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都》裡從城牆到壎聲,賈平凹用意象,暗示出牛月清的婚姻結局

讀過《廢都》的朋友們應該知道,男主人公莊之蝶的身邊總圍繞著性情各不一樣的女性。賢良淑德的髮妻牛月清,漂亮惹人著迷的唐宛兒,精靈可愛的保姆柳月,敢愛敢恨的阿燦等。書中的每一位女性都與莊之蝶有著很深的情感糾葛,而莊之蝶似乎對每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但他卻很樂意在這種相互交織的情感世界中感知自己,感知世界。

當然,賈平凹筆下的情感是大膽的,突破社會觀念的描寫手法也讓這本書在一段時間內頗受爭議。書中的女性,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既能感受到文字的細膩,又能清楚的明白她們特點。她們各自代表著一種人群,代表著一種命運,以與莊之蝶相識為起點,在結尾各自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廢都》裡從城牆到壎聲,賈平凹用意象,暗示出牛月清的婚姻結局

賈平凹

作者本人雖然是男兒身,但他用自己多年以來對生活的認識和獨特的寫作方式,塑造出了一個個鮮明的女性形象。而每一次讀完她們的故事,她們的形象與人生便會浮現在腦海中。

《廢都》裡從城牆到壎聲,賈平凹用意象,暗示出牛月清的婚姻結局

《廢都》中牛月清是莊之蝶的結髮妻子,在性情上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傳統女性。她善良、穩住、顧家,在她的意識裡她一定要操持好這個家,不能夠讓莊之蝶分心,畢竟所有人都叫她“莊夫人”。作為西京城文化名人的妻子,她深感責任重大。家裡洗衣、做飯、處理一切家務,家外苦心經營打理書店,可以說用“賢良淑德”形容她最合適不過了。她還因未能給莊家生兒育女而常常心懷愧疚。儒家傳統思想中的女性倫理道德標準,在牛月清的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

《廢都》裡從城牆到壎聲,賈平凹用意象,暗示出牛月清的婚姻結局

《廢都》

在唐宛兒和柳月還未踏足他們生活的時候,牛月清與莊之蝶的日子雖然平淡但也不乏樂趣,兩者之間始終維持著一種平衡的婚姻關係。唐宛兒與柳月的出現,成功地激起了莊之蝶內心的波瀾,在情與愛中他開始變的大膽,嚴重的可以說有些肆無忌憚,畢竟他甚至忽視了牛月清的存在。牛月清心中最為看重的婚姻關係,直到她發現莊、唐二人的飛鴿情書時開始破裂,在他們二人面前殺死那隻鴿子時開始放棄。

在賈平凹的筆下,牛月清是一個為婚姻而活的女性,她的一切都是為莊之蝶而存在。她以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他們婚姻穩定的基礎,可事實是她在婚姻中面對了女性最大的問題“背叛”。所有人眼中賢良淑德的牛月清,終究還是沒有守住自己的婚姻。從心如死灰的那一刻開始,她內心中的傳統觀念也開始被擊破,之前她為別人而活,之後她為自己而活。牛月清的婚姻關係是社會變革中的一出悲劇,源於個人與社會大環境的雙重作用。在書中除了直接以故事的形式,告訴讀者牛月清的婚姻結局外,作者所描述的多種意象也直接暗示她在婚姻中的結果。

《廢都》裡從城牆到壎聲,賈平凹用意象,暗示出牛月清的婚姻結局

《廢都》裡和牛月清婚姻結局相關三種意象:城牆、壎聲、哲學牛

在精彩的人物故事之外,《廢都》中還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意象。在作者的筆下,這些意象並不單獨存在,它們往往與主人公的人物命運相連。在讀這本書時,書中反覆提到了城牆、壎聲、哲學牛這三種意象,細細品來就會發現它們更深處的含義,便是牛月清的婚姻結局。

充滿歷史沉澱的“城牆”,它是現代社會進程中傳統化的象徵。在《廢都》中它就象禁錮著牛月清的婚姻思想一般,唯傳統至上。《廢都》裡所說的西京城,就是我們今天所熟悉的西安城。眾所周知,西安是一座歷經了十三朝的古都,在這座城裡隨處可見的便是歷史文化。古城牆是這裡的標誌性建築物,西安城牆現存的主要為明洪武年間的建築,如果繼續往前追溯的話可以到隋唐時期。可以說西安城牆歷經了千年的歷史時光,而這些厚實的城垣也承載著經久不衰的傳統文化。

《廢都》裡從城牆到壎聲,賈平凹用意象,暗示出牛月清的婚姻結局

西安城牆

小說中也多次提到了城牆,牛月清和莊之蝶的家就在城內,而莊之蝶跟唐宛兒有一次夜間幽會的地方也剛好在城牆根兒,同時書中經常寫到莊之蝶騎著他的木蘭,揚著塵土出城而去。四四方方的城牆,既包圍著牛月清的家又裹挾著她的思想。作為妻子,牛月清始終充當著賢妻良母的角色,家裡家外的操持著,壓根不讓莊之蝶來管這些事,隨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這樣的行為,完全符合傳統儒家文化中對女性在家庭角色上的要求。另外,牛月清在骨子裡瞧不起那些城市裡打扮的花裡胡哨的女人,因為她認為她們沒有一個女人該有的樣子。而這個樣子就要樸素、不輕佻還要順從丈夫。還有一個細節就是書中,很少寫到牛月清有出城的活動,這表明她始終活在這樣的傳統觀念裡,她很樂意也很認可這樣的做法。書中關於城市有一話這樣寫到“沒有一個願意丟棄城籍從城牆的四個門洞裡走出去”。很顯然牛月清從裡到外就是這樣的人。

《廢都》裡從城牆到壎聲,賈平凹用意象,暗示出牛月清的婚姻結局

儒家孔廟

莊之蝶就不一樣,他的婚姻在象徵著傳統的城裡,但是他並沒有被所謂的傳統所束縛。書中寫他經常出城,還與唐宛兒在城牆外相會過。對待這象徵傳統的城牆,兩個人的態度完全是相反的。牛月清情願自己的婚姻在傳統的思想裡維持著,但莊之蝶卻在一次次的衝破這城牆對自己婚姻的束縛。

對於牛月清的婚姻而言,這座城牆就是圍困她的傳統思想,她從未想過走出城或者衝破它。當然這代表傳統的城牆也成為了牛月清婚姻家庭破碎的見證者,因為莊之蝶曾在這裡背叛了她。婚姻中的牛月清被這厚實的城牆影響的太深了,直到婚姻的最後她都沒有想通自己的賢良為何沒有守住婚姻。

古書《爾雅》中記載:“壎,燒土為之,大如鵝子,銳上平底,形如秤錘,六孔,小者如雞子”。壎是我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迄今為止大概有七千多年的歷史了,其音色悲婉、淒涼又連綿不絕,它的存在標誌著祖輩們對聲音之美的追求。《廢都》裡也有壎,這壎是周敏帶來的,周敏可以說是整個小說中故事的開端。他經常喜歡在傍晚的時候,站在城牆上一個人吹著壎,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也總會傳來悲涼之聲。

《廢都》裡從城牆到壎聲,賈平凹用意象,暗示出牛月清的婚姻結局

莊之蝶喜歡聽這壎裡的悠長悲涼,但牛月清卻極其討厭。書中多次出現壎聲的描寫,暗示著故事的悲劇結尾。唯一一個會吹壎的人就是周敏,他的壎聲吹給城市裡像他一樣過的不好的年輕人。這聲音也吹進了牛月清的家門,即使她再討厭這壎聲,但依舊能夠聽到。她可能永遠也想不到,這悲痛之聲是吹給她自己的,吹給她的婚姻。而這吹壎人又恰好是她婚姻中對手的男伴。這並不是巧合,而是作者的巧妙之處。牛月清的婚姻在社會發展變革的過程中似乎是註定要失敗的。那個時間個人、社會都充滿了向上的激情,她的作家丈夫則更需要一種新的感覺來激發創作欲。

但牛月清骨子裡的固守思想,對她影響太深了,她的所作所為已經不能夠滿足莊之蝶對家庭,對情感的需求了。這一場婚姻的失敗,兩個人都有責任。城牆上悲傷的壎聲常在,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為牛月清的人生與婚姻而響起。

《廢都》裡從城牆到壎聲,賈平凹用意象,暗示出牛月清的婚姻結局

奶牛

賈平凹認為萬物皆有靈性,因而在他的文學作品中經常會將天人合一等觀念融入其中。《廢都》中有一頭奶牛,在作者的筆下它有了思想、有了靈魂成為了書中的旁觀者。讀者們將其稱之為“哲學牛”,因為借用它的口經常會發出一些疑問。例如“人其實是牛變的呢,還是牛是人變的?但人不這麼認為,人說他們是猴子變的。人怎麼會是猴子變的呢”。

哲學牛來自終南山,住在城外,經常被主人趕到城裡賣牛奶。莊之蝶每次都會直接用吸吮的方式喝牛奶,也因此他與哲學牛之間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書中為何會出現這頭牛?一方面是為了借用牛形象來輸出作者的思考與哲學思想;另一方面是為了與牛月清相呼應,牛月清姓“牛”,而且她在家庭中也承擔了照顧莊之蝶的責任。

《廢都》裡從城牆到壎聲,賈平凹用意象,暗示出牛月清的婚姻結局

婚姻

莊之蝶事實上對這兩者都有情感,後來哲學牛再也沒有進城,似乎離開了他就像牛月清離開家一樣,沒有一點消息了。哲學牛的結局並不好,因為生病被男主人宰殺了。它為那個家奉獻了一輩子,卻最終也沒得到應有尊重。牛月清也一樣,她為婚姻,為家庭勤勤懇懇的卻遭受了背叛。哲學牛的結局似乎也正照應著牛月清和她婚姻的結局。這看似不在主線故事中的哲學牛,卻與女主人公牛月清的人生命運有著緊密的聯繫。

牛月清有著傳統女性之美,她的善良與勤勞值得我們去尊重。婚姻中的失守,是個人與社會多重原因形成的結果。賈平凹先生用牛月清悲劇式的婚姻結局,訴諸了一種女性意識。即女性在承襲傳統美德的時候也要有一種獨立自主的意識,要有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