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警惕這3種過敏性皮膚病

春季是過敏性疾病多發的季節,尤其要注意季節性接觸性皮炎、日光性皮炎、蕁麻疹這3種過敏性皮膚病。

春季,警惕這3種過敏性皮膚病

一、季節性接觸性皮炎

【發病誘因】

1、外因:春季空氣中漂浮著一些懸浮物,如花粉、柳絮等都會對機體產生刺激從而引發過敏;另外食用刺激性食物、接觸肥皂、洗滌劑等刺激性物質時也會誘發接觸性皮炎。

2、內因:患者本身屬於過敏性體質。

【發病特點】

1、季節因素:季節性反覆發作,多發於春秋季節。

2、性別因素:男女都有發生的可能,但女性發病率較高。

3、年齡因素:發生於任何年齡,但20-40歲女性較多見。

4、環境因素:高溫、潮溼環境下容易發生。

5、發病部位:以直接接觸部位為主,一般以手、前臂、面部、頸部等暴露部位發病率較高。

6、自限因素:具有一定自限性,除去病因後可自行痊癒。

7、潛伏時間:發病前有明顯的接觸史,除強酸、強鹼外,第一次接觸發病時間在4-5天以上,再次接觸時發病時間縮短。

【臨床表現】

1、輕度症狀:皮膚局部充血、接觸部位出現淡紅或者鮮紅色的紅斑並伴有輕度瘙癢症狀。

2、嚴重症狀:出現丘疹、水泡等症狀,及易感染後形成膿皰,另外水泡一旦破裂會形成糜爛面,出現灼痛或者脹痛,嚴重時可導致組織壞死。

3、全身症狀:偶爾出現怕冷、發熱等全身症狀。

二、日光性皮炎

【發病誘因】

1、體質因素:體質弱的人較易發生。

2、膚色因素:膚色淺的人較易發生。

3、照射範圍:肌膚照射時間長且範圍大較易發生。

4、地域因素:從事戶外勞動或者高原地區人群較易發生。

5、藥物因素:

與服用四環素、氯丙嗪等藥物有關。

6、食物因素:與食用感光性蔬菜、野菜等食物有關,例如土豆、芹菜、香菜等。

【發病特點】

1、發病時間:一般在日曬後數分鐘到2-6小時後發生。通常1-2天內達到發病高峰期,3-5天后會逐漸消退。

2、發病年齡:中青年婦女以及兒童較為常見。

3、發病季節:春末夏初季節多發病。

4、發病部位:多見於手、前臂、面部、頸部等日光暴露部位。

5、反覆發作:每次日曬後皮膚會出現一定損傷。

【臨床表現】

根據皮疹形態分為四型:

1、斑塊型:多為紅色或暗紅色浸潤性斑塊,多位於日曬部位,嚴重而時間長久時可有周圍毛細血管擴張和皮膚異色症改變。皮疹消退後有色素沉著,自覺劇癢。

2、多形紅斑型:皮疹為大小不等,邊界清楚的紅色或暗紅色水腫性丘疹,邊緣稍隆起。

3、溼疹型:皮膚潮紅、腫脹,表面可見密集的針頭至米粒大小的丘疹、水泡、糜爛、結痂及脫屑等症狀。

4、癢疹型:皮疹為紅斑、米粒至綠豆大丘疹、結節。病程較長時可呈苔蘚樣變,消退後留有色素沉澱。

三、蕁麻疹

【發病誘因】

1、遺傳因素:蕁麻疹有遺傳性家族性蕁麻疹綜合徵、家族性冷蕁麻疹等與遺傳因素有關。

2、藥物因素:如青黴素、維生素B1等均可引起蕁麻疹。

3、食物因素:動物蛋白質性食物(魚蝦、蛋類、肉類等),植物性食物(茄子、菠菜等),食物添加劑(調味劑、防腐劑等)都可以誘發蕁麻疹。

4、空氣因素:吸入空氣中的花粉、灰塵以及其他氣味時可誘發蕁麻疹。

5、感染因素:細菌感染、病毒感染以及其他感染因素均可引起蕁麻疹。

6、昆蟲叮咬:受到蜜蜂、毛蟲等叮咬後可出現蕁麻疹。

7、刺激因素:受到機械刺激、強光、寒冷等刺激性因素影響可誘發蕁麻疹。

8、疾病因素:系統性紅斑狼瘡、淋巴瘤、甲狀腺功能亢進、風溼病等疾病可誘發蕁麻疹。

9、其他因素:月經期、絕經期、不良情緒等情況也會引發蕁麻疹。

【發病特點】

1、發病時間:起病快消退也迅速,並不留痕跡。

2、發病年齡:慢性蕁麻疹以中老年多見,急性蕁麻疹以男女青年多見。

3、發病病程:急性蕁麻疹短期內即可痊癒,慢性蕁麻疹反覆發作達每週至少兩次並連續6周以上。

4、種類繁多:具有多種特殊型蕁麻疹,例如皮膚劃痕蕁麻疹、延遲性皮膚劃痕症、膽鹼能性蕁麻疹等。

5、發病季節: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但春季尤其容易發生。

【臨床表現】

1、皮疹:全身任何部位的皮膚或粘膜均可出現粉紅色斑樣的大小不一的風團或大片分散不規則紅斑,風團部位會逐漸隆起。

2、瘙癢:大小不一的風團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

3、疼痛:有燒灼痛、刺痛等疼痛症狀,偶爾引起關節疼痛。

4、水腫:有時會出現眼瞼、口唇部位的腫脹。

5、全身症狀:嚴重時伴有過敏性休克症狀,有時消化道受累也容易引起噁心、嘔吐等症狀。偶有食慾不振、發熱等不適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