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誤殺》和《誤殺瞞天記》相比,哪個看起來更有感覺?

玩轉數碼世界


  我是先看了翻版《誤殺》之後才回顧的印度版《誤殺瞞天記》,總體而言兩部影片都各有優劣,以下我細說下:

  角色方面:翻版《誤殺》對於死者素察紈絝子弟的形象刻畫比較飽滿,剛開始一件打人小事描述了一家三口人的性格。從政的父親一心投入選舉對孩子比較嚴苛;擔任警察局長的母親縝密的邏輯判案對於孩子又十分溺愛;素察就在這個有錢又被母親溺愛的家庭中逐漸變壞。這也讓鏡頭轉到威脅平平事件時十分圓滑,而母親的溺愛也使得其一味地為找到孩子而動粗顯得合理。相反印度版《誤殺瞞天記》中漫長的前情交代對於這個家庭的人物的形象刻畫較少,尤其是其軟弱的父親在劇情中顯得不是很重要,完全是強勢的母親撐著整個警察方面的調查。而對於母親剛開始的那個案件說實話,只能看出印度落後的警察制度外看不出母親的探案能力,她能想出男主的計策讓我感覺瞎蒙的可能性更高點。

  案件邏輯:從剛開始的佈局而言,印度版《誤殺瞞天記》更合理些,那些佈局想法都是從身邊的事引發而來,比如車被推進的是被廢棄工廠的池塘,不像翻版《誤殺》一拍腦門想出來的。但是最後的實現形式上,印度版《誤殺瞞天記》要比翻版《誤殺》要遜色些。時隔多日,通過再碰面的方式捏造真實發生的日子,講真,如果我記性好點這個謊言就被揭穿了。相反翻版《誤殺》的手法卻很獨特,通過蒙太奇的方法,每個人只是故事中的一個碎片但是所有的碎片放置在一起就能夠組成一個讓人信以為真的故事,這個技巧才是真妙啊。

  最終結局:剛開始我的觀點是翻版《誤殺》的結局是個不負責任的行為,男主離開之後留下了母親和孩子獨自生存,面對這樣有爭議的父親,他們在學校、在社會上如何繼續生活?因而我更喜歡印度版《誤殺瞞天記》的結局,沒人認罪的屍體則被埋在新警察局下(一個幾乎永遠不會被發現的地方)。

  但是在我回頭看到翻版《誤殺》的結局評論後我進行了反思,因為漏了一個細節那就是他們小女兒的考試考卷考了70分,但是自己改成了100分給男主希望能買口琴。這就是孩子學習的天性,從這件事情上她學會了欺騙、學會了通過自己的手段來獲取利益。因而男主在那口鐘聲鍾懺悔了,他希望以身作則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欺騙,最後是頌叔的無聲回答讓電影的層次昇華了不少。

  因而總的而言,如果說印度版《誤殺瞞天記》開創了先河,那麼翻版《誤殺》就是一次完美的模仿,而且比印度版《誤殺瞞天記》的邏輯更加合理,提高了立意以及教育意義,真心不錯。


南無野客


1.女兒不是維傑的親生女兒,而是從垃圾桶裡撿出來的嬰兒。全家人做出的犧牲是為了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當維傑妻子和親生小女兒被毆打時,他們都沒有想到放棄兇手是大女兒,突出了維傑和妻子的善良性格。《誤殺瞞天記》 中大的女兒是李維傑和李維傑的親生女兒。李維傑和李維傑的風險都是基於父母保護子女的本能,即單純的感情。

維傑《誤殺》又高又壯。他在店員面前有老闆的威嚴,敢於面對警察壓迫村民的理論。李維傑《誤殺瞞天記》是一個又醜又胖的中年人。他很善良,在鄰居眼裡是個好人,但在警察面前卻很懦弱。這為李維傑被捕後的辯護鋪平了道路。更令人震驚的恰恰是這個懦弱的人保護家人的能力。

3.《誤殺》 維傑這個家庭在當地的經濟狀況很好,我岳父岳母和姐夫等親戚住在一個村子裡。是薩姆的入侵改變了他們家庭的幸福生活。《誤殺瞞天記》中學的李維傑是個孤兒。這家人從中國移居國外謀生。這個家庭的經濟狀況很差。他們住在墓地附近的一所廉價房子裡,這使得主要家庭和警察局長家庭的經濟實力和地位更加不同。

4.《誤殺》 維傑的妻子年輕漂亮。她會撒嬌,讓丈夫帶著家人去城裡購物。她有點可愛和任性。這樣一個小女人在雨夜下葬,在背後面對審訊和折磨的表現更加勇敢和堅強。《誤殺瞞天記》中李維傑的妻子是一個普通的日夜工作的底層女性形象。很容易讓我們想起她不再美麗的母親。然而,無論是在她的小女兒發現搬運的屍體時,她命令她的大女兒“帶她姐姐去睡覺”,還是挖了一個墳墓,打開一個棺材,讓一個瘦瘦的男人獨自躺在裡面,她都表現出令人震驚的決心、勇氣和力量。


方方方方方呀


相比《誤殺》,《誤殺瞞天記》更有感覺

《誤殺瞞天記》作為一部印度電影,不得不說這樣做很需要勇氣。但從整體的劇情節奏把控來看,確實也不需要添加歌舞來灌水拖時間,因為它本身就有160分鐘左右的時長。演員的演技是最能體現電影魅力,但劇本臺詞是它的基礎。《誤殺瞞天記》在160分鐘的時長裡,幾乎每一個演員的每一句臺詞都經得起推敲,首先是符合角色,是那個角色所講的話語,而不至於出格;其次電影臺詞幾乎沒有任何廢話,要麼是為作為前因,如廢棄的採石場、挖坑堆肥,要麼就是作為後果,如維賈伊在重編故事時所做的一切。


有時候看似毫無意義的鏡頭,都有它獨特的含義,比如開頭時一分鐘左右的公交車路線和沿途的風景,它所代表的是彭朵林是一個偏僻而又落後的地方,人們法律意識自然十分淡薄,因此,在後面的劇情中,哪怕是想要去倫敦見兒子辦理護照的沙威,在遭到蓋頓德明目張膽的敲詐勒索時也沒想過用法律的手段來保護自己。當然,山路的曲折也不排除這是對整部電影劇情節奏的預言。還有就是舊的警察局和新的警察局,是不是也意味著破舊除新呢?


人物形象立體豐滿,尤其是對男主維賈伊的刻畫,導演可謂是用心良苦。在對待員工荷西、餐館老闆馬汀、及自己家人時的一些很瑣碎的小事時,很能彰顯出他的性格特徵,當然,像對電影的愛好這一人設,更是將此發揮到了極致,並將此融入到他生活的的方方面面,為接下來的重大劇情做了充分的鋪墊。

蓋頓德的頭次出場是在荷西的口中,然後再通過一對老夫婦的口中敘述,直到最後,人物才真正出現在觀眾的眼前。這就相當於已經給了觀眾一個預期,對於接下來他所做的敲詐勒索的事情也自然覺得合情合理。

果亞總長蜜拉是在解決別人對她屬下的指控時出場的,而她的行事作風更接近於黑幫的解決方式,或許是想要給她更強大的氣場,便有了一段自帶的BGM,效果很好。對於屬下的事情都是如此,自己親兒子山米事情更無需多說。倘若不是維賈伊還算聰慧,擁有良好的群眾基礎,乃至最終藉助輿論的力量,蜜拉怕是不論如何都能敲開他的嘴。


在作為母親方面的表達上,新上映的《誤殺》則表現得更好,如休憩是夢見自己的兒子。同樣在父親的角色上,《誤殺》給出的市長候選人的人設也比《誤殺瞞天記》要好。

前面的生活有多美好,後面就有多大的動力和決心,山米死亡的悲劇也就顯得愈發痛苦和慘烈。試想一下,就像維賈伊所說,假如安祝和山米互換一下位置,那結局又將如何?

《誤殺瞞天記》看似處處在遵循法律,但事件的過程中卻幾乎很少真正遵守法律。不論是蓋頓德的行為,還是蜜拉的做事方法,更或者是維賈伊的結局,大家都在拼命的尋找法律的漏洞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或許就是《誤殺》所改編的目的之一吧


喝汽水看電影


《誤殺》改編自印度高分懸疑犯罪電影《誤殺瞞天記》,講述了一個丈夫為了保護家人,用自己平時看電影的經驗,把妻女誤殺警察局長兒子一事弄成了懸案,最後讓全家人脫身的故事。兩者前面的劇情都大同小異,最大的區別在於結尾,印度版用一個非常精彩的交差剪輯讓丈夫安然無恙的走出了警察局,而國內版是丈夫去自首後一個人在監獄不知望著何方。相比前者揚善除惡的酣暢淋漓,國內版就顯得平淡甚至多餘,所以遭受詬病,被罵狗尾續貂。


但真正只是單單為了在國內上映,才弄了這麼個具有我國“特色”的結局嗎?其實不然,因為國內這版才真正體現了影片的高明之處。

先說說兩者的主要人物有哪些變化。首先是警察局長的兒子,印度版直到他拿手機偷拍男主大女兒洗澡的視頻才登場,給人感覺他就是個典型紈絝子弟。而國內版他的出場先給一段戲做鋪墊,他殘暴,充滿戾氣,打瞎了別人的眼睛也毫不在意。在夏令營下藥迷姦了大女兒,把偷拍變成了強姦這樣嚴重的刑事犯罪。他的形象被刻畫的更兇惡,更讓人憤懣,打死他罪有應得,淡化了致他而死的男主一家的犯罪感。

而陳沖扮演的警察局長,印度版強化的是她警察局長的社會身份,而忽略了她作為母親的家庭角色。雖然兩者同樣以審訊犯人的方式出場,但印度版警察局長給人印象是官官勾結,為己私利威逼利誘不擇手段。而陳沖的審訊對象是個殺人嫌疑犯,她冷靜幹練聰明,三兩句就點破了犯人的殺人手法。用偽證誘供犯人,展現了她破案大膽不按常規。這個角色的出場是正面的,只是故意給她打的光陰暗低沉,讓人錯覺她是反派。後面還有一場她給兒子擦傷口的戲,小心翼翼的動作,溫情的眼神。雖然她極其溺愛孩子,但這就不是生活中一個疼孩子過分了的媽媽嗎?所以陳沖給人的更深的是一個母親形象。

肖央扮演的男主,印度版中男主是中產,敢跟惡警剛正面剛,而國內版他是低產,對惡警唯唯諾諾,生怕得罪。相同的是平時都喜歡看電影,對家人和朋友很好。國內版多了肖央去寺廟佈施和提點一個兒子被警察局長打瞎眼睛的老人兩處情節,說明肖央心善信佛,充滿正義。其中還有一場惡警毆打朋友被他踹了腳後,他馬上向惡警道歉的戲,這說明在身邊的人受到傷害時,一直小心謹慎的他會不計後果的奮起反抗。也為後面他對警察局長的兒子動殺心埋下伏筆。

兩版都是大女兒用鋤頭“打死”了警察局長的兒子,那為什麼說肖央對警察局長兒子動了殺心呢?印度版的確是大女兒打死警察局長的兒子,因為男主當頭晚上在公司看電影沒接電話,第二天回家後才知道發生的事,所以警察局長的兒子是在當天死透了。國內版是肖央在酒店給家裡打電話沒人接後,馬上趕回了家,而那時候事情剛發生完,妻子已經把警察局長的兒子埋了。肖央瞭解情況後,問了一句,“一點血都沒有嗎?”這就表示他對警察局長兒子是否已死起了懷疑。因為人在受到撞擊突然暈倒的情況下會失去意識,舌頭的肌肉不受控制下垂堵住呼吸道,時間久了會造成窒息而忘。所以肖央在看球賽時會給身邊一個拳迷解釋,為什麼拳手暈倒後要幫他把舌頭馬上拉出來。

影片中警察局長的兒子確實只是暈倒吐舌“假死”,扮演妻子的譚卓在搬運他時不小心讓他的身體從車上掉了下來,可能是那一下的碰撞讓警察局長的兒子舌頭鬆開了 ,使他埋進棺材裡後不久醒來。肖央挖開墓地後,他雙手呈爪狀向上,眼睛睜大,棺材蓋上滿是血痕,實際上他真正死亡原因是在棺材裡被活活憋死。

肖央當時有過懷疑,那他究竟知不知道警察局長的兒子在棺材裡有一段時間其實還活著呢?事情發生後,有一次他們全家人在一起吃飯,小女兒拿叉子一直劃桌面發出刺耳的聲音,鏡頭給了桌面上劃痕特寫,肖央對小女兒說讓她別劃了。這時,肖央應該是想到警察局長的兒子在棺材裡也曾拼命用指甲劃棺蓋產生類似的聲音,留下劃痕。還有其中一張海報就是一個男人拿著帶血的鐵鍬,腳下躺著一個滿頭是血的男孩,這也是在暗示電影裡肖央才是想致警察局長兒子死地的人。而且他打開棺材看到警察局長的兒子不同尋常的死狀時十分淡定,說明他早就知道里面的人怎麼死的,屍體會是怎樣。

身為父親,女兒遭受這樣殘忍的傷害,對於這樣的畜生,沒有什麼能比手刃仇人更要洩恨,所以明知道埋在棺材裡的人沒死,他也不希望警察局長的兒子出來繼續騷擾女兒,成為其揮之不去的的陰影。就像他結尾裡說的,“我沒能讓妻子女兒不受到傷害,我能做的就是不讓她們再次受到傷害。”早前他也耳聞警察局長兒子的殘暴,再加上知道對方的背景,目睹了警察的貪婪和惡行。所以最好的結果就是讓他在棺材裡不要出來,讓這一切都了無生息,隨雨埋進泥土裡。

電影開頭講的一個故事就是肖央被活埋在棺材裡死了,看過這麼多部電影的他應該知道《活埋》裡的男主人公,在棺材裡的無法得救失去希望後有多麼的無助和恐懼。雖然警察局長的兒子做出畜生之行,但也罪不至死,何況還是個十六歲的孩子。肖央在他挖出屍體後,一直都很內疚,前面說過他信佛,經常去寺廟裡佈施,可後來大師拒絕了他的佈施,說只接受“無相佈施”。

不求報而做的善事,就是無相佈施。為了求名,為了求利,為了怕墮入惡道,甚至為了求得自身的健康福祉而佈施,就叫有相佈施。大師能從他滿臉心事看出所求,說明他此時的負罪感已達到峰值。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結尾警察局長夫婦二人聲淚俱下渴求著答案,他看到的是同樣也是一對疼惜自己,而為自己的孩子肯犧牲名利地位甚至一切的父母。將心比心,他明白孩子遭受傷害後父母的痛苦,既然警察局長的兒子已死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了代價,那麼他也要給遇害者的父母一個交代。站在妻女的身前,完成一個家庭對另一個家庭的責任。再加上因這件事產生的暴亂,更多無辜的民眾被捲入其中。還有小女兒在全家看完《天才槍手》後把試卷的分數改成100分,使他明白父親不僅要保護孩子,還要給子女做出正確的表率。在多重線索的鋪埋下,他的自首看起來就是順其自然的結果,不會刻意生硬而顯得突兀。

前面說過,陳沖在這部影片第一印象是一個溺愛自己孩子的母親。在警察局見到自己孩子的幻影,導演表達的是她對兒子深深的思念。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她推理肖央一家怎樣利用路人瞞天過海做了不在場證明,看到兒子友人手機對肖央大女兒施暴的視頻後,她的情緒瞬間從剛剛還能分析案情的冷靜到一個人在辦公室裡失聲落淚的痛哭。一直擔心的事最終發生了,她顯得惶恐和緊張,更加確信肖央就是兇手,兒子可能遭受不測後,她表現出的是撕裂和絕望。畢竟,她是位母親。相比丈夫更注重事業,她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兒子。

在關押肖央一家人的時候,為了淡化矛盾,相比印度版孩子都打,國內版只對大人動手。在審訊小女兒時,不知是不是有意找了個長得蠻有喜感的演員演問訊的警察,讓情緒看起來沒那麼緊張,甚至成了一個笑點。而且後面警察帶隊找屍體挖人祖墳的時候,群眾的對警察的反抗顯得更自然接地氣。給陳沖丈夫參加市長競選的競爭對手打電話,也為後面的輿論宣傳和暴亂提供了合情合理的依據。不僅宣傳的口風在為肖央一家無辜者的形象造勢,而且很可能暴亂中那些趁火打劫的不法分子,也是陳沖丈夫的競爭對手安排的。其實肖央讓人給陳沖丈夫的競爭對手打電話前面還有一個引子,大女兒第一次被叫出去問話時,老師在課堂上講,“羊的視力很差,很容易離群被大型兇猛動物吃掉。”也就是說,男主一家勢單力薄,如果不利用他這個低產平民的身份發動更多群眾為他抱不平,很可能會被陳沖定為罪案,因為他並無辜,而且不知道妻女能在審訊中挺多久。

那麼多的這場暴亂跟肖央案子有什麼聯繫?先看看暴亂產生的原因。好像就是底層人民對濫用權力的警察們反抗。可事實上除了施名帥飾演的惡警對普通百姓的剝削和欺壓外,並沒有說這就代表了大部分警察的形象。相反,黃健瑋飾演的上司在調查時一直幫肖央說話,並有次在惡警對肖央拔槍後製止了他,還在陳沖對肖央動手時提出異議,這同樣展現的是警察正面向上的形象。也有人說陳沖作為裡面出現的級別最高的警察,她的行為很自然的就讓觀眾對警察產生以偏概全的印象。那麼先拋開社會身份,把肖央看成父親,陳沖看成母親。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時,父親可以對行兇者的死束手旁觀。同理心,母親為了能找到兒子,使用了卑劣過火的手段。兩人行為都有錯,只是社會階級的差異,讓我們出於同情,不自覺就站隊在了弱的一方。所以,結尾對民眾的採訪,也同樣是導演留給觀眾的反思。不法分子趁暴亂燒殺砸搶對無辜小販的造成了傷害,肖央的行為,無形中也是給一個母親一個家庭帶來了痛苦。

法律是為法治服務,而不是為了某個人或者某一方服務。因此,導演安排肖央的自首,就是對法治精神的踐行,對人性如何才能完善而應該怎樣做的思考。最後肖央的自首,前面寺廟寶塔的故事已給了暗示。為了贖罪造了一座鴿子飛不到頭的高塔,對比影片開頭肖央借《肖申克的救贖》經典臺詞的話,自由鳥比喻他自己,也對應著鴿子。高塔對應監獄,飛不到頭表示他在監獄不知待到什麼時候。至於他到底有沒有越獄,導演留了個開放的結局,就是他望向遠方不知何處。如果外面的家人再次受到傷害,那麼家人即是自己全部的他應該會越獄出去再次替家人遮擋風雨。我想,這個彩蛋會不會是為了拍續集的準備呢?

另外,影片中提到的幾部電影很有意思。肖央模仿的兩部影片《蒙太奇》和《控方證人》不用說,致敬的影片有開頭的《活埋》和《肖申克的救贖》,他們全家在電影院看的是《天才槍手》。警察查出他觀影記錄有四部,《狩獵》,《七宗罪》,《蒙太奇》和《白夜行》。《七宗罪》最後是布拉德皮特出於妻子被殺的憤怒槍殺了凱文史派西,《白夜行》是男主為了守護愛人行兇殺害了傷害女主的人,這些都對應了他為保護家人選擇讓警察局長的兒子在棺材裡死去。有意思的是,片中的《白夜行》海報是韓國翻拍版,公認這版是沒日本原版經典的,看來編劇真的很喜歡韓國犯罪題材的電影(也是導演對自己的翻拍有種黑色幽默的調侃吧)。《涉獵》在片中的介紹是“群眾會根據自己看到聽到的東西盲從跟隨主流”,對應了後面民眾根據電視臺的報道而發生的暴亂。本片英文名是《Visual》,直譯過來就是“視力的; 視覺的”,一是肖央用電影蒙太奇的手法讓路人集體替他做了不在場的“偽證”,二是對比前面說羊的視覺不好,而片尾採訪時有個民眾說,“羊只要能好好的吃草,才不會管是誰在褥他們身上的毛呢。”不知道這是對制度的暗諷,還是導演對這場民眾的暴亂持保留的態度呢?

本片最出彩的一場戲是雨中警察挖墳的那場,運用大量慢鏡頭通過各色人物的神情來推動故事情節發展,民眾的憤怒和吶喊,惡警的囂張和跋扈,陳沖夫婦的焦急和等待,肖央妻女的擔憂和驚恐,肖央本人的悲愴和彷徨。這幅眾生相在雨中相交呼應,配合雨落灰暗的畫面,極容易帶動觀眾的觀感。再配合背景音樂慢慢積壓情緒,直到棺材打開後發現裡面是一隻羊,這時音樂急轉而上,情緒在瞬間爆發,民眾暴動,惡警被打,讓觀眾有了一種酣暢淋漓的發洩感。這場導演的調度已經把本片推向高潮,相比後面平庸的結尾,所以自首的情節就很難再打動觀眾。而原版在推理上要比本片的嚴謹和精彩,最後男主瀟灑的從警局走出時,揭秘了屍體的所埋地,讓得到謎底的觀眾看得大呼過癮。而且從電影的表現手法來看,那段交叉剪輯又相互疊影的畫面,真是讓人百看不厭。觀眾本身就有先入為主的習慣,暴動和救贖繞的有點複雜,失去了直截了當懲惡揚善的快感。這也難怪監製陳思誠會覺得,明明各方面都完成的可以,情節還更緊湊,而內容和立意上更豐富有層次,怎麼在豆瓣上還會輸原片一分呢?

如果把肖央去警局的坦白看成是一種承擔的話,就是願意為家人獨自面對罪惡。他的做法是為了讓受“殺人”事情影響的妻女最終能釋懷放下,即使逃脫了法律,但善良的一家肯定跟肖央一樣飽受良心上的煎熬。所以讓警察局長的兒子死,是每個父親都會做的選擇。但自身的靈魂被玷汙,如何能保留這份善良,導演就用了全家人都去警局自首來修補有了裂痕的良心,這樣算是情理和法理上最好的交代。畢竟,讓罪惡的罪惡,讓純真的純真,不能因警察局長兒子的罪惡而忽視了母親對孩子的純真,也不能因父親保護妻女的純真而忘掉了他捨棄了他人自私的罪惡。

另外,羊被惡警打死有一個星期了,4月又是泰國最熱的時候,但挖出來的時候沒有腐爛的痕跡,這算不算道具的穿幫呢?而且棺材蓋上的劃痕有警察局長兒子的血跡,肖央又一直盯著棺材蓋看,如果不是後面的暴動,以陳沖的觀察力和智慧,應該說很容易發現證據。這處又算不算是個漏洞呢?只能說女性畢竟是感性動物,愛子心切讓一位精明的母親在現場失了水準吧。


龍兒看電影


但是同樣看過印度電影原版《誤殺瞞天記》的朋友,再看完《誤殺》之後,覺得兩者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結局的不同。原版電影中最後男主免受牢獄之災,家人團聚得以善終,而肖央所飾演的李維傑最後選擇自首,承擔一切。

這兩種結局的不同,個人感覺國產版看著讓人憋屈,原版讓人看著更過癮,更解氣,但是過後細細想想,國產版的結局是符合我們的特色的,一是體現出法制公平,你觸犯了,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二是與當前所倡導的社會價值觀相向。顯然,如果國產版的結局也是和原版結局一樣,那電影是不是在教給我們遇到和電影裡面發生相同的事情,要像男主一樣去解決,那麼社會豈不是要亂了套,所以原版的結局放在國內廣電總局是不會給他過審的。



環球週刊報


我是先看了翻版《誤殺》之後才回顧的印度版《誤殺瞞天記》,總體而言兩部影片都各有優劣,以下我細說下:

  角色方面:翻版《誤殺》對於死者素察紈絝子弟的形象刻畫比較飽滿,剛開始一件打人小事描述了一家三口人的性格。從政的父親一心投入選舉對孩子比較嚴苛;擔任警察局長的母親縝密的邏輯判案對於孩子又十分溺愛;素察就在這個有錢又被母親溺愛的家庭中逐漸變壞。這也讓鏡頭轉到威脅平平事件時十分圓滑,而母親的溺愛也使得其一味地為找到孩子而動粗顯得合理。相反印度版《誤殺瞞天記》中漫長的前情交代對於這個家庭的人物的形象刻畫較少,尤其是其軟弱的父親在劇情中顯得不是很重要,完全是強勢的母親撐著整個警察方面的調查。而對於母親剛開始的那個案件說實話,只能看出印度落後的警察制度外看不出母親的探案能力,她能想出男主的計策讓我感覺瞎蒙的可能性更高點。

  案件邏輯:從剛開始的佈局而言,印度版《誤殺瞞天記》更合理些,那些佈局想法都是從身邊的事引發而來,比如車被推進的是被廢棄工廠的池塘,不像翻版《誤殺》一拍腦門想出來的。但是最後的實現形式上,印度版《誤殺瞞天記》要比翻版《誤殺》要遜色些。時隔多日,通過再碰面的方式捏造真實發生的日子,講真,如果我記性好點這個謊言就被揭穿了。相反翻版《誤殺》的手法卻很獨特,通過蒙太奇的方法,每個人只是故事中的一個碎片但是所有的碎片放置在一起就能夠組成一個讓人信以為真的故事,這個技巧才是真妙啊。

  最終結局:剛開始我的觀點是翻版《誤殺》的結局是個不負責任的行為,男主離開之後留下了母親和孩子獨自生存,面對這樣有爭議的父親,他們在學校、在社會上如何繼續生活?因而我更喜歡印度版《誤殺瞞天記》的結局,沒人認罪的屍體則被埋在新警察局下(一個幾乎永遠不會被發現的地方)。

  但是在我回頭看到翻版《誤殺》的結局評論後我進行了反思,因為漏了一個細節那就是他們小女兒的考試考卷考了70分,但是自己改成了100分給男主希望能買口琴。這就是孩子學習的天性,從這件事情上她學會了欺騙、學會了通過自己的手段來獲取利益。因而男主在那口鐘聲鍾懺悔了,他希望以身作則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欺騙,最後是頌叔的無聲回答讓電影的層次昇華了不少。

  因而總的而言,如果說印度版《誤殺瞞天記》開創了先河,那麼翻版《誤殺》就是一次完美的模仿,而且比印度版《誤殺瞞天記》的邏輯更加合理,提高了立意以及教育


小魏子講故事


很多人都認為《誤殺》的自首結局是敗筆,應該像《誤殺瞞天記》裡那樣一家團聚。並拿《肖申克的救贖》裡的主角安迪的結局做對比,可人們忽略了一件事,安迪從始至終都沒有殺人,他只是被冤枉瞭然後逃出來並擁抱了自由。可是社會就是如此,電影藝術始終與生活息息相關,不少人都會受電影的影響,如果沒有法律,豈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個“英雄復仇者”。


點映聚焦


1.《誤殺瞞天記》中大女兒不是維傑的親生女兒,是從垃圾桶裡撿回來的嬰兒,全家所做的犧牲都是為了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當維傑的妻子、親生的小女兒捱打時也夫婦倆也沒有一個人想過供出殺人真兇就是大女兒,突出維傑及其妻子善良的品格;《誤殺》中大女兒就是李維傑夫婦的親生女兒,李維傑夫婦的冒險都是出於父母保護孩子的本能,是純粹的親情。

2.《誤殺瞞天記》中的維傑高大魁梧,在店員面前十分有老闆的威嚴,敢於和欺壓村民的警察理論對峙;《誤殺》中的李維傑是一個其貌不揚中年發福的男子,為人和氣,是街坊鄰居眼裡的老好人,在惡霸警察面前表現懦弱,這為李維傑被抓捕審訊后街坊鄰居都為他辯護做了鋪墊,也正是這樣一個懦弱的男人在保護家人時爆發出來的力量才更讓人震驚。

3.《誤殺瞞天記》中維傑家庭經濟狀況在當地不錯,還有岳父岳母和小舅子等親戚居住在一個村子裡,正是薩姆的闖入使他們一家原本幸福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誤殺》中李維傑是孤兒,一家從中國移居國外討生活,家庭經濟狀況不佳,住在墳地旁便宜的房子裡,使主角一家和警察局長一家經濟實力、地位上的對比更加懸殊。

4.《誤殺瞞天記》中維傑的妻子年輕美麗,會撒嬌讓丈夫帶家人去城市逛街遊玩,有點可愛的任性,這樣一個小女人在雨夜埋屍以及後面面對審訊拷打時的表現,更顯勇敢堅強;《誤殺》中李維傑的妻子是一個常見的日夜操勞的底層婦女形象,很容易讓我們聯想起自己不再美麗的母親,但無論是她在搬運屍體被小女兒發現時喝令大女兒“帶妹妹去睡覺”,還是以瘦弱之軀獨自掘開墳墓打開棺材把一具男屍放進去,同樣都表現出令人震驚的果斷、勇氣、力量。

5.《誤殺瞞天記》中維傑和家人的矛盾主要是他把很多陪伴家人的時間用來看電影了,家人間雖偶有拌嘴的小插曲但總的來說關係和睦;《誤殺》中李維傑和家人的矛盾主要是因為貧窮,由於貧窮,比起《誤殺瞞天記》中維傑答應女兒去野營,李維傑答應女兒去夏令營的決心下得更為艱難,正處青春期的大女兒嫌棄他寒酸、沒有文化,父女倆關係緊張。

6.《誤殺瞞天記》中薩姆偷拍了大女兒洗澡的視頻,以此要挾她和自己共度春宵,被女孩的母親發現後甚至想強暴女孩的母親,但是計劃最終沒有得逞就死了,也就是說薩姆沒有直接對大女兒的身體造成傷害,但在印度的文化習俗中這對於一個女性也是致命的,電影中多次提到公開視頻會毀了這個女孩的人生;《誤殺》中素察在果汁裡下藥迷姦了平平並拍了視頻,對平平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後用視頻要挾她再次發生關係,被平平的母親阿玉發現後也無恥地想強暴阿玉,對阿玉進行了殘暴的毆打,平平母女當時遭遇的情形比《誤殺瞞天記》中更加危險。

7.《誤殺瞞天記》中維傑曾經利用自己在電影中學到的法律知識幫助一對老夫婦,這一劇情是為了說明維傑雖然輟學早但極聰明,因為看電影這一愛好學到了很多知識,為維傑從電影中得到啟發設計瞞天過海做鋪墊,這對老夫婦遭遇的具體是什麼樣的困難對影片的主線劇情無影響;《誤殺》中李維傑同樣利用自己在電影中學到的法律知識幫助一位老先生,這位老先生的孫子眼睛被警察局長的兒子打傷了,這個劇情為素察的出場做了鋪墊,為其品性惡劣增加了一個證據,前後看似不相干的劇情聯繫起來了。

8.《誤殺瞞天記》中薩姆的父母一度以為懷不上孩子了,好不容易有了一個獨子,所以對兒子過分寵愛,導致薩姆變壞;《誤殺》中素察變壞主要是因為父母工作繁忙對孩子疏於管教,尤其是作為警察局長的母親或許是出於補償心理對兒子無限縱容。

9.《誤殺瞞天記》中薩姆的父親和妻子相比稍微像個好人一點,一出場就表明了對妻子溺愛兒子的不贊同,後又多次表明他認為主角一家沒有撒謊希望妻子停止為難他們,在妻子濫用職權拷打主角一家時也於心不忍說出“這是犯法的”,但他大多數時間仍然是妻子身邊沉默的幫兇;《誤殺》素察的家中也是嚴父慈母,父親對母親溺愛兒子有不滿,但只顧忙於事業自己也不曾好好教育孩子,故事發生時素察父親正在競選市長,他也曾阻攔妻子抓捕審訊主角一家,那是因為怕損害自己在公眾面前的形象影響選舉結果,最後李維傑也是利用了這一點,借素察父親競爭對手的力把事件的影響力擴大,引導輿論,給素察父母施壓。

10.《誤殺瞞天記》中監察長米拉一出場就在嚴刑拷打犯人,她能面不改色地下命令把人沉入海里,不惜利用犯人無辜家人的生命安全做威脅,一開始就把這個角色的心狠手辣、不擇手段展現得淋漓盡致,後面她會對主角一家採取屈打成招的策略就再正常不過了;《誤殺》中警察局長拉韞出場就利用偽造的證據和嫌疑人的心理弱點解決了一樁難度極高的殺人案,善於推理而不是善用暴力,雖然看不出是個好人,但至少在大多數情況下她是守法的,突出的是拉韞極強的偵查能力,為她和李維傑在智力上的較量拉開帷幕。

11.也就是因為上一條,《誤殺瞞天記》中米拉在推測出作案手法後馬上第二次抓捕了維傑一家,直接採取了打到他承認為止的策略,拷打中途薩姆的朋友來說出了薩姆曾偷拍維傑大女兒洗澡的秘密,堅定了米拉的猜測,回去加重了拷打的力度;《誤殺》中的拉韞在素察朋友說出迷姦的秘密後也堅定了自己的猜測,由於素察的所作所為比薩姆更惡劣,拉韞相信視頻內容足以讓一個父親痛下殺手,幾乎可以確認兒子真的死了,此時失控的拉韞才下令第二次抓捕李維傑一家,動用暴力也是在又一次語言逼問無果之後。

12.《誤殺瞞天記》中米拉調查的過程中薩姆的父親一直陪在她的身邊,米拉大部分時間是長髮披散身穿裙子的打扮,在丈夫肩頭哭泣的樣子就像任何一個普通的柔弱妻子;《誤殺》中素察失蹤後拉韞調查的大部分時間,素察的父親都在忙自己競選市長的事,拉韞始終身穿制服以精明幹練獨立女強人的形象示人,非常具有隱喻意義的一幕是拉韞在警察局開會時面對眾人站在百葉窗前,窗外是丈夫的巨幅競選海報,兩個形象重疊在一起,丈夫面對選民的標誌性笑臉的正中間站立著神色嚴峻的拉韞,既像來自背後的某種嘲諷,又像是來自上方的某種支持和保護。

13.《誤殺瞞天記》中薩姆和父親沒有發生衝突;《誤殺》中素察因為差點弄瞎別人眼睛被父親打了一巴掌,和父親吵架後離開,所以素察失蹤後父親以為他是離家出走故意不接電話,沒有積極去尋找。

14.時間線的不同,《誤殺瞞天記》中薩姆2號晚上被殺,維傑3號早上從店裡回到家中,花了一天的時間銷燬證據、去帕納吉買奶油麵包、買電影票、取錢,4號早上帶家人出發去帕納吉,5號返回;《誤殺》中素察2號晚上被殺,李維傑當晚從羅統的酒店回到家中,凌晨銷燬證據,3號早上帶家人出發去羅統退房、吃奶油蛋糕、看電影、看泰拳,3號返回。

15.從上一條可以看到兩部電影的手法其實是有所區別的,《誤殺瞞天記》中維傑3號獨自去帕納吉買奶油麵包、買電影票留下了3號的票據,在帕納吉取錢留下了3號的監控,4號帶家人去帕納吉在聽經的地方找到了2號講經的錄像,晚上入住酒店並偷偷把登記時間篡改為2號,5號和家人去同樣的店吃奶油麵包、同樣的電影院看電影,返回時和售票員說要去取錢,假裝不經意地強化所有人關於他們一家是2號3號來帕納吉聽經的記憶,利用的是人們只對自己看到的印象深刻而不記得日期;《誤殺》中李維傑同樣利用了人們不記得日期這一點,但他是2號獨自在羅統入住酒店、取錢、看了泰拳,留下了2號晚上酒店的登記、取款機的監控和泰拳比賽的記憶,當晚發現不對趕回了家,3號早上帶家人去羅統,退房時給前臺留下昨晚是他們一家四口入住的錯誤記憶,在所有遊玩的地方留下3號的監控,看泰拳時故意打翻爆米花藉口取錢讓售貨員對他們一家來看了泰拳並取了錢記憶深刻,李維傑利用蒙太奇的手法,把自己獨自一人在2號的活動和一家四口3號的活動剪輯在了一起,更加天衣無縫。

16.《誤殺瞞天記》中維傑的僥倖在於成功趁酒店前臺不注意篡改了入住登記,並恰好找到了2號講經的錄像;《誤殺》中李維傑的僥倖在於他剛好於2號出差在羅統住了酒店、看了泰拳甚至在有監控的取款機取了錢,並在之後有效利用了這些條件。

17.《誤殺瞞天記》中維傑一家聲稱去帕納吉的重要活動是聽經;《誤殺》中李維傑一家聲稱去羅統的重要活動是看泰拳,因為李維傑一家沒有虔誠的宗教信仰(他給僧人佈施,但本人不是佛教徒),而且2號晚上李維傑看的泰拳的鏡頭和同一時間阿玉被素察毆打的鏡頭剪輯在一起,非常具有衝擊力。

18.《誤殺瞞天記》中米拉是從證人們的口供中敏銳發現破綻自己推理出作案手法;《誤殺》中拉韞是查了李維傑的觀影記錄,從電影《蒙太奇》中找到線索推理出作案手法。

19.《誤殺瞞天記》中維傑把薩姆的車推入了廢棄採石場中央積水形成的湖中,廢棄的採石場人跡罕至;《誤殺》中李維傑把素察的車推入了一個周圍草木豐茂環境幽美的湖中,因為有草所以安排牧羊人趕著羊群經過就顯得合理了。

20.與上一條有關的,《誤殺瞞天記》中維傑把薩姆的屍體換成了狗;《誤殺》中李維傑把素察的屍體換成了羊,羊這一意象在電影中多次出現,在僧人經過的路上、李維傑處理車的湖邊、李維傑和惡霸警察起衝突時、大女兒平平的課堂上以及電影快結尾時李維傑也看到了羊。

21.《誤殺瞞天記》中維傑向薩姆的父母剖白是在一個海邊的荒地,是由薩姆的父母派人邀請維傑用車接他過去的;《誤殺》中李維傑向素察的父母剖白是在佛塔,這個佛塔同樣多次出現,平平參加夏令營時就有解說這個佛塔是古時一位君王為了懺悔修建,李維傑之前就來過這裡。

22.《誤殺瞞天記》中有一個經常欺壓村民的壞警察,大家對他怨聲載道,餐館老闆和他有過口角,維傑為了正義和他據理力爭,就是這個警察目睹維傑上了薩姆的車,向米拉告了狀,但村民們都認為他是因為素與維傑不和所以公報私仇,最過分的是最後他對維傑年幼的小女兒也拳腳相向;《誤殺》中也有一個惡霸警察桑坤,向拉韞揭發了李維傑,但區別是這個警察更加兇狠,喜歡用槍嚇人,餐館老闆不敢和他頂嘴,李維傑在他面前也是慫得一批,街坊鄰居們也都認為他是公報私仇,那是李維傑唯一一次、也是故意和桑坤正面發生衝突,一反往常的懦弱在眾人面前踹了桑坤一腳,這個細節是李維傑深謀遠慮的體現,也就是在這次衝突中桑坤打死了一隻羊,後來從墳墓中挖出來就是這隻羊。

23.《誤殺瞞天記》中米拉抓捕維傑一家甚至使用暴力激起了民憤,維傑最終的成功有一部分得益於輿論;《誤殺》中拉韞抓捕李維傑一家同樣激起了民憤,除了李維傑是個老好人、人緣好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平民對警方的怨氣已經積壓了太久太久,他們早就需要一個機會來為自己奮起反抗,最後李維傑事件為社會帶來了一個影響就是警察再也不敢橫行霸道了。

24.《誤殺瞞天記》中母女倆把薩姆埋進了維傑之前挖好的堆肥坑;《誤殺》中阿玉掘開了去世沒多久的恩叔的墳墓——李維傑家住在墓地旁邊,把素察放進了棺材,阿玉這個決定非常需要勇氣,在挖之前她還在默唸“恩叔對不起”,最後拉韞帶人來挖墳墓進一步激發了民怨,因為這是挖別人的祖墳、開別人屍骨未寒的父親的棺材,當眾人看見棺材裡取出來的不是素察屍體而是被桑坤打死的羊時,又勾起了大家平時被警察欺壓的記憶,民憤就像洪水一樣決堤了。但這裡有一個疑點是,為什麼沒有人追查這隻羊為什麼會出現在恩叔的棺材裡。

25.《誤殺瞞天記》中維傑把薩姆的屍體轉移到了新警察局的地下,觀眾知道這一點是因為電影最後有他拿著鐵鍬從還是土坯的警察局走出來的鏡頭;《誤殺》中李維傑把素察的屍體轉移到了什麼地方沒有給出答案,但是觀眾可以推測也是警察局的地下,因為李維傑要給新警察局鋪設網絡,可以利用職務之便出入這裡完成轉移,有一個鏡頭他蹲下來對著地上的大坑看了幾秒鐘。

26.《誤殺瞞天記》的結局是維傑一家過回了正常平靜的生活;《誤殺》的結局李維傑自首了,很多觀眾不能接受,覺得那之前所做的一切不是白忙活了嗎,但結合前面來看李維傑選擇自首又是合理的,在路上向僧人佈施時被拒絕,小女兒學會了瞞天過海修改試卷上的分數,在象徵懺悔的佛塔下與素察的父母對話,或許是出於心靈的愧疚,或許是擔憂孩子能否健康成長,總之最後他選擇了自首,但也不是什麼都沒有改變——社會風氣變好了。

27.改變的還有警察局長夫婦,《誤殺瞞天記》中薩姆的父母被停職,傷心之後決定去倫敦生活,走之前對維傑表達了悔恨;《誤殺》中素察的父親競選落敗,遭到了競選對手的報復,拉韞被停職,拉韞家窗戶玻璃被砸碎,別墅被暴亂人群燒燬,他們比米拉夫婦遭受的打擊更大,與李維傑在佛塔相遇時素察父親說“我們什麼都沒有了”。

28.《誤殺瞞天記》中大女兒被叫出教室時還沒有意識到是什麼事,看到了停在外面的警車才驚慌起來,然後回憶了爸爸的話迅速鎮定下來;《誤殺》中大女兒在教室裡被叫到的第一反應就是大事不好了,看到停在外面的警車證實了她的猜測,可以看出自從素察死後她無時無刻不在擔心這件事,內心沒有一刻是平靜的,神經始終處於高度緊繃狀態。

29.《誤殺瞞天記》中米拉讓人把維傑、維傑妻子和大女兒帶出了屋子,把小女兒單獨留在屋裡,面對大人的恐嚇小女兒仍然堅持,但在遭到壞警察的毆打後終於說出了秘密;《誤殺》中拉韞在李維傑、阿玉和大女兒正在遭受毆打時,把小女兒拽進了裡間,小女兒一邊聽著外面傳來家人被打的聲音,一邊承受著來自拉韞你會變成孤兒的恐嚇,最終說出了秘密,沒有給出小女兒被毆打的鏡頭。

30.《誤殺瞞天記》中大女兒砸碎了薩姆的手機,維傑把SIM卡換到了買來的一部舊手機裡,還是特地讓手機店老闆換的沒有留下自己的指紋,把裝上薩姆SIM卡的手機丟進了卡車裡,卡車裡裝的是繩索一類的材料,當卡車上的這些東西被卸下來時這部手機可能就會被人發現了;《誤殺》中平平也用鋤頭砸了素察的手機,但是手機還能拼起來開機,李維傑在處理這部手機前看到了相冊裡女兒被迷姦的視頻封面(沒有點開播放),很難想象一個父親目睹這樣的畫面時有多心痛,但他還是冷靜地把視頻刪除,把手機丟進了一部運沙子的卡車裡,沙子被運到目的地後可能會被傾倒出來和成水泥澆灌進鋼筋裡。

31.《誤殺瞞天記》中維傑問母女倆誤殺薩姆時沒有留下血跡嗎,這是一個疑點,或許當時薩姆並沒有死,但這只是觀眾的一個猜想;《誤殺》中直接暗示了素察一開始沒有死,除了李維傑問母女倆沒有流血嗎,還有李維傑看泰拳時給人解釋的吞舌現象,棺材蓋上血淋淋的抓痕。


張大唯


你好,大家好,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作為一個影視行業6年經驗的從業者,我瞭解影視受眾發行和傳播,相信我的回答更專業,質量更優質。

《誤殺》改編自印度口碑神作《誤殺瞞天記》,但是隻抄襲了70%的精髓。總體來說也算一部佳作,為什麼我這麼說呢?


  1. 新版誤殺電影最後,警察兩口子把主演用殺素察的方式殺死了,呼應了一開頭。主演想讓那個人把他從監獄運出去,等主演被放到棺材裡被埋了之後,發現沒人去救他,劃了一根火柴,發現,要運他出去的那個人已經死在旁邊了。
  2. 電影相對來說也算真的好看,剛才看完才回寢室,最開始特別怕,感覺其他人都不怕,然後只有我一個人怕,還有點丟人,但是看到後面很感動,眼淚汪汪的流,而且如果不是為了過審,我覺得,後期肖央是不會自首的,真的達到了完美犯罪,後期有彩蛋。
  3. 電影細節也不錯,不知道你們注意那個細節沒,最後把棺材板掀開有一個鏡頭,棺材板上有血痕,證明素察沒有真的死,而是在棺材裡被悶死的。其實李維傑也算是殺人兇手,記得他問他老婆那一句,一滴血都沒有?他已經猜到應該沒有真的死,而是假死,所以他去墳頭旁邊抽菸,已經聽到素察在抓棺材板。但他並沒有放他出來。

總結下,我們改版也很不錯,值得一看。


數據榜


您好,很高興由我來分享我的想法,如果您贊同麻煩點個贊肯定一下:首先,我們要了解的是,《誤殺》是《誤殺瞞天記》的翻拍版。

《誤殺瞞天記》是原創,《誤殺》是在《誤殺瞞天記》的故事的基礎上的“二次創作”。

一部影片之所以會被翻拍,往往是因為其足夠優秀。《誤殺瞞天記》確實是近年出現的非常優秀的推理類影片,影片的主人公通過周密的算計,完美地為自己及家人“脫罪”,完成了一個男人的“承諾”。

原創不易,翻拍更容易“翻船”,《誤殺》的“二次創作”同樣是難度係數極高的一次創作。在人物設定、核心故事層面,《誤殺》幾乎照搬了《誤殺瞞天記》。這看似是一次亦步亦趨的翻拍,但《誤殺》能夠讓社會背景和人物很好地融入到原版故事的框架中,賦予了翻拍的“合理性”,較好地完成了故事的“在地化”,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如果說《誤殺瞞天記》是“珠玉在前”,那麼,《誤殺》算得上是雕琢得別有韻味的“贗品”,雖然看上去也很美,但還是難以超越前者,差1分,也算合理。

《誤殺瞞天記》長達163分鐘,《誤殺》只有112分鐘,兩者的片長相差了將近一小時。

印度電影總免不了插入一些MTV片段,《誤殺瞞天記》自然也不例外,但和許多印度電影比起來,算少的。所以,《誤殺瞞天記》實際片長還是比《誤殺》多半個小時以上的。

兩部電影看下來,我都覺得足夠緊湊,全無尿點,那麼,相差的半個多小時都在哪裡?

《誤殺瞞天記》的“不在場證據”製造於“誤殺”發生後的第三、第四天,而《誤殺》的“不在場證據”製造於“誤殺”發生後的次日,兩者的“製造”難度略有不同。因此,《誤殺瞞天記》的“不在場證據”的細節比《誤殺》的更多一些。

《誤殺》的“時差”縮短了一天,看起來更加合理,但也需要更多的“巧合”來支撐,而《誤殺瞞天記》則需要維傑(主人公)用更多的心理戰術來獲得“見證者”的“證言”。

同樣是父親,《誤殺瞞天記》中的維傑明顯比《誤殺》中的李維傑更為沉著、老練,所以,他的動作、語速,都比李維傑要慢一拍。

兩者的敘事節奏和鏡頭語言也略有差別,《誤殺瞞天記》有點“娓娓道來”的意思,而《誤殺》的“切換”明顯更有效率。

這大概就是為什麼相差將近一個小時,而我們卻看到了體量差別不大的故事。

若要說《誤殺瞞天記》和《誤殺》的最大區別,毫無疑問是影片的結局。

《誤殺瞞天記》的最後,“人心的正義”取得了勝利,而法律的正義卻失效了。顯然,如果《誤殺》採用同樣的結局,我們是不可能在電影院看到這部影片的。

《南方車站的聚會》(2019)的最後,劉愛愛和楊淑俊抱著三十萬在路上走著,字幕呈現:“三天後,劉愛愛和楊淑俊被帶走調查。”非正當所得之財,必須被追回,“法律的正義”必須得到伸張!

這個套路,在杜琪峰的《奪命金》(2011)中也是如此。

同樣,犯了罪的李維傑一家,只有自首,才能拯救“法律的正義”,才能夠讓影片順利通過審查。

過程可以是灰色的,但結果不可以。

《誤殺》的結局無法“忠實”於“原版”,但創作者還是很努力地給這個結局埋下了不少“因果”。

比如無辜的羔羊,比如李維傑的佈施被拒,比如鴿子飛不到頂部的佛塔,等等。

這些“因果”不僅是創作者的良苦用心,也是故事“在地化”的絕佳元素。

與“結局”的原因類似,我們知道,《誤殺》的故事不可能發生在中國內地。

泰國是中國推理電影的福地,《唐人街探案》(2015)在此開啟“唐探”系列,也讓陳思誠成了當今中國推理電影的代言人。

泰國有大量的中國僑民,又有可供靈活“調遣”的社會、政治、法律等制度,方便創作者大展拳腳。

把《誤殺瞞天記》的故事移植到泰國的“唐人街”,社會背景幾乎毫無違和感。這也是《誤殺》能夠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泰國是佛國,《誤殺》也將佛教的元素有效地加入到故事中,在“翻拍”之外,增加了影片的特色和亮點。

《誤殺》值得稱道的地方還有肖央、陳沖等演員的精甚表演。

肖央的父親角色,陳沖的母親的角色,肖央的父愛如山,陳沖的母愛無邊,肖央的周密算計,陳沖的盛氣凌人,他們是鬥智鬥勇的一對,也是表演上高度匹配一對。

相對於《誤殺瞞天記》中的父女關係,《誤殺》中還加入了“青春期叛逆”的元素,這個元素的加入,使得肖央飾演的父親的形象更加中國化——他身上的“中國式”聰明也同樣讓他有別於印度版中的“維傑”。

翻拍不易,大多數的翻拍版得到的評分較之原版,往往“腰斬”(請參考《追捕》【2017】、《英雄本色2018》【2018】等),而《誤殺》只比《誤殺瞞天記》少1分,這已經是非常成功的翻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