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慈母多敗兒",兒女大了該如何教育他們?

用戶63612181724


生活中往往有些父母,對於子女過於溺愛,所有的事情都替子女著想,有了挫折也為子女們抵擋,等到父母老了,需要子女照顧時,子女反倒承擔不起,顯得不孝順,實際也是能力太差。

這些現象都是由於父母,對子女過於的疼愛,使子女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生活習慣,同時對外來事物的處理能力也差,遇到挫折表現得無能為力,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人們口中說的’廢物’。

這也是父母任勞任怨為子女效勞,寧願自己操勞,也不讓子女受累的結果,時間長了,子女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也不認為幫助父母減輕負擔,是子女應盡的義務,也從不體諒父母的辛勞。

所以說,我們從小就應該鍛鍊子女,吃苦耐勞的精神,學會如何對待挫折,如何應對所面臨的困難;對待父母的精心照料,要懂得體諒、要學會理解,要懂得感恩,還要有回報之心,這樣才能不被說其“慈母多敗兒”。


生活讓我如痴如醉


現實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我一位朋友兒子兩歲離婚一直未嫁,與兒子相依為命20多年,這期間她始終認為缺乏父愛的兒子十分可憐,生活上寵愛有加。朋友事業有成收入較高,對兒子是有求必應從不拒絕,每月的生活費沒有上限,兒子天天晚上出去吃飯玩耍,花費不少,但朋友只是稍微規勸,沒有嚴厲的措施。兒子大學畢業後,拈輕怕重挑三揀四的,找的工作都是幹幾天就辭職,因為每月打工掙的錢還沒他媽給的多,畢業四年了,還在家宅著,朋友開始著急上火了,但似乎改變不了兒子了。所以兒女大了再說教育為時已晚,教育要從小抓起,我們60年代的人是棍棒教育下長大的,但孩子們懂事孝順,這與父母嚴格的教育息息相關。


東施777


在教育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都在嘗試怎樣的教育是最適合自己孩子的。

在我心裡面的“慈母”是慈祥的,是會教育孩子的母親。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對於孩子的教育,我有慈愛的一面,同時也有嚴厲而耐心的一面。

比如:今天早晨孩子背誦昨天的英語第六單元,但是還是很多單詞忘記了。說實話當時我火冒三丈,但是我忍下來了。而是耐心教導他怎樣背誦單詞

什麼樣的母親"敗兒"?是溺愛孩子的母親。其實孩子背不過會哭鬧,難過。如果你跟心疼孩子,讓孩子先玩再學就會一拖再拖。

對於我們的孩子,我們要耐心慈愛,更要嚴厲,讓孩子長大有擔當,有責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榜樣。我們平常要尊敬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長輩,孝敬他們。孩子長大了也會跟我們一樣。

我就現在不玩手機,多讀書,孩子也會跟著我們認真學習。





王老師談教學


慈母多敗兒。為什麼?因為媽媽把愛都給了他,就成溺愛了。許多媽媽,不懂得怎樣愛自已的孩子,把愛,變成了害。培養出許多小黃帝。小黃帝是什麼?飯來不張口,衣來不伸手,讀書不用功,脾氣大如牛,自已為中心,要啥只顧吼,全家是僕人,一切為他走。這樣的小黃帝,只能危害社會。怎麼樣教育孩子?不可以不懂禮貌,不可以不懂感恩,不可以不愛他人,不可以沒有團隊精神,不可以自私,不可以沒有明友,不可以懶,必須讓他吃點苦,受點挫折,培養點堅持精神和奮鬥精神,不可以不努力學習。


鍾靈毓秀饒


網上有個段子,孩子讀123年級的時候,父母是最兇的,也是最有底氣的。孩子456年級的時候,父母就比教心平氣和了。等孩子上了初中,父母已經可以講道理了。孩子上高中,父母就乖乖的忙前忙後,準備一日三餐了,再也沒有半分說教了。。。

所以,教育其實是一件很堅辛的事情,也是一件很考驗個人知識儲備的事。並不是每一個人或父母可以做好的。而事實是大部份父母真的沒有多少知識儲備。而且,慈母敗兒跟教育真沒多大關係。那何來教育一說?

我所理解的教育孩子,不是一味的高高在上,頤指氣使的教育。

我所理解的教育更多的是陪伴,更多的是和孩子一起感同身受,一起學習,一起經歷,一起成長。

誰還不是第一次生而為人。誰又比誰懂多少呢?

而一起學習知識,一起經歷磨難,一起陪伴成長。一起感同身受世界的變化,人情事故的溫情厚愛,阿諛爾詐。還有什麼教育比這樣的教育更令人們深刻呢?


不小多的


“慈母多敗兒”,這句話反映了一個教育失敗的規律,即對孩子太溺愛了往往不利於孩子的獨立成長,甚至於把孩子害了。教育孩子,使其茁壯成長,既需要偉大深厚的愛,包括母愛,也同時需要“規矩”,包括良好的習慣、禮貌、感恩和分享的自覺等,只有把愛和規矩結合起來,才能培養出成功的孩子。而慈母往往是把全部的愛浸注在孩子身上,卻對孩子的規矩教育薰陶少了一些,這種無規矩的愛就是一種溺愛,而溺愛只能把孩子慣壞。很多教育失敗的案例就是由此造成的。成功良好的教育,應該把愛和規矩很好地結合起來,在愛中有規可循,在規矩教育中有愛的滋潤和浸泡。這樣,方可教育出德才兼備、品學兼優的孩子。


思之遠方


孩子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個性,還有幼兒時期2-3歲是處於幼兒的叛逆期,要遵循孩子的發展,陪伴孩子共同探索世界,青少年時期是也有一個叛逆期,那這個時間段更多的是引導,給孩子灌輸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遵循孩子不同的發展階段,讓孩子儘可能的自由成長不要遏制他們的天性[呲牙]



哆唻A琴


"慈母多敗兒"這話改成“溺愛才是害”。

你好,我是立哥。教育孩子黃金期在3到12歲。這時候是孩子性格的養成,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時期。

12歲以後。孩子進入了青少年期也是叛逆期。這時候對孩子的教育。要看父母在黃金期教育的成果。如果黃金期教育的好,叛逆期教育孩子很省心。如果黃金期沒有利用好,這時候父母要打拿出12分的時間精力,來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

教育孩子也是一門學問,建議家長多看一些這方面的書籍。

你也可以關注立哥,在西瓜視頻上有如何教育孩子真實案例。感謝你的關注評論。


立哥聊學習


‘’慈母多敗兒‘’在當今社會來說就是一種偏執的看法。家長應該從小陪伴孩子成長,在孩子的成長軌跡上正確的指導。


1.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慈祥的母親給予孩子是健全的心理成長。90後出生的小孩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很容易在棍棒下出孝子的教育下造成心理畸形,長大後沒有自信,沒有主見,遇事就躲的行為。所以我們家長應該在孩子的人生軌跡給予正確的指導,避免多走彎路,避免小孩自尊玻璃心。我從小就因父母多吵架,對於自己沒有過多教育,導致二十多年下來一直是處於比較自卑的心理。



2.慈母不能溺愛

我有位阿姨,家境優越。從小對小孩百般呵護,一點事情都不讓他做,五指不沾陽出水。導致現如今三十多歲,一事無成,什麼事情都靠母親,典型的媽寶男。慈母多敗兒,過分的溺愛,真的是能夠毀了他的一生。所以我們應該舒張有度,陪伴孩子成長,讓孩子的童年回憶起來是完整的。



3.家長想要做好父母,先學會做好兒女

兒女大了怎麼教育。我們應該自我認知,我們是否做好了當兒女的責任。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你怎麼對自己的父母,你的兒女大了也會怎麼對待你。



總結:慈母多敗兒,只應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家長如何言傳身教,正確的引導兒女成長,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做對家庭有擔當的人,做對自己有責任的人。


豬小贊


兒女長大了,太晚了吧。

兒女就是父母的複印件。教育孩子在生孩子的時候就要開始教育,不是教育子女而是成長自己。雙向養育,看看這本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