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利器” 力阻“疫魔”


科創“利器” 力阻“疫魔”

近日,廣東科學中心舉行“廣東科技支撐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主題展。圖為展出的新冠肺炎AI影像輔助系統,該

科創“利器” 力阻“疫魔”

圖為展出的“肺炎一號方”。 南方日報記者 張冠軍 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廣東省委、省政府把科研攻關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集中力量研發核心技術,拿出硬核產品,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在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後,今天廣東召開全省科技創新大會,再次激發科技創新澎湃動能。即日起,南方日報推出“科技戰疫”系列報道,聚焦科技戰疫的廣東創新、廣東答案、廣東方法,敬請垂注。

在抗疫戰場,廣東科創“利器”頻現:

“廣東製造”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遠銷全球60多個國家,發揮抗疫的“前哨站”作用;“廣東創造”新冠肺炎AI輔助診斷系統的診斷準確率達90%以上,正在全國大範圍推廣使用;“廣東藥方”磷酸氯喹臨床治療經驗,已被納入國家診療方案,正在成為全球抗疫良藥……

抗擊疫魔,科學技術是最有力的武器。兩個月來,廣東創新“軍團”挺進抗疫戰場,分秒必爭、日夜攻關,讓核心技術、硬核產品有力支撐全國乃至全球抗疫。

總動員 科研攻關組吹響戰疫衝鋒號

1月19日,距離春節長假還有4天,國家衛健委通報廣東首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疫情如火,戰令如山。隨後,廣東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省委主要領導掛帥,下設“一辦九組”,科研攻關組負責調動全省優勢科研力量,為戰疫提供科技支撐。

1月23日,省科技廳、省衛健委等12個部門召開科研攻關組第一次會議,明確以臨床救治為核心導向,鎖定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致病機理研究、病毒溯源和流行病學、抗病毒藥物研發、院感防控六大主攻方向,聯合開展應急科技攻關。

一場科學防治之戰迅速打響,一系列針對新冠肺炎的應急科研攻關迅速展開。

接到“動員令”,10多位院士率隊吹響衝鋒號,開闢抗疫“第二戰場”: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帶著團隊,發力突圍檢測診斷、臨床救治等科技抗疫重點難點;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主任徐濤院士要求每位科研團隊成員不發論文、不計利益,把攻關項目當作第一要務;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院士免費開放鵬城雲腦AI算力,為藥物研發、疾病溯源提供大數據服務……

疫情防控、科技攻關兩大“戰場”相互配合,才能做到科學防治、精準施策。3月3月、3月6日,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又先後召開兩場高規格會議,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並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擺在更加重要位置。

“廣東從應對非典中學到經驗,要重視用科技創新來解決問題。”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科研攻關組組長、省科技廳廳長王瑞軍說,疫情伊始,廣東便把科技攻關作為公共衛生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用科研成果和科學思維“武裝”抗疫一線。

速度快 科研成果迅速用到戰疫中

科技戰疫是一場人類與病毒的較量、科研與時間的賽跑。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大關、連續3年斬獲區域創新能力排名全國第一的廣東,如何發揮創新、產業優勢向科學要抗疫答案和方法?

眾人拾柴火焰高,廣東率先向社會開放徵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治技術和產品。

通知一發出,一份份申請書如雪片般飛到科研攻關組,10多天就收到2200多項技術和產品攻關方案。如今遴選出重點突破和麵上項目3批共100多項,投入省市財政資金3.87億元。

一招激活滿盤棋,廣東實施科技惠企行動,省、市財政科技資金投入不少於5億元,聯合開展疫情防控科研攻關。

目前廣東研發生產新型冠狀病毒防治技術、產品的相關高新技術企業和機構超過100家。“廣東高科技企業、新型研發機構蘊藏著非常好的研發基礎。”省科技廳副廳長龔國平說,廣東科創力量迅速集合、相互打通,把科研成果迅速用到抗疫一線:華大基因僅用5天時間建成“火眼”實驗室,並“複製”到國內9座城市,累計完成52.4萬例檢測;廣州賽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製智能機器人替代醫護人員高感染風險工作,已在廣東、湖北、江西定點醫院使用;廣州潔特生物過濾股份有限公司研發抑菌型連續使用式日常防護口罩,初步證明可連續有效佩戴7天……從救治到防控,從科研攻關到研發生產,廣東科創力量火力全開,與疫情賽跑。

碩果多 廣東戰疫科研成果走向世界

近日,英國牛津大學啟動大規模新冠肺炎預防性臨床試驗,研究氯喹的新冠肺炎預防能力。“磷酸氯喹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平均病毒轉陰時間為4.4天,成為目前抗病毒治療最有效的藥物。”抗非老將、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呼吸科主任江山平首個提出磷酸氯喹老藥新用,並推動其納入國家診療方案。

面對新病毒,多一個科技產品、多一種有效藥品、多一份治療方案,戰疫就多一份底氣。系列應急科研攻關後,廣東許多科研成果、科技產品廣泛應用到抗疫一線。

科學戰疫,檢測診斷試劑發揮“前哨站”作用。目前,全國獲得應急審批的檢測試劑產品20個,廣東有6個,約佔30%。核酸檢測試劑生產總數近900萬人份,抗體檢測試劑約550萬人份。

科學戰疫,研究病毒瞭解敵人尤為重要。確診首例患者一週後,廣東就分離到第一株新冠病毒;不懈攻堅,在患者的糞便、尿液標本中分離到活病毒;首次在冷凍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全病毒入侵細胞的真實狀態,為深入瞭解研究病毒奠定基礎。

科學戰疫,找到有效的藥物最為關鍵。多種“廣東藥方”廣泛應用於臨床救治,中藥製劑“肺炎一號方”在省內14家定點醫院調劑使用、捐贈省外16家醫院使用,磷酸氯喹、氫氧混合吸入氣、血必淨納入國家診療方案。

科學戰疫,疫苗是全國人民的期盼。疫情伊始,廣東第一時間組織多家科研機構、企業並行開展腺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mRNA疫苗研發。目前mRNA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進入動物攻毒保護試驗。

如今,疫情在全球蔓延,更多廣東科技戰疫經驗走向世界:檢測試劑盒向全球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銷售超過230萬人份;構建的新冠N蛋白表達菌,率先全球免費共享1450份;磷酸氯喹等“廣東藥方”,為韓國、英國、美國等國家借鑑……

全球科技戰疫仍在路上,廣東創新動力愈加澎湃。


來源 | 南方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