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隨著廣州逐步開放堂食,在家辦公兩個月的我,終於可以出門去喝一杯手衝咖啡。

作為一個既要碼字做評測,又喜歡拍小玩意的人,日常出門通勤,除了兩臺手機,我還會帶上相機和電腦。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但老實說,要將 1.2kg 的相機和 2kg 的 MacBook Pro 背上街絕不是件輕鬆的事,拋開這些設備重量不說,單就電腦充電器、相機電池、充電寶、相機包這些周邊就已經給我增加了數百克重量。

為了照顧我的肩膀,這段時間我在試驗一套減負方案,減少出門裝備,並將 iPad Pro 變成我的「第二臺電腦」。

保護肩膀,從減負開始

為了讓我出門所攜帶的東西最大限度減少,我將出門所用的雙肩相機包換成單肩包,這樣做是為了減少相機包內海綿內膽的重量,同時也控制我放設備進去的數量。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相機我將 24-105mm 鏡頭卸了下來,放棄廣角端用手機取代,套上重量更輕且焦段適中的 35mm 定焦,實在需要用到長焦段,那麼我開 APSC 模式也能獲得 50mm 焦段的 1000 萬像素照片。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雖然放棄廣角和長焦確實會在拍攝某些場景中不太方便,但這樣我能將相機重量減到 845g,比之前足足輕了兩臺 iPhone 11 的重量。

但最關鍵的是電腦方面的減重。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2kg 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 顯然是個健身器材,這裡我考慮到平時出門只是碼字、簡單修圖、刷刷微博,實際上用不著這臺 MacBook 太多性能,因此我才選擇用重量是電腦四分之一(468g)的 iPad Pro 去代替電腦。

不過 468g 只是這臺 iPad 的淨重,我還需要其他配件擴展出更多功能。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 相信我,在經濟艙你不會想掏 15 英寸的 MacBook 出來。

有人說「iPad Pro 就像相機,配件就是它的鏡頭」我覺得這句話非常到位,雖然我的工作很少需要用到 Apple Pencil,可我必須要給 iPad 配備雙面夾鍵盤打字,而這裡就讓 iPad 的重量從 468g 飆升至 765g。

但即便如此,它還是比電腦要更輕。

機身本身的減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配件上的減負,這也是我從之前 iPad Air3 升級到 iPad Pro 的主要原因,圖的就是 USB-C 比 Lightning 有更高的可擴展性。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傳照片是我比較常用的功能,USB-C 接口能通過數據線讀取我相機內的文件(支持索尼、哈蘇相機),無需通過其他介質,這一點和我使用 MacBook 時的體驗一樣,只需一根普通的雙頭 USB-C 數據線就實現。

若實在需要擴展,其實現在也有不少廠商針對 iPad Pro 設計出專用的擴展塢,比如像我同事梁夢麟的這個組合,就是是一臺「準電腦」級的配置: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另外如果需要連接外部存儲,這裡我是用了閃迪的 128GB U 盤,傳輸速度也不差,可以方便我在 iPad、手機和 Mac 之間導數據。

當然,小文件傳輸還是首選 Airdrop 更方便。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在這套方案下,我的裝備重量縮減 50%,更關鍵的是單肩包配衣服比雙肩包容易多了。

iPad 在進步

無論是入門的 iPad 還是最頂配的 iPad Pro,幾乎在蘋果每次推出新 iPad 後,都會有「iPad 能否取代電腦」的提問,這個可以說是老生常談的問題。

在策劃這篇文章時,其實我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我最終也只是用「第二臺電腦」更嚴謹一些,因為即便是強如最新的 iPad Pro,它都還沒達到能取代電腦的地步。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但有一點我不能否認的是,蘋果自 2018 年開始,一直在嘗試通過將 iOS 和 iPhone 區分出來,以及定製設備功能的方式,增加 iPad 的獨立工作性。

最具代表性的是去年面世的 iPadOS,這相當於在 iPad 和 iPhone 之間畫一條分界線,用命名和功能將系統獨立出來。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其實在 iPadOS 誕生之前,我一直在用 iPad 的分屏功能來同時寫稿、查閱資料,這種能讓我提升工作效率的方便,甚至讓我一直期盼蘋果在哪天能將分屏移植到手機上。

所以基本上,搭配鍵盤後的 iPad 就已經能夠滿足我最基礎的內容創作任務,像寫文檔、處理表格、社交分享、線上會議這些輕辦公操作,iPad 也基本能夠完美解決,而且比使用電腦來完成更加輕鬆。

而在 iPadOS 之後,分屏的操作明顯變得更加自然,拖動圖標直接分屏的方式,相比以往的菜單分屏在時間上高效了數倍。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SideCar 是我在 iPadOS 推出後用得較頻繁的功能之一,原因是因為我經常需要看發佈會撰稿,我需要至少兩個屏幕來顯示內容,所以 iPad 就成了我可以放在包裡的電腦副屏,可以讓我一邊敲電腦鍵盤,一邊看視頻;或者一邊看視頻,一邊截圖。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前面我曾提到在包裡會備上一個 U 盤,作用也是因為 iPadOS 所增加的文件管理器讀取 U 盤的功能,這個功能在傳輸小文件時其實並不會體現出優勢,因為有 Airdrop 和 iCloud。

能體現出優勢的場景在於像轉移 50-100 張 RAW 格式照片這種動輒數 GB 的大型文件包,或者 20 分鐘 4K 視頻素材的時候。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在 iPadOS 發佈初期,其實我對這個變化並沒有太大感覺,然而在更深度使用以後,我發現 iPadOS 除了將 iPad 從普通 iOS 劃分出來以外,它還有著讓 iPad 超越普通 iOS 設備,將功能更接近於筆記本電腦的任務。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人以為我的觀點和前文有矛盾,但先別急,請聽我繼續分析。

它越來越像電腦,但它依然不是電腦

就在我撰寫文章到這裡時,蘋果在官網上更新了 iPad Pro,然而最吸睛的其實並不是設備本身,而是那個能支起 iPad Pro 的妙控鍵盤。

這個鍵盤採用全尺寸佈局、加入觸控板、支持手勢操作,在交互上已經很接近現有的 MacBook,熟悉 Mac 的用戶切換過來無需花費太多重新適應的成本。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觸控板的操作要比觸屏交互舒適不少,尤其是在像框選、拖拽文檔、調整表格這些需要精準選擇的操作,通過小圓點來點選,顯然要比觸屏要方便許多。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而與此同時,iPad 上的這塊觸控板也能支持像 Mac 設備一樣的手勢操作,比如多指左右滑動切換程序、多指上推進入多任務、雙指放大、單指點選……

基本上,如果你已經熟悉蘋果的觸控交互方式,那麼這塊觸控板的操作你應該也不會陌生。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在觸控板加入後,iPad 的交互變得更接近於自家的 MacBook,這讓我不禁想到了幾年前的 11 英寸 MacBook Air,對於經常用 iPad 來碼字的我來說,這種更方便精準操作的升級顯然能讓我事半功倍。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 小圓點會自動吸附到圖標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 框選 — 拖拽文案

更為關鍵的是,即便是其他 iPad,在升級到 iOS 13.4 以後,也能通過藍牙連接第三方鼠標、蘋果自家的妙控板、妙控鼠標這些無線外設。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然而即便如此,我仍然不能將 iPad Pro 當做我的主力電腦,因為我除去寫稿、後期圖片,還有其他任務,一旦我需要執行更復雜的任務,電腦依然還是我不可缺少的主力設備。

主要原因是 iPadOS 本質上還是 iOS,即便蘋果一直努力通過功能將它區分出來,但系統所運行的依然還是 iOS 程序,目前 iOS 平臺雖然有不少優秀的圖片、視頻後期軟件,但在功能性和操作上它們都沒有電腦端版本來得全面、方便。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比如說在內容創作前期,當我需要對一段 4K 視頻做畫面調整、素材添加、聲音調校,那麼 iOS 程序並不能滿足到我這些需求,這時我一定要打開電腦用 Final Cut Pro 或 AE 來處理;

再比如說在後臺排版時,使用電腦我能成批點選拖拽上傳素材,但在 iPad 上我只能在相冊逐一選擇,這樣就增加了我每次排版時的所需時間,如果這時身邊有電腦可用,我會毫不猶豫使用它。

這些使用場景雖然以 iPad Pro 的性能和功能都能實現, 但由於並非是所有 iOS 程序、網頁都根據 iPadOS 的交互去優化,部分軟件仍然還停留在過去的系統交互方式。

而且由於這些軟件本身都是以移動版的方向開發,優先考慮的是移動設備性能和運行消耗,功能上自然也沒有電腦端全面。

比如說系統自帶的 iMovie,目前移動版就只有電腦端的部分精華功能,預設模板也比電腦端要少一些。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當然,蘋果也一直在努力讓 iPadOS 程序變得更加「桌面化」,去年上架的 Photoshop 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但要讓所有程序擁有取代電腦端的能力,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除了要考慮設備性能這個主要因素外,還需要對 iOS 特性重新開發,同時又不能影響電腦端的優勢,這裡就需要考慮非常多的東西。

而要將所有 iOS 軟件另開分支去為 iPad 專門優化,那更是一項巨大的工程。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所以,即便當前 iPad Pro 的交互在妙控鍵盤加持下有著明顯提升,它只是在交互上更接近於蘋果想讓 iPad 所朝向的「大屏輕薄筆記本」形態。

我認為,在我所用的 iOS 軟件提供桌面級功能前,我仍然不會用它來取代我的電腦,它雖是我輕辦公和短途旅行減負的首選,但更復雜的任務我還是需要電腦來完成。

是不是生產力工具,不應由設備去決定

自 2018 年推出新一代 iPad Pro 以來,蘋果一直賦予這條產品線「生產力工具」的屬性,而通過這次的 iPadOS、妙控鍵盤、雙攝像頭、激光雷達掃描儀,我們亦能看到,蘋果在過去一年半時間裡對 iPad 生產力適用範圍的思考。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但無論是 2015 年的 iPad Pro,還是 2020 年的 iPad Pro,每當新機登場時我們總是在疑惑,這種配置先進、售價不低的設備,最終是否會成為常駐床邊的大屏 MP4?

或許,對於並不需要依賴 iPad 便攜、手寫特性的用戶來說,無論是哪一款 iPad 都是用於放視頻、蓋泡麵的工具,它唯一的優勢,就是比用筆記本電腦蓋泡麵要方便。

但是,這是否代表 iPad 就不配有「生產力工具」之名,只應該是一個娛樂設備?或者只是一個電子相框?

愛範兒辦公園區附近有一家「不方便麵館」,裡面的裝修都是走簡約風,簡約程度就連收銀臺都沒有收銀機。

但他們有一個支架固定著一臺 iPad Air,每次我拿商品去結賬,他們就用相機掃描條形碼,然後再掃描二維碼收款,這個過程只要一臺 iPad 和一個專用 App,就連兼職生都會用。

但是能夠收銀創造財富,這就是 iPad 對於商戶的生產力。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我們攝製組在戶外拍攝視頻並沒有題詞器,要是真忘詞了,iPad 就是我們攝製組的題詞工具,9.7 英寸的大小剛好能讓三米外的我看清檯詞,唯一不足的地方在於,我們需要人力把 iPad 舉起來。

但能解決燃眉之急不影響進度,這就是 iPad 對於攝製組的生產力。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 愛範兒副總裁 Ping 是一位設計師,同時也是 iPad Pro 的重度使用者

至於我自己,正如我在前面所說,iPad 給我帶來的生產力就是能在飛機小桌板上「啪啪啪」敲出文案;

對於設計師,它是一塊能夠隨時記錄靈感的畫板;

對於銷售,它是一個會客展示方案的工具;

對於學生,它是一個能書寫的電子筆記本。

雖然每款產品都標榜著「生產力工具」之名,但是產品的硬件潛能是否能完全被髮揮出來,實際上是要看它被用在什麼地方,我認為要判斷 iPad Pro 是否具有生產力,關鍵還是要看當前的工作是否需要使用這種設備。

畢竟哪怕強如 Mac Pro,如果它不能處理 Excel 表格,那麼它對於每天任務是處理表格的人來說,也不能稱為生產力工具。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對我來說,即便是 2018 年的 iPad Pro,它的硬件潛能仍然還沒有被完全挖掘出來,但想要將潛能發揮出來,顯然需要用妙控鍵盤這種周邊設備去實現更大的產品價值。所以我並不考慮升級最新的 iPad Pro,但是妙控鍵盤這種能提升我工作效率的設備,還是值得考慮升級的。

而新 iPad Pro 更像是蘋果為 AR 開發者準備的創意和測試平臺,激光雷達的加入,使它成為目前市面上為數不多的大屏 AR 設備,同時也使它成為開發者們的「第二臺電腦」。

iPad Pro 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臺電腦」

iPad Pro 到底是不是一個生產力工具,在今天看來其實已經是一個「只存在於討論、不影響決策」的話題。

對於想擺脫電腦負擔,或者需要大屏專業平臺的人來說,它是一個不錯替補的工具;而對於日常本來就是對 PC 有重度依賴的人而言,它也只不過一個萬元智能泡麵蓋而已。

但與其尋找真正的「生產力工具」,不如嘗試瞭解自己需求更理智地消費,看愛奇藝其實用不著 iPad Pro,用兩千元出頭的 iPad 也很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