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海外同胞抗疫可“雙線作戰”

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取得積極進展,但隨著疫情全球大流行,海外華人的安全也日益受到關注。據報道,近日一位深圳媽媽面對媒體哭訴說,她的11歲兒子去年9月去英國讀小學6年級,現在航班緊張,很多家長花了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都買不到一張機票,而且多數國家機場都封閉,轉機都轉不過來。目前中國在英國有大約1.5萬小留學生,而英國是有中國小留學生最多的國家。近日眾多留學生父母開始呼籲政府組織包機將孩子接回國內。

兒行千里母擔憂。國外疫情形勢上升的大背景下,眾多留學生父母擔憂在外留學孩子的安全,這種最樸素的情感不難理解。而學校關閉,機票一票難求,呼籲政府包機接回孩子的訴求,也應該被理性看待。

事實上,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近日已明確回應了家長的申請訴求,稱非常理解小留學生家長的擔心,並表示,“把這個情況向國內主管部門反映,積極與國內主管部門協商,看能不能增加臨時性的商業班機,或者是包機。”毫無疑問,在關鍵時刻,這種表態體現的是一種負責任的國家態度。

當然,此時此景下,在外留學生和其他華人群體,是不是都有必要回國,也需要作出理性權衡。一方面,是因為在外華人規模大,尤其是在全球因為疫情對國際航線予以管控的情況下,如此大規模的集中回國行動,包括政府撤僑行為,需要克服的困難以及風險管控,不是一個小問題;另一方面,不同類型的在外華人,各自的情況也有很大差異。正如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所言,當下做好個人防護,讓自己不生病是最好的辦法,回國需要謹慎,要考慮自身學業和長途安全等問題。

因此,當下對在外華人安全的關照,最務實、理性的方式,也許是“雙線作戰”。一是,對那些處於疫情暴發最嚴重地區,且相對弱勢的在外華人群體,如不具備獨立生活能力的未成年留學生,可優先考慮包機撤僑,並回國予以統一的隔離防疫;二是對那些面臨實際困難,又暫時不便於回國的華人,則可利用海外的政府資源、市場力量,採取就地安置的方式,給予必要幫助。

全球性撤僑的一個突出難題,體現於在外華人數量多、規模大,但從另一角度看,在外華人數量多也恰恰為他們在國外的互幫互助,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這方面,駐外領事機構、國企等政府機構、企業,可以在信息共享、資源調配上為需要幫助的華人群體搭建平臺,為他們的抱團取暖、避免被孤立,提供信息和資源基礎。另外,也可以通過購買公共服務或利用對外援助團隊,為他們建立專門的生活、隔離空間,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讓人欣慰的是,目前已有具備技術和平臺優勢的企業,主動集結一線戰疫醫生,為海外同胞提供免費在線問診和心理疏導服務。而相關企業和平臺以及公益組織等,有全球馳援的意願和行動,駐外領事機構也可以通過加強資源對接、借力外交機制,讓這些跨國、隔空幫助,更加科學、高效。其實,過去近兩個月的國內抗疫,在資源分配、應急響應、醫療常識普及上已積累了相當的經驗,且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已取得階段性進展,這些都為對海外華人的照料乃至助力其他國家抗疫,騰出了更多空間。

就現實而言,尊重和平等對待海外華人的回國行動,切實保護他們的在外安全,也需要全社會剔除一些狹隘的非理性情緒。應該看到,海外華人屬於骨肉相連的同胞,回國是他們的權利。幫助他們抗疫,確保他們安全,既是國家責任的內在要求,也是助力全球抗疫的重要一環,在根本上可以說是對國內疫情防控的接力和鞏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