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把農村農民的地集體承包下來,進行現代化、機械化、規模化,這個辦法可行性有多高?

南疆三農


這個辦法可行性並不高。如果沒有國家大量的補貼,最終的畝收益還不如分田到戶的收益。

近些年來,一些智商比較高的農民也想到了這一點,他們的做法幾乎和題主所說的相同,也就是把一些農戶不願耕種的土地承包下來自己種,有幾十畝的,也有上百畝的,認為合起來種植肯定有可觀的利潤,結果幾年下來,實踐證明並不是所想的那樣,總的算下來,去掉投資和人工(僱傭的人工)幾乎不合算,有的甚至還虧本,後來又紛紛開始退租了。

原因清楚了,種地的投資不單單是肥料、農藥和機械耕種的費用,最主要的是人工管理費用,在作物的整個生肓期是需要大量的人工去不斷管理的,雖然農村的人工比較便宜,但累加起來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如果採用高科技的機械管理,則費用更高,根本不划算,如果種些高效的經濟作物還好些,光種糧食是不行的,雖然單個農戶種植每畝地的總收入有點利潤,那是因為沒有把自己的人工算進去,如果去掉人工,別說利潤,能不虧本就不錯了。現在出去打一天工,一個人至少也得壹佰多,就算是留守的婦女在鄉下搬磚,每天也得六七十元吧,所以現在人們都知道種地是不划算的,更不用說承包了。

所以無論土地是個人承包還是集體承包都得需要大量的人工,而區別是承包使用的人工是要開支人工費的,總體算下來每畝地的收入還不及農戶自己種植的,也就是說沒有國家的補貼,無論集體承包還是個人承包土地可行性都不高,個人看法。


農幫手


中國農村的地只有集體管理,農民有組織的管理,只有走社會主義的道路,象南街村一樣的發展,才有出路,才是正確的方向,什麼分田單幹,個人承包,統統都是歪門邪道,在中國根本走不通。再胡折騰,三農變成一盤散沙,土地荒廢,房屋亂建,村不成村,店不象店。個人承包變成了農村新型的地主,將來農民之間矛盾百出。農業農村農民只有繼續實行南街村的社會主義集體化方針政策,才真正是三農的唯一出路。最後讓實踐來說話。


趙烽欽


看看現在的華西村、南街村、大寨就知道了。而小崗村卻是國家投資建設起來的。


靜思80369614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農業的發展,不能停留在原始水平上。發展機械化,智能化是農業的必然現象。也是發展的必然規律。一定可行的。因為我們不能分散耕種,這樣浪費人力。成本高,難管理,不集中,不掙錢,機械化,能節省勞動力,支援工業建設,勞務輸出等工作,這樣剩一少部分種田能手,耕種也就能掙到錢了,農業的根本出路,就是機械化,智能化耕種。這是為一的一條路。根據地方條件,因地制宜,配製機械設備。這樣平原大型機械設備,山區,小地塊配製小型機械,難度大的用人工耕種。把祖國能耕種地都利用起來。吃我們國家的糧食放心的。


老王123


集體時代,全村的地,路成網、樹成行,土地塊塊是大方。宜機耕,易收糧,機井成排,道路寬暢。揚水站、排水渠全隊夥個打麥場,人熱鬧,幹勁狂。都為社會獻力量!看今朝,農地荒,進城打工奔小康,小別墅、小洋房,費盡心血住不上。一家人,老少妻兒舍故鄉,空巢老,孤兒郎,夫妻欲歡成念想。屋雖好,難圓房,夫妻兩地肚牽腸。再看看,農村地,大路變窄走絲鋼。大壠溝變水袋,隨澆隨放莫遲忘。常因出路打出手,又因先後罵了娘。因地界,留多留少難商量,這私心永遠沒盡蛇吞象。公與私來一對比,那家好來那家強。


芲穹展翅


這種方法不行的,主要是對廣大老百姓沒有好處,利益都叫村幹部幾個人分了。我們村現在就有一半土地類似於這種情況。我們村東地約有700畝好地,約有50畝荒地。當時村幹部叫東地全部收走,第一年700畝1畝1000元全部給農民了,50畝荒地不算數不給錢,聽說國家當時給了很多補貼。第二年就不行了,他們村幹部一替一個種一年,老百姓去要錢,他們說我今年賠錢,你看我下一年就不種了。老百姓要回自己的地,也不好要,主要他們把以前的地塊打亂了。現在老百姓有苦難言。


王明建


我認為還是單幹好,連成大片種出的東西買賣不出去,你看今年河南大蔥,一毛錢一後隨便撥,還不夠人工費,有的把地承包給他,他都種樹了,我安微臨泉裡,況且我們七零後也打不動工了,很想一片自己土地種,在家養點雞鴨,豬,帶帶孫子,也享一下天倫之樂


用戶9829165362796


先能執行一戶一地就不錯了,我盼著有這麼一天,我老家在江西農村,農村現在是每戶有許多小塊地,加起來也不少,看你做什麼,主要不集中,現在要減少勞力,車子能進出運肥料,收產品,進農機是基本的。保質量,水池或水井灌溉系統是基本要的,否則靠天下雨往往靠不住,也就是水、電、路基本有保證,上了十畝地以上有通水電和路對每一家庭來說有許多可以做,不然只能丟荒誰也做不了,規模好還是小家庭做好也要看實際情況。以前的大集體還不是不行。


花都吳翼


這個辦法符合,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體制,農業機械化,是毛主席提出的四個現代化中的一化。。農村,其實有很多很多空閒勞動力,而且都是5一7,80後,可以,也有這個條件充實。機械化農業,因地制宜。山區,可動用小型收割機,因為,現在基本上都是板田直播。平原地區,可實行全套機械化。國家其實這要做實以村,或以隊為單位的實體,加上國家的實質支持,肯定可行。而且成功。


人在征途


我想問:農民為什麼叫農民,農民既依農為主,土地是他們的命根子,沒地了,中國這麼多農民靠什麼生活,從大鍋飯,大躍進,生產隊,人民公社,學大寨……農民有過今天這樣吃的好嗎?急功而成我看要不得,穩定,再穩定,讓國家人民都再充實,富強些,找出實實在在的好路子來,國民之大事慎之,實之。對否請大家批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