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案例手把手教你“改造”膽小孩子

從諮詢案例出發


我的女兒膽子實在太小


兩個案例手把手教你“改造”膽小孩子

  

“我的女兒很膽小,不敢跟人說話、不敢跟小朋友玩。”莊女士的女兒小寶今年4歲,上幼兒園小班已經一年多了,這麼長時間來,小寶還總是哭鬧著不肯去上幼兒園。問她喜不喜歡跟小朋友玩,回答說:“不敢。”


幼兒園老師反映,小寶不愛說話,別的小孩子跟她說話,她不回答;小朋友手拉手連成一個圈玩遊戲或者拍球,她就躲在一邊看。有時候老師把她抱到小朋友中間,她會嚇得哭起來,或者就乾脆躲到幼兒園一根綠柱子下面。


莊女士說女兒在家裡很喜歡粘人,挺活潑也挺愛說話的。但一出家門,哪怕是在小區裡,小寶就顯得很怕生。有時在小區散步遇到差不多大的小孩,跟她說這是“弟弟、妹妹”,她也怕得一直往後縮, 抓著她去握一下其他小孩、打個招呼,小寶要麼很用力地把手縮回來,要麼就是大哭不止。別的小孩子摸她,也是一直躲。


有時候遇到比自己小的小孩搶她手上的東西,她也不敢反抗,就眼睜睜讓別人把東西搶走。每次東西被搶了或者別的小朋友推她,她也不敢還手,還會問大人“媽媽,我能不能把球拿回來。”或者是,“媽媽,他打我對不對?”


分析

 

多種因素導致孩子膽小  

莊女士的女兒在家裡活潑好動,但在幼兒園裡卻不願意跟小夥伴遊戲交往。在戶外活動時,也表現出退縮行為,尤其在與幼兒的交往過程中,表現得很膽小。

孩子的膽小,可能有多方面原因:


1、分享焦慮

比如孩子不願去幼兒園,在幼兒園裡不敢跟小朋友說話、做遊戲,可能是由於分離焦慮造成的畏懼、不自信。許多幼兒在進入幼兒園前一直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第一次離開家長來到幼兒園的陌生環境裡,往往會產生一種分離焦慮。如果家長沒有及時引導孩子適應環境,幫助她緩解,孩子無所適從,就可能越來越不願意與人交往、越來越膽怯。


2、過度保護

如果家長過於保護孩子,造成孩子凡事依賴的個性,也可能造成孩子在交往方面的膽小、不自信;另外,有些家長家教粗暴,喜歡採取打罵恐嚇的方式,如對孩子說:“你再不乖,就讓警察把你抓走!”等,也會在孩子心靈上造成創傷,使孩子始終處於惴惴不安狀態,與人溝通交往時缺乏自信。


3、選擇性緘默

由於選擇性緘默,也可能造成孩子的膽怯懦弱、依賴性強、害羞敏感等。患有選擇性緘默的孩子可能在家裡或者某一特定場合只跟熟悉的人交談,對不熟悉或者陌生的人表現出不敢、害怕的情緒。


提醒


家長要幫孩子建立自信


1、多給孩子賞識和信任


兩個案例手把手教你“改造”膽小孩子

培養孩子自信,要以正面引導為主,多給孩子賞識和信任。對幼兒來說,家長、老師的點頭、微笑、撫摸都是對孩子的信任與支持。孩子的一點點進步,比如孩子今天自己吃飯了、孩子今天沒有哭鬧或者孩子今天是自己走進幼兒園的,做爸爸媽媽的都要及時誇獎:“今天真乖”、“今天很勇敢”、“媽媽相信你下次還會這麼勇敢”,幫助孩子慢慢建立起自信。


2、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

平時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閃光點,避開孩子膽小的一面,從另外一方面給予孩子肯定,不斷強化孩子的信心,不能一直抓著孩子膽小的缺點不放。


可以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消除孩子的膽怯。比如,請孩子相對熟悉的人,如孩子的堂姐、堂妹等到家裡玩耍,在玩的過程中由家長陪同孩子與親人進行交往,讓孩子有意識地多接觸人。


在引導時,家長要有耐心,不能急著要孩子一下子改掉膽怯的習性。比如孩子不敢和小朋友觸摸、遊玩,家長可以先帶著孩子一起跟小朋友玩。家長可以自己先做示範與別的小孩握手、觸摸、牽手做遊戲,等孩子習慣了、才帶著孩子接觸其他小朋友。


3、鼓勵孩子自己處理問題

另外,孩子在與人交往中受欺負了,家長在鼓勵孩子自己處理的同時,要提供適當的幫助,最後才放手。在這一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參與其間,不要在邊上旁觀或者以下達命令的方式引導。


成功案例說明


一位獲得省市各種作文繪畫獎項的大學生家長講述孩子的成長經歷。


兩個案例手把手教你“改造”膽小孩子

我兒子小時候特別膽小,在家裡的時候整天粘著我,剛入幼兒園時也一樣,不敢跟老師和別的小朋友接觸。每天送他上幼兒園是最累人的事,一到幼兒園門口他就纏著我哭鬧不休,甚至還要我陪著他一起上課。


還記得,兒子小時候,為了培養他的膽量與自信,讓他像個小男子漢,自己常常會裝“笨”,讓兒子感覺自己很能幹。記得孩子三四歲時,有一次老師讓孩子們畫糖葫蘆。兒子回家後連筆都不敢拿,說自己畫不圓,很害怕、不敢畫。於是,做母親的就在一旁鼓勵他說:“沒關係,媽媽跟你一起畫,你看媽媽也畫不圓,畫的比你還差。”


孩子在旁邊看媽媽畫糖葫蘆一點也不圓就笑了,覺得自己比媽媽還厲害,於是,拿起筆就開始畫。後來畫了很多糖葫蘆,每畫一串,媽媽就在邊上誇一句,那陣子,孩子最高興的事就是“打敗媽媽”、成了“小畫家”。再後來,畫畫的興趣越來越濃,長大後上大學,考上廣告策劃專業正是從那時培養起來的興趣。


不但在學習上裝作不如他,讓他放手學習、培養他的學習信心,生活上也是不斷地鼓勵他。


兒子讀大班時,自己就有意識地培養他晚上一個人睡。先是在緊挨著自己的床邊安放一張小床讓孩子一個人睡,一開始母子倆頭挨著頭睡。過一段時間,就讓孩子睡床的另一對。再到後來,就把小床搬到隔壁的小屋子裡,讓他單獨睡。


當然,從兒子第一次單獨睡小床起,就不斷地誇他“很勇敢,自己睡小床!到後來孩子睡前說“媽媽,我今天自己睡了”,媽媽都不吝惜誇獎他。


小孩子對成功都是很敏感的,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就要先讓孩子有生活體驗,有成功感


每一件靠自己做到的事,哪怕小到學會自己穿衣服、寫字、學會炒雞蛋、給同學挑禮物,媽媽都會誇獎他的努力,做的事情好在哪裡,哪裡不足,讓他覺得自己能夠做很多事情。

  

從小到大,在大人的鼓勵下,孩子通過自己學會做很多事情,體驗過成功的感覺、知道自己能做很多事情,他膽小不自信的毛病就慢慢改了。等到了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他不單隻敢自己一個人上學、放學,甚至敢騎自行車上學,膽子反而比同齡人大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