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龍頭企業撐起脫貧攻堅一片天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馬龍區將產業扶貧作為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持續深化產業扶貧組織化程度,積極引進龍頭企業,通過產業扶貧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目前,引進了雲南愛泊、聯想佳沃、貴州茅臺、雲南英茂、嘉華食品、廣州溫氏等一批具有實力、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圍繞馬龍蘋果、藍莓、花卉、生豬等建設示範基地,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實現了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4210戶13349人的全覆蓋。

該區引進貴州茅臺集團,成立貴州恆道丹林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馬龍分公司,投資5250萬元在中營村建設1500畝藍莓種植基地,其中有22戶貧困戶共租地218.3畝。公司在發展藍莓產業的同時,為當地貧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拓寬貧困戶增收門路,僅2019年藍莓基地共帶動貧困戶75戶,帶動增收約15萬元。

馬龍:龍頭企業撐起脫貧攻堅一片天

近日,在月望鄉中營藍莓基地裡,下營村村民李祝存正在地裡忙著給藍莓澆水、施肥。李祝存因母親患有長期慢性病、家庭負擔重,且無固定收入來源,2015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幫扶。2017年,貴州茅臺集團在中營建設藍莓種植基地後,積極吸納周邊村(組)的貧困戶到基地務工,李祝存和周邊村組的貧困戶便來到基地打工,在基地主要負責除草、施肥、修剪枝苗等工作,他家還租了幾畝地。據瞭解,李祝存在基地打工每天能掙到70元的工資,每月都有2000餘元的固定收入,加上地租,一年下來有3萬餘元的收入,2019年如期實現了脫貧目標。扶貧產業的帶動,像他一樣在基地打工的貧困群眾還有很多,均實現了增收脫貧。基地的建成讓更多的貧困群眾不用遠走他鄉,實現了家門口務工,在賺到錢的同時,又方便照顧家庭。

馬龍:龍頭企業撐起脫貧攻堅一片天

自貴州茅臺集團藍莓基地落戶中營以來,以“公司+基地+貧困戶”的模式發展藍莓種植。基地建成後,作為貧困戶優先安排在基地裡上班,並簽訂勞動合同,進一步拓寬了貧困戶增收渠道。除此之外,在基地裡務工表現好、技術強的貧困戶,公司還與其納入區域分片負責人,分片負責人除了固定工資收入,如果所負責的片區效益好還將獲得額外的收入,實現了貧困戶穩定脫貧。據基地負責人介紹,公司積極鼓勵貧困戶來到基地務工,並對租用土地的貧困戶給予適當政策傾斜,一年時間下來,有的貧困農戶可以有三四萬的收入。近三年的時間裡,基地面積由200畝擴大到1000餘畝,到今年年底將達1500畝,預計今年有300餘畝掛果,基地在不斷壯大的同時,幫助了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實現增收致富。據該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土地租金、務工工資等方式,累計幫扶貧困戶150餘戶,促進貧困戶累計增收60萬元。

馬龍:龍頭企業撐起脫貧攻堅一片天

在產業扶貧上,馬龍區以扶貧政策為導向,抓實平臺聯建、資源聯合、利益聯結“三聯”機制,緊緊圍繞“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至少有1個以上產業增收項目覆蓋”目標,引導企業與貧困戶建立合作經營、分工協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利益聯結機制,將援助之手伸向最困難的群體,讓最困難的群眾感受到扶貧溫度、得到實惠。其中,馬鳴鄉新樓房村採取“黨建引領、整村推進”的機制,由村黨總支牽頭,成立扶貧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建立了“以黨總支為引領、以村為單位、以企業為平臺、以合作社為支撐、以農戶為主體”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對新樓房300戶5067畝土地按照1畝1股的標準,採取入股自願、退股自由的方式,實現“資源變股金、資金變資產、農民變股民”三個轉變。每年年底,農戶可以獲得每年每畝800元的入股土地最低保障金、淨收入50%的分紅,以及合作社員工每月1000元的基礎工資和每季度2000元的績效考核工資,確保貧困戶有了穩定的收入。目前,50畝羊肚菌已陸續上市,600畝青花部分已可以採收,現在僅青花收入就達100餘萬元,成效初顯。

馬龍:龍頭企業撐起脫貧攻堅一片天

下一步,馬龍區結合土地、區位等資源優勢,因地制宜,進一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通過一系列優惠措施引進更多的龍頭企業,大力發展高原特色有機農業,通過“基地+產業+貧困戶”的發展模式,推出更多產業扶貧措施,鼓勵貧困戶攜自有土地入股,以最低保障金確保貧困戶的收益,貧困戶還可以到基地務工掙取一定的收入,讓更多的貧困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全力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