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導語: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如何走出“強迫”的泥潭?

這些“強迫”的怪習慣你有嗎: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 手一定要反覆洗乾淨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 擠牙膏一定要從尾巴開始擠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 出門後會回來檢查房門是否鎖緊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 下車後要倒回來檢查車門、車窗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 走在路上時,一定不要踩到井蓋上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 房間或桌面一定要有序的整理好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 手機上的消息一定要及時點掉......


人人都可能有這些強迫現象,一般來說這種強迫現象程度輕微、持續時間短,不引起明顯焦慮等情緒的話,就屬於正常的表現,不必過於擔憂。只有當這些“強迫現象”給你個人或者周圍人帶來煩惱和痛苦,給生活或工作造成影響了才可能屬於強迫症


強迫症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大約為1%,在某些特殊職業人群(醫生、教師、會計、設計師等)中的患病率約為3%,通常人們所說的“潔癖”、“恐艾症”等均為強迫症的一種表現。結合臨床實踐,估計國內的強迫症大約有500-1000萬。80%的強迫症在25歲以前發病,男性

比女性多。


一、強迫症是什麼?


(一)鑑別診斷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強迫症(OCD)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一組以“強迫思維-焦慮-強迫行為”的惡性循環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精神疾病。


強迫思維(Obsessions)指一些引發焦慮的、重複出現的念頭、衝動和意象。常見的包括:


  • 對細菌或弄髒的恐懼
  • 不期而至的禁忌想法,涉及性、宗教和傷害
  • 對他人或自己的攻擊性念頭
  • 希望物品達到對稱或呈完美順序


強迫行為(Compulsions)指重複性的行為,這些行為的出現不僅為了擺脫焦慮,也為了避免那些強迫思維中的結果。

常見的包括:


  • 過分清潔或不停洗手
  • 用一種特別的、精緻的順序排列物品
  • 重複檢查事物,類似重複確認是否鎖門或關了微波爐
  • 強迫性的計數


那些通過專業的量表結構性訪談被診斷為強迫症患者的人們,還常有以下體驗:


  • 無法控制這些念頭或行為
  • 每天要花費一小時以上在這些念頭或行為上
  • 實施這些行為或儀式的過程並不快樂,但可以緩解那些強迫想法帶來的焦慮
  • 這些強迫性的想法或行為影響到了他們的日常生活


(二)心理測試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強迫症自我篩查:

  1. 你是否有愚蠢的、骯髒的或可怕的不必要的念頭、想法或衝動?
  2. 你是否有過度怕髒、怕細菌或怕化學物質?
  3. 你是否總是擔憂忘記某些重要的事情,如房門沒有鎖、閥門沒有關而出事?
  4. 你是否擔憂自己會做出 或說出自己並不想做的攻擊性行為或攻擊性言語?
  5. 你是否總是擔憂自己會丟失重要的東西?
  6. 你是否有什麼事必須重複做,或者有什麼想法必須反覆想從而獲得輕鬆?
  7. 你是否會過度洗澡或過度洗東西?
  8. 你是否做一件事必須重複檢查多次方才放心?
  9. 你是否為了擔憂攻擊性語言或行為傷害別人而回避某些場合或個人?
  10. 你是否保留了許多你認為不能扔掉的沒有用的東西?

如果上述症狀中有一條或一條以上症狀持續存在,並困擾了您的生活,使您感到痛苦,別孤軍奮戰,請您諮詢專業的醫生,讓醫生幫助您一同戰勝強迫症。


二、人為什麼會有強迫症?


(一)生物因素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1、遺傳因素


強迫症與遺傳的關係密切,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現象。強迫症患者的父母、同胞、子女具有較高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4倍


2、神經生物學基礎


強迫症的發病與腦內多種神經遞質失衡有關,主要表現為5-羥色胺系統功能的紊亂。


(二)心理因素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1、人格


研究發現,約2/3的強迫症患者病前就有強迫性人格,通常表現為:


  • 做事要求完美無缺,按部就班,墨守成規,有條不紊;
  • 對自己要求極為嚴格,難以通融,固執而靈活性差;
  • 常有不安全感,為人處事為空發生疏忽或差錯,經常檢查或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
  • 拘泥細節,甚至生活瑣事也要程序化。


2、原生家庭


  • 家庭環境中“肛欲期(18個月到3歲)”的發育問題:父母對孩子進行了過早的大小便訓練,這種苛刻的教養方式,促成個體成年期的強迫人格,如乾淨、固執、準時。
  • 情緒隔離:父母過早的規則教育讓兒童認為自己被控制,開始與高壓的家庭環境進行反控制鬥爭,而鬥爭的結果往往是兒童被迫接受控制和順從。可是憤怒、內疚、被控制的感受,在他日後的生活中會始終重現,這種困擾成為引起強迫症的重要潛在因素。
  • 相比普通家庭,強迫症患者的家人幾乎不會表達“愛”,娛樂活動少到令人髮指,經常吵架,父母對孩子常常控制慾爆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心智往往不夠健全,更容易被同學和朋友孤立,甚至遭受性侵害,而患者本人也一直對父母的傷害耿耿於懷。


(三)社會因素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1、負性情緒與生活事件


常常是強迫症發病的導火索,如生活環境的變遷,人際關係不佳,責任加重,家庭不和、親人逝世和突然的驚嚇等。


2、壓力


壓力使人容易恐懼、焦慮,強迫自己做某些固定事物,比如固定思維、行為模式來緩衝壓力。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強迫症是一種比較難治的心理疾病,它帶給人的痛苦是非親身經歷者難以體會的。在現實中,我們通常採用個性化的藥物-心理-物理綜合療法來治療強迫症。


1、目前使用的抗強迫藥物都是抗抑鬱藥,其特點就在於能夠調節腦內5-羥色胺等神經遞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改善強迫症狀的作用。使用比較多的主要為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包括氟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帕羅西汀、西酞普蘭等,及三環類抗抑鬱藥氯米帕明。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2、必要時臨床上也使用心得安及抗焦慮藥(苯二氮卓類)緩解患者焦慮情緒,改善睡眠。


3、對於難治性強迫症,常聯合抗精神病藥(如利培酮、阿立哌唑、喹硫平和奧氮平等)作為增效劑提高療效。


藥物雖然可以幫助緩解症狀痛苦,但不能化解內心對症狀的恐懼和烙印,更不能修飾完善性格。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1、認知行為療法


認知行為療法側重於改變認知,以推翻錯誤或不合理的認知為基礎,重建新的合理認知來改變行為和情緒。通過改變患者對自己、他人及事物的正確看法和態度,從而改善患者的強迫症狀,需要醫生與患者充分配合,共同協作,才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 思維阻斷法:在患者反覆出現強迫思維時,通過轉移注意力或施加外部控制,如利用設置鬧鐘鈴聲。
  • 暴露療法:把患者暴露到自己所焦慮的情境之中,強迫思維怕什麼,我們就去做什麼。比如,患者怕觸碰門把手,怕會傳染上細菌/病毒,那麼就要求患者主動地、有計劃地、循序漸進地去觸碰門把手,接觸越多的門把手越好。
  • 反應預防法:要求患者推遲、減少甚至放棄能減輕焦慮的行為,如縮短洗手時間、減少吸收頻率,直至放棄洗手。
  • 系統脫敏法:誘導患者緩慢地暴露出導致神經症焦慮、恐懼的情境,並通過心理的放鬆狀態來對抗這種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消除焦慮或恐懼的目的。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2、精神分析療法


精神分析更多通過精神分析技術幫助強迫症患者理解症狀產生的原因,如家庭關係、生活方式、個性形成等。


強調通過領悟、改變情緒體驗以及強化自我人格力量的方法去分析和解釋各種強迫症狀之間的矛盾衝突,以此達到治療的目的。


精神分析更多是分析早年的創傷,探討症狀背後的原因,缺點是起效慢,治療時間比較漫長。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3、森田療法


強調患者對症狀“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在治療過程中,要求患者對症狀採取“全面接納”的態度,先面對現實,不強求改變。


  • 學會接受症狀,不予抵抗強迫症是紙老虎,我們的強烈的對抗反而會給它力量,當我們不去理會時,它就沒有那麼大的影響。接受它,把它當作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
  • 帶著症狀逐漸適應工作和學習



注重重塑真實的自我,達到自我概念與經驗的協調統一。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5、正念療法(“禪修”)


正念療法主要通過“觀呼吸”、“觀軀體感受”、“覺知動作”、“日常生活中的正念練習”等項目的訓練,建設性地使用刺激與反應之間的差距,讓強迫症患者學會對症狀想法、情緒等做到僅僅單純地觀察與覺知,改變 “排斥”、“壓制”、“逃避”等反應模式,做自己的“旁觀者”,使患者徹底走出強迫,達到最終的覺悟和解脫。


科學有效的療法,互相之間是沒有對立,相輔相成的。對於治療強迫症,沒有哪種治療方法是完美無缺的,只有根據患者具體的症狀類型、嚴重程度等詳細分析制定最適宜的治療方案,汲取所需療法之所長整合應用於心理治療,對治療才可能是最有利的。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對於難治性的強迫症患者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性採用改良電抽搐治療、重複經顱磁刺激和迷走神經刺激等。


四、日常調節方法


(一)患者康復角度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強迫症很容易復發。因此,強迫症患者一定要聽從醫囑,按時服藥治療。除此之外,在生活中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定期複診

強迫症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堅持治療,患者要保持與醫生的密切聯繫,積極反饋自己現階段的治療情況,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


2、學會面對挫折

強迫症患者往往具有多疑、完美主義性格傾向等人格特徵,所以應逐漸學會正確面對生活、工作、學習中的失敗和挫折,避免講這些困難變成強迫症復發的導火索。


3、做緩解壓力及焦慮的運動

面對誘發強迫的事情、地點時,可以聽一些舒緩音樂、散步、瑜伽、泡熱水澡等方式來緩解壓力和焦慮。


4、改變生活方式

患者平時要注意規律作息,健康飲食。限制或避免含有酒精或咖啡因的飲品、用餐時要心情輕鬆,有節制,不要通過暴飲暴食的方式來緩解壓力。


(二)家屬護理角度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1、學會理解患者

患者表現的異常行為、思想並不是無理取鬧,他們自己也無法控制,所以當患者出現強迫行為或想法時,家人們一定要給予更多的耐心,避免使用粗暴的語言或行為制止患者的強迫症狀,而是用溫和的態度來溝通,幫助其緩解疾病帶來的不適。


2、給予充分的支持

及時撫慰患者不安的情緒,讓其感受到家人的溫暖。鼓勵患者克服強迫症狀,幫助其建立戰勝疾病的決心。在治療過程中,即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微小的改善,也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有助於改善其焦慮情緒。


(三)大眾預防角度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強迫症多發於A型性格人群,這類人群的特徵:做事爭強好勝、追求完美、謹慎小心。如果你是這種性格的話,那麼就要小心了。


要學會在生活中以一份平常心去對待挫折,不給自己設立太高的目標,不逼自己成為無法實現的完美的自己,多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那麼強迫症就能離你遠去了。


強迫症並不可怕,關鍵是要正確認識這種神經症,給予積極治療。那些得了強迫症的人只是陷入了自己搭建的循環世界,請不要嘲笑他們的行為。請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與關愛!


往期回顧

克服自我《當代青年焦慮症自救手冊》

心醫楊博士:保持適度焦慮,有利於阻擊“武漢肺炎”

警惕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心理創傷”(PTSD)


[1] 郝偉,陸林.精神病學, 九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142-147.

[2] 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中國強迫症防治指南》編寫組.中華醫學中國強迫症防止指南2016(精編版)[J].中華精神科雜誌.2016,49(6):353-366.

[3] 美國CDC網站:兒童強迫症.

[4] BMJ臨床實踐:強迫症.


壓力山大,今天你“強迫”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