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這麼發展,最後會不會輸入病例超過中國本土病例數量?

開發小冰


不可能!但就怕出現漏洞,造成國內的被感染了,而沒有發現又去別的地方!那就是有可能失控,因為現在大家都開始要脫口罩了!大家已經開始要工作,要上學了!


wwwwww


一切都有可能,但是這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截至目前為止,我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患者81566例,境外輸入性病例314例。

隨著我國疫情的好轉,而國外疫情爆發,就引起了一股回國熱潮,其中有他們所在的國家疫情嚴重爆發引起的恐慌,而隨著各國疫情得到一定的控制,回國的人員會逐漸減少,輸入性病例也會逐漸減少。


蝸牛兒愛吃肉


是這樣的,截止今天下午14時,我國本土累計確診病例81623例,輸入病例是370例。也就是說,本土病例比輸入病例多81253例。因此說,輸入病例要超過本土病例數量,這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裡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就是近期以來我們在外防輸入的管控上力度進一步加大,措施進一步細化,將有效地阻止國外的感染人員進入我國境內。比如,對進入我國的直線航班大大的減少;對在香港中轉的航班乘客限制入境;對保留的直飛航班必須是疫情微弱的境外國家或地區。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境外被感染的人員進入國內。

第二、就是從末端的治療上控制。剛開始,境外被感染人員進入我國後,實行的是免費隔離和免費治療的措施,以至於大量的外國籍華人華僑想方設法回到祖國來,造成輸入性病例明顯增加。但自從國家有關部門宣佈:“境外人員(包括外國籍華人華僑)進入我國必須隔離14天,隔離費用由自己岀;如果是被確診的,治療費用原則上由自己承擔,的確有困難的給予適當補助”的規定後,國外人員乘坐飛機進入我國境內的大大減少。這也就從源頭上大大地減少了輸入病例的可能性。



潤友


出現這種情況要有幾個條件:首先,國外完全失控,一半以上的國家醫療系統崩潰,一百年前席捲全球的“西班牙流感”重現;在此基礎,大量病人不斷湧入國內,散佈全國,漸成燎原之勢,難以像前期那樣只需控制武漢一地;最後,疫苗經臨床試驗,發現嚴重毒副作用,或對大部分人免疫效果無顯著影響,而最終宣佈失敗……總之,現在看可能性很小


善人818


重要的不是輸入型病例是否會超過國內已有病例的問題,而是輸入型病例引發內地出現新的感染者,從而導致內地二次爆發疫情的問題!!!

今天衛健委通告,21日的新增病例中終於出現首例這種新型病例!!!

非常擔心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毀於一旦……[流淚]


吳心絮語229


其實短時間關閉一些重疫區國的航班,是世界各國的共同做法。武漢疫情爆發時,多數國家不也對我們關閉了國門嗎?別動不動就扣上閉關鎖國的大帽子。應該一切以十四億人民生命安危為重。經貿的通道不用關,援外的通道不用關,只是關閉旅行的通道並不難。海外華人可以就地隔離。國家可以通過外交渠道保護幫助他們。為什麼非一窩蜂地往回跑?這樣做犯了大忌,犯了防控疫病的大忌。到時候對任何人都有害。


昕昕姥姥901


看來有這個可能性。

問題在於有些華僑華人,受當地政府或地方的影響,開始以為是隻有中國嚴重,自己不當回事,信任所謂的先進的醫療力量,而認為沒必要擔心,畢竟所在國的經濟及福利比起中國是強的,還有就是受了當地的理念和觀點,受了政客的信息矇蔽。

而今,潮水退去,感染者還有全部爆發,出現混亂,這當中有在祖國出現疫情時積極捐物捐錢,回報國家的;有抱著無所謂,冷眼旁觀的;也有配合西方,進行攻擊的。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者,慌了;原來迷之自信,信當地政客的也慌了,急吼吼地開始往中國跑了,相反,那些為國積極付出的,反而是淡定的,知道中國不易,暫時沒有回國的打算。

這也屬正常,回國沒什麼不可以,但需要遵守規則。對於有愛國心的華僑華人,其實不需要提醒的,他們會做的。需要提醒的人是那些自認為自己是外國來,帶著“優越感”的,只是“看的起中國”來臨時避難的人,就如哪位用英語說“我們美國……”,這個可能不是提醒能管用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人把部分回國人員的不正確言論和做法,加以誇大,煽動不滿,又把這些不滿,返回其他國家宣傳。造成華僑華人對中國的情緒對立,分裂!

總之,回國可以,遵守規則!對祖國有過貢獻的優先,正如那句歌詞:朋友來了,有美酒,敵人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四顧20DD


若中國不封口岸就絕對會,因為國外的新冠病毒傳染力強度是超過中國的,每天約12萬人入境,機場口岸阻擋能力僅三分之一!



彼岸雲雨


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當初也沒預料到武漢會這麼歷害。毆美也沒想到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鄉村喜喜


不可能!本土80000多粒,就算每天輸入100粒,要800天才是80000,兩三年的時間。科學界最悲觀的預測,也就持續一年多而已。那麼,會不會每天超過100,幾百上千,持續幾個月呢?也不會,真要那樣,就閉關停航,控制輸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