,他將床搬到了羊圈旁邊的小羊棚;為了避免自己睡得太沉,他和著衣服在床沿兒邊睡了一個冬天。他頻繁的起夜看羊,把一隻只小羊羔及時地接進了“小暖棚”裡。到了第二年,邊七虎雖有了一定的養殖經驗,但他並沒有鬆懈,每逢產羔期,他就住進了小羊棚。

得空休息的時候,邊七虎也不閒著,而是看著自己的羊群仔細琢磨,就這樣他琢磨出了一套自己的“養羊經”。“放在一起喂的時候,壯實的羊爭搶的吃,小羊吃不上,小羊精神越來越不好。”發現這個問題的邊七虎如獲至寶,很快地將自己的羊圈,進行了改良,他將自己的大羊圈,用網片分成了五個小羊圈,將山羊、綿羊、育肥羊進行分群管理,分群飼養。邊七虎將羔羊也採取了“母子分離”的飼養方式,白天母子分開飼養,晚上“母子團圓”,把羔羊放進母羊群裡吃奶,這不僅規避了羔羊追奶忘食的問題,還為母羊創造了“休養生息”的條件,利於體能恢復。

只用了兩三年的工夫,邊七虎就讓羊圈裡的羊翻了幾番,欠下的貸款也慢慢還清了。養殖規模越來越大,但他並沒有滿足現狀,而是趁熱打鐵,在自己30畝耕地的基礎上,又用出欄羊的收入承包了80畝耕地,陸續購入了播種機等大小機械6臺,開始種植葵花和玉米。30畝玉米及玉米秸稈全部用於養殖,80畝葵花籽出售,葵花秸稈加工成飼料餵羊,通過種養結合的方式,養殖成本大大減少。

談及又種地又養羊是否能兼顧時,邊七虎笑著說:“我這老婆和小子雖然不能說話,但都勤快的很。我家每年還養著豬,喂著雞嘞。春耕時,他倆放羊種地,我還能抽空出去拿我的播種機給人家種種地。”

邊七虎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他“為養而種,相輔相成,以養增收”的發展模式,很快在村裡傳開了,對於左鄰右舍的討教邊七虎毫不吝嗇。“要想富,先養牧。咱們得講究方法,一年兩茬,一茬兩個羊羔,咱得想辦法保住。現在有放在羊圈裡的監控,我覺著咱們也可以安幾個……”羊圈旁的邊七虎正在向和他學習養殖經驗的農牧戶傳授他的“養羊經”。

邊七虎從貧困戶到致富能手的改變,是邊七虎“苦幹+巧幹”的成果,是杭錦旗獨貴塔拉鎮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的成果,更是黨和國家精準脫貧好政策落地生根的成果。(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王玉琢 實習生雷豔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