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江蘇

江蘇,江蘇

江蘇人認老鄉,一般要精確到縣級。

所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文”,在江蘇,才能真正感受到這句話的精髓。

地域,文化,身份——沒有哪個地方,能如江蘇計較得那般細緻。地域劃分歸屬,文化圈決定認同感。江蘇沒有江蘇人。江蘇只有蘇南人、蘇北人、南京人、蘇州人、無錫人、崑山人、江陰人、太倉人……

畢竟,經濟富庶、人文薈萃之地,每一個尋常巷陌,隨便拉一段典故,都可以作為傲嬌的資本。歷史潛移默化地生成了圈層,卻也成就了江蘇特產“內鬥”的名聲。

從前世到今生,哪裡才算江蘇?在這段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裡,可以發現幾個江蘇?


江蘇,江蘇


江蘇,江蘇

公元前206年,徐州人劉邦和宿遷人項羽,拉開了江蘇“內鬥”的序幕。

兩個江蘇男人用了四年時間,鬥出了一個新王朝。而他們沒有想到,後人鬥得比他們還要豐富精彩得多。


江蘇,江蘇


以今天的眼光看,劉邦和項羽都是蘇北人,還不足以觸及“大內鬥省”的核心要義。

為江蘇亂鬥定下主旋律的,是蘇南與蘇北。

按今天的認知,江蘇可以被分為:有錢的蘇南,老實的蘇北,以及薛定諤的蘇中。

根據官方表述,現在的蘇北地區包括五市:

徐州、連雲港、宿遷、鹽城和淮安;蘇南包括:蘇州、無錫、常州、南京、鎮江;蘇中則為:揚州、泰州、南通


江蘇,江蘇


以上為今天的標準說法。但是從歷史和民間認定來看,可沒有那麼容易說得清楚。

傳統意義上,只有蘇州、無錫和常州算是正統的蘇南。作為“內鬥”的強勢方,以蘇南傲嬌的視角,蘇錫常以外,皆是蘇北。蘇南經濟發達,又是人文底蘊深厚的正宗江南水鄉,魅力不言而喻。


江蘇,江蘇


相比之下,蘇北經濟相對落後,文化性格也偏北方。若按秦嶺-淮河為南北方分界線的話,徐州、宿遷、連雲港以及鹽城和淮安的部分地區,都是標準的北方。


江蘇,江蘇


揚州、泰州、南通,位於長江以北、淮河以南,但生活習慣和人文背景都與蘇北相去甚遠,可以說是身在江北,心在江南。

想脫離蘇北,但又無法名正言順地擠進蘇南。於是,在21世紀初,“蘇中”應運而生了。

蘇中,更像是在蘇南與蘇北的角力中,晚近誕生的折衷概念。

蘇中,本來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被擠兌慣了,也便有了蘇中。


江蘇,江蘇


江蘇的內鬥,從蘇北與蘇南,到市與市、市與縣、縣與縣,層層擴展下去。

即便在蘇南內部,一些縣級市,如蘇州下屬的崑山、常熟、張家港和太倉,無錫的宜興和江陰,也會對市區產生疏離之心,因為不滿於縣名常常被市名取代,而抹殺了自身文化與傳統的存在感。


江蘇,江蘇


最尷尬的還是省會南京,名義上被列入蘇南,但是因與安徽接壤,實際上又遊離於蘇南、蘇北之外,常被戲謔為“徽京”。集體調侃南京,竟也成了“大內鬥省”之內難得的共識之一。


江蘇,江蘇


江蘇,江蘇


通常人們會認為,蘇南、蘇中、蘇北之間的層層嫌棄,主要原因在於經濟水平。蘇南富,蘇北窮,蘇南瞧不起蘇北,是人們一直以來的刻板印象。

不能否認經濟原因的存在。不過,窮富都是相對而言。江蘇省下轄13個市區,是唯一所有地級市都躋身全國百強的省份。換句話說,江蘇最窮的市,都是全國百強。

說回來,各家把彼此界限看得那麼重,真正的原因並真不在於經濟。


江蘇,江蘇

江蘇省跨越了南方和北方,境內被長江和淮河分成了三個區域。無論從自然環境,還是從方言、民俗上看,都屬於不同的地理和文化單元。

語言最能顯示一個區域的文化特點。狹義的蘇南地區,即蘇錫常三地,是吳文化腹地,使用吳語,與上海較為親近。

揚州、南京、淮安等地的方言屬江淮官話,在特色上更傾向於安徽,屬淮揚文化圈。南通的情況又格外複雜,雖然位於江淮方言區,但是不同的縣市,方言又不盡相同。

北部的徐州、連雲港等地,就與北方習俗很接近了,一些區縣與河南等省共用中原官話,徐州話甚至可以和山東話無縫對接。


江蘇,江蘇


命運究竟開了一個多不好笑的玩笑,把三個文化差異如此明顯的地區拉進了同一個省?

其實,江蘇省,並非自古有之。

歷史上,但凡南北方對峙,常以淮河或長江為天險,現在的江蘇省就會被分割為兩個政權。即便在統一時代,蘇南、蘇北大多時候也依地理條件劃分,分屬不同的行政區,各自為政。

一直到了明朝,以南京為中心劃了很大一塊地方,確立為“南直隸”,包括了今天的江蘇、安徽和上海等地區,蘇南蘇北才難得地處於同一個屋簷下。


江蘇,江蘇

清朝將南直隸改為江南省,因其地盤和實力過大,至乾隆年間,江南省被從中間豎切一刀,東邊置江蘇省,西邊置安徽省。接近於現今意義上的江蘇省第一次被確立,但是這種劃分的合理性一直被質疑。

清朝末年,蘇南蘇北還是被分開了。甚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蘇南與蘇北還是兩個行政公署區,直到1953年合併。千年來分久必合、合不了多久必分的蘇南與蘇北,一夜之間又成了江蘇。


江蘇,江蘇


江蘇,江蘇


“大內鬥省”的名字不是白來的,做事方式常常不按套路,卻又在意料之中。

就最近的疫情來說,各省組織醫療力量馳援湖北,名義大多是:浙江抗擊新冠肺炎緊急醫療隊,安徽省援鄂抗疫醫療隊、貴州省援助湖北護理專業醫療隊……

而江蘇卻有不一樣的操作方式:蘇州市馳援湖北醫療隊、無錫市馳援湖北醫療隊、徐州市赴湖北應急醫療隊、啟東市支援湖北醫療隊、豐縣馳援湖北醫療隊……


江蘇,江蘇


有段子說:機場出現了15支救援隊,一支來自廣東,一支來自山東,還有13支來自江蘇。江蘇自己人也調侃:我們江蘇是13個獨立團,22個獨立營,19個縣大隊,55個獨立大隊,還有N個游擊隊……

此次援鄂,江蘇派遣的醫療力量在全國遙遙領先,不負“蘇大強”的名聲。

“大內鬥省”看上去各行其是,關鍵時刻,卻能調動出令人讚歎的力量。


江蘇,江蘇


或許,從歷史形成上看,江蘇省是一顆強扭的瓜。但是在今天看,這顆瓜原來也是可以很甜的。

如果用一個省份來代表中國,江蘇是不二之選。

吳文化、金陵文化、淮揚文化、中原文化……江蘇的文化多元而璀璨,深厚而久遠。政治、商業、藝術、科教……江蘇的土地上歷代人才輩出。北方的金戈鐵馬,南方的小橋流水,吳地的文人風骨,金陵的王者氣度……從南到北,由古到今,江蘇的每一種氣質都令人折服。

歷史的江蘇,今天的江蘇,地域上的江蘇,文化上的江蘇,豪放厚重的江蘇,溫文爾雅的江蘇,你的心中有幾個江蘇?


江蘇,江蘇


新時代的人,會漸漸拋卻陳舊的地域偏見。但是“散裝”的江蘇,還會源源不斷地為人們貢獻著談資,引發著人們的羨慕與嚮往。

內鬥,終究是調侃。好的內鬥,從來不會成為內耗,而只讓彼此變得更好。無論如何,有些傲嬌,只有自己能懂。有些計較,不足為外人道。

說到底,誰能不愛江蘇?誰又捨得說她半點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