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幾年大陸很少看到新加坡的電視劇或電影了?

品多多VV


電視劇和電影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在90年代的時候,曾經引進過大批新加坡電視劇,但幾乎沒有引進過新加坡的電影。新加坡本身也不是一個電影強國,每年的電影產量不高,引進中國的新加坡電影數量非常少。中國自改革開放以後引進海外電影,如果不考慮港臺的話,最主要的供應國是美國,其次是日本。其他國家的數量是比較小的。韓國電影印度電影和泰國電影是最近十幾年才開始引入的。

80年代到90年代是中國大規模引入國外電視劇的一個時段。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電視在這一階段開始普及,但中國電視臺的發展相對滯後。電視臺的播放資源不足。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在當時引入了大量國外的電視劇。其中影響力最大的是美國和日本的電視劇。90年代以後引入了不少新加坡的電視劇。

政治氛圍對於中國採購海外文化產品有重要影響。上世紀90年代是中新關係的一個黃金時間。文化主管部門傾向於通過採購新加坡電視劇的方式來表達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而隨著新加坡時任副總理也就是後來的總理李顯龍不顧大陸的堅決反對訪問臺灣,中新關係迅速降溫。此後,中國就大規模的削減了從新加坡購買電視劇的數量。

中國和新加坡關係惡化之後,對於新加坡製作中國傳統文化題材的電視劇也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其實新加坡的電視劇在大陸影響最廣泛的,很多都是中國傳統文化題材,比如東遊記,蓮花爭霸等。新加坡本土現實題材電視劇在大陸知名度相對較高的只有一部人在旅途。而這些傳統文化題材的電視劇,基本上都是中國和新加坡聯合拍攝,在大陸取景的。隨著兩國關係惡化,合拍電視劇的模式就難以為繼。新加坡本身是一個很小的城市國家,自然風光不足,再加上自行搭景的成本很高,所以在新加坡國內是沒有辦法拍攝傳統文化題材的。主打產品被迫退出市場,對於一個企業的打擊有多大,自然也可以類比新加坡當時電視製作方的情況。

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就是中國的電視劇行業,從80年代開始起步之後迅速發展。中國現在的電視劇產量已經是世界第一了。從製作能力和水準來看,也已經是世界前列。不客氣的說,能夠在電視劇這個行業上和中國一較高下的,也只有美國了。外國電視劇想要在這樣一個高度競爭的激烈市場環境當中勝出是極為困難的。本土電視劇佔據了中國電視劇市場的主流。海外電視劇的市場已經日益小眾化。相對而言網絡的情況比電視臺更能反映目前中國民眾對海外電視劇的喜好。從三大主流視頻門戶網站來看,美國,英國,日本和韓國是中國目前最受歡迎的四大國外電視劇來源地。從市場競爭本身來看,就算和其他國家電視劇進行比較,新加坡電視劇也不具備優勢。

從新加坡方面來看,最主要的電視製作機構也就是新傳媒,在90年代以後遭遇了和香港TVB類似的發展困境。兩家同樣都是在一個小市場中間具有絕對壟斷地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競爭者。但是在其他領域降維打擊的情況下,兩家機構的發展都進入了衰退階段。網絡興起以後,電視已經不再是傳媒行業中的主導領域。電視業的衰落是一個必然的結果。新傳媒和TVB一樣在廣告收入衰減以後,就不得不控制製作成本,這就導致節目質量下降,於是就使得收視率下跌。收視率下跌的結果會導致廣告收入進一步衰減。也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很容易理解,電視劇的投入不足,自然導致產品的質量不高,在國際市場上也就沒有競爭力。新加坡近10年來唯一能夠在大陸市場產生一定收益和回報的是電視劇小娘惹,不良的市場反饋自然使得大陸的電視劇引進方對於引進新加坡電視劇沒有興趣。

總的來看,當年新加坡電視劇在大陸屏幕上的興盛,是由特殊原因造成的,不具備可持續性。現在實際上是一種正常狀態的迴歸。


用戶4325101516


記得小時候,大陸引進的新加坡,臺灣的電視劇簡直不要太多,說到底還是因為當時,我國在各個方面都比較落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建設還沒上一個臺階,文化事業就更沒多少錢去搞,而且文化交流不是很開放,拍的電視和電影都是主流居多,所以我們一看到外來的歌曲,電視劇都會覺得太好了。

現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資源豐富,經濟文化都和世界接軌,所以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電影電視作品,雖然良莠不齊,但種類很多,觀眾可以隨意挑選自己喜歡的,現在再來看新加坡的電視劇,會覺得有些小兒科了,也不再特別著迷,這就是見怪不怪的道理。


瘋狂進擊的女帝


因為經濟影響文化,現在中國經濟強,中華民族文化亞洲當道,我們的歷史和文化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經過歷史考驗和時間沉澱的,並且現在在世界上有影響力,所以我們應該為我們悠久的歷史文化感到自豪和驕傲


愛國的小羊


這幾年我們中國自己的電影,電視劇,各種綜藝節目多的都放不過來,那還有時間放其他國家的節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